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山,为世人重视,因为他已戴上了两顶世界级桂冠:世界自然历史遗产与世界文化历史遗产。联合国官员桑塞尔博士在考察黄山时就说:“我经手报批的所有山岳风光,没有一个能代替黄山。她是集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于一体的。”黄山以“变”胜、观无穷,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三十六峰,七十二峰,数不清楚多少峰。与一峰到顶再无其他的山比,黄山就有优势了。无数山峰为山景勾画出许多个性。“到了始信峰,始信黄山天下奇。”“不到始信峰,  相似文献   

2.
棚户区改造的问题,犹如一块巨石横在抚顺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艰难的 转型之路上。搬走这块“巨石”需要当政者有一颗体恤民情的爱民之心,更 需要有直面现实的巨大勇气和排除万难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有一则笑话说,一富家子弟去京城归来后,一言一行无不夸说京城好。一夜与亲友外出,友人说“今夜月好”。富家子弟答道:“你不知京城之月比这更好。”结果被其父愤然打了一耳光。此后,“京城月亮好”被人发展为“外国的月亮圆”,成了崇洋媚外的代名词。 笔者曾有幸去了一趟西欧,归来后感慨甚多,颇有些言必称希腊之态,友人戏谑问:“难道外国月亮也比中国圆?”鄙夷之态溢于言表。 月亮只有一个是世人皆知的,“哪一个月亮更圆”显  相似文献   

4.
相传,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指点江山,曾挥戈策马于六合县冶山山头,俯瞰冶山大地,顿生感慨说:“此乃宝地也”。这里漫山遍野,绿树成荫,巨石耸立,犬牙交错——莫非朱元璋看中的就是这幽静怡人而又内蕴丰富宝藏的大好风光? 六合县冶山镇素有“采矿之乡”的美誉。今年初,笔者有机会采访了镇采石厂厂长毛玉章,听他谈了厂里的往昔和今天。话题从“石”说起。他说,铁石、红石、白石、黑石藏于斯山,难怪当年洪武皇帝龙颜大悦,宝石开采出来就是财富啊! 开发冶山,发展冶山,勤劳的冶山镇人民靠着镇办采石厂这把动力钥匙开启了冶山的大门,源源不断地挖掘矿石,制成建筑、公路、铁路、码头用的小磨石、细石、粉状石,装璜用的绿石、红石,销往江苏、安徽一些市场。石头,成为冶山发展的经济基石。  相似文献   

5.
在离成都市西郊百花潭不足一公里的地方,天然地叠着五块巨石,人们将此地称作“五块石”。1938年至1945年间,这里曾屹立着一座厂房,一年四季通宵达旦地生产抗战所需之液体燃料——酒精,这便是“华光酒精厂”。  相似文献   

6.
“结交青松枝,砥行碧山石”。这是古人以松树傲霜雪而青翠坚韧,巨石御烈暑风雨而坚实庄重,形象地喻为人品行操守,与知己共勉的名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马万祺先生和廖承志之相知相交,十分确切;读马先生所咏有关廖、马交往的诗作,便可体验到他们如青松磐石般坚贞崇高的友谊,令人敬慕。  相似文献   

7.
“铜江大小水争流,一石中央静若浮。”发源于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南麓的大江和发源于梵净山东麓的小江,在贵州省铜仁市城南江宗门外合流。碧波荡漾的双江汇流处,江心巨石突起,高出水面十多米,面积486平方米,这便是铜岩。 相传元朝时有渔人潜入岩底,“见岩足如鼎,中有铜范三教像”,“挽而出之”,“铜岩以此得名”。两江在此合一,因此叫铜江,朝廷“以司治有古铜人三”,而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铜仁长官司。铜仁由此定名,后或设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座名山。城古、崖险、峰奇、洞幽……确如山门佳联所概括:“古城古刹古龙潭,奇峰奇崖奇洞天”。在吉林省的文物古迹中它有公认的“四个第一”:一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古山城遗址:现存古城墙8公里,巨石垒砌,环绕山脊,巍然屹立。据出土的文物考证。此山城为汉代高句丽时期所建造,从汉代建立以后一直沿用到辽金,被称为“塞外小长城”;二是耸立山巅的烽火台:坐落在东西两城交界的险峰上,海拔1090米,台基遗址长20米,宽12  相似文献   

