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制度分析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现状,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及制度运行中遇到的障碍,提出改革建议。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大病为主的医疗补偿机制容易诱发逆向选择、投入绩效低,现行筹资机制存在着逆向补助和累退性负担的不公平性等;制度运行中存在着筹资困难、运行管理费用过高和医疗费用控制难等难题。完善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是:通过适当扩大报销范围、建立家庭账户等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设计,同步推进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改革,逐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建立农村流动人口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改革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转向了全面推进阶段.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以增加政府财政对农村医疗机构的投入为切入点,完善监管机制,从而改变医疗价格的快速上升机制.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机制上,应建立政府筹资的制度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加大贫困救助制度,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贫困医疗救助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建立以来已有两年时间,为了解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笔者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调查方法,在陵县宋家镇、梅镇和神头镇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发现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宣传不足、医疗费用高、农民享受不方便等情况。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陵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包括加强宣传、扩大报销范围、控制药品价格、建立引进医师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取得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能否获得农户的长效支持和是否能建立一个基金可持续发展路径。完善筹资机制,改善基金运行模式,健全基金监督体制,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运转和保证农民享受医疗服务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情况为例,重点分析了基金从筹集到补偿的一系列过程,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当前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等问题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设计层面存在诸多缺陷,严重阻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因此要想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效果,就必须从法制建设人手,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村合作医疗法》,来保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有序、有效。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的政策目标是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自愿性影响参保率不高,保障水平较低,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等。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法律制度的缺陷完善途径包括:采用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水平,适度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面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参合积极性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新农合”基金筹资成本大,补偿标准不尽合理,补偿能力有限;医疗监管难度系数较大;立法滞后,政策不过硬;缺乏合理的人才机制;等等。今后,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规范与完善: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扩大筹资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改善与外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制度和管理制度;强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加快相关立法,确保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政策的稳定性;加强“新农合”人力资源建设,重视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等等。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是一项农民健康保障工程。近年来南京市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政策障碍。为此,必须在思想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资机制、管理机制、监管机制、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网络体系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展开以来,试点地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政策与体制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而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颖 《工会论坛》2006,12(5):176-176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土地和家庭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建立和推行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势在必行。应当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做好对贫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保障实体和完善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乡镇卫生院。当前乡镇卫生院大多惨淡经营,部分卫生院因而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成了救命稻草,仅从自身利益考虑而不顾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从而对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危害。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角度出发,卫生院的改革方向主要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做好双向转诊等。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难题及其破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同于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它是政府扶持、农民互助共济的大病统筹基金制度。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存在着诸多难题:筹措医疗卫生服务资金、确定合作医疗行动主体、动员农民积极参加合作医疗、维护农村流动人口就医权益。认识这些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有助于推广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3.
侯文静 《工会论坛》2008,14(3):28-29
稳定的筹资机制是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为农村合作医疗注入资金、提供财政支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责任,创新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从而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根本的医疗卫生制度,但实践中一直存在存续性低的难题。本研究以制度监管博弈为视角,以政府、医疗机构和农户为主体,分析合作医疗制度监管有效和不完全有效对农村合作医疗监管和被监管主体行为的影响,并在分析结论基础上,提出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引入供方有序竞争、增强农民共济意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事天地》2016,(2):40-42
正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就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明确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问:为什么要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6.
法制化是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具有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双重法律属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准确界定政府职能,重新组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使其成为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营运的民事主体。必须坚持农民自愿参与原则不动摇,赋与县级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适当的营运自主权。加快立法,建立健全合作医疗违规违法行为的法律惩戒制度,以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定贫困县山西省娄烦县为研究个案,通过翔实调查进行分析,在实证性研究基础上对国定贫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对整个国定贫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完善方面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熊艳 《人事天地》2017,(1):45-46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6〕53号),就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明确要求。现就有关问题进行解读。一、为什么要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0年以来,广西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先后建立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广大农村已全面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农村居民医疗负担得到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缓解。但在实行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新农合制度的前行依然面临着困局,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和解决对策,从而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从2003年在我国各地农村广泛开展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改善了农村医疗服务条件。但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其实施现状与预期效果尚存一定差距。因此,必须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面,提高参保率,建立快捷的审核报销机制,加强管理监督,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增加地方财力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