9.
灵山的故事     
兴国县出城往东10公里,有一山叫灵山.山中有一巨石叫芒槌石,因形如村姑洗衣用的木槌而得名.芒槌石下有个曾经住过红军伤员的岩洞,深数丈,洞内终日泉水流淌.1934年冬,一队国民党军窜入寂静的灵山.他们带来的一个刚刚叛变的叛徒,在芒槌石前胆战心惊地喊道:“江、江部长!投降国军领赏吧……”  相似文献   

10.
从长沙驱车近两个小时,便来到了开国元帅彭德怀的故乡——湖南湘潭县乌石镇彭家围子。乌石镇高耸着一座乌石峰,乌石峰为南岳72峰的尾峰,它南接衡山,北接岳麓,高耸入云,钟灵毓秀。被评为’98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首的彭德怀纪念馆就座落在乌石峰下。彭德怀纪念馆大门设计为“八·一”的形状,寓意不言自明。进入大门,怀着敬仰的心情,一步一步爬上100级台阶,威武凛然、昂首挺胸、身着元帅服的彭德怀全身立像就突现在眼前,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彭德怀铜像座落在卧虎山上,铜像高5.1米,基座高3米,为花岗岩巨石造型,总高8.1米,这一数字与大…  相似文献   

11.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围剿”部队加紧了对中央苏区的进攻步伐。1934年10月26日,敌人侵占宁都;11月10日,瑞金陷落;11月17日,于都沦入敌手;11月23日,会昌失陷。至此,中央苏区全部陷入敌手,原本红火的革命根据地一片血雨腥风。据史料载,红都瑞金在80天内被惨杀1800多人,宁都县被杀绝的有3800多户,闽西遭杀绝的为4万多户。蒋介石在其“剿匪报告”中亦写道:“剿匪之地,百物荡尽,一望荒凉;无不焚之居,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不屈的小红军1934年11月9日,在距瑞金城35里处的古城山道上,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12.
画中有话     
《党员干部之友》2010,(11):60-60
脱贫致富百年计,不问苍生问“石头”。 前不久,甘肃省国家级贫困县古浪县耗资千万、警车开道运巨石的帖子被网民炒得火热。据悉,该县花费巨资将重369吨被当地人称为“神石”的甘州石,,从古浪峡搬到9公里外的金三角广场。为移这块“时(石)来运转”的石头,“县上领导请了好多风水大师”,“县长三步一磕头,磕了99米迎接”。  相似文献   

13.
到过神农架的人,无不被燕天风景区的自然风光所陶醉;行过那条通往山上路的人,无不对这“畅、洁、美”的山路赞叹不已。你可曾知道,这里有一支敢  相似文献   

14.
川陕老区拾贝曾精明女儿石通江县有块巨石,被称作女儿石。据说当年张琴秋同志常在上面排练文艺节目。女人是水、是花、是柳……一曲《妹子也要当红军》却唱出巴山女人钢铁般的气质为了求翻身告别了无情的男人从此,足下的路既宽阔又坚实为了闹革命一手舞刀,一手舞枪斩断...  相似文献   

15.
近期媒体公布的《大贪官备忘录》,披露了近十年来查处的一批高级领导干部的违法犯罪事实。笔者读来,感到这些曾位高权重的大贪官无不为钱所“害”。这些大贪官,对钱只知“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但不知钱还是一剂甘口毒药,服之不当,则祸害无穷。唐代贤臣张说曾仿《神农本草经》著一妙文验方《钱本草》,文曰:“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至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  相似文献   

16.
郑眠石同志,原名郑凫,“眠石”是其表字。他感慨自己坎坷飘泊的处境,曾有“此身化作楚云飞”的诗句,因此又取名郑楚云;并曾用“陈楚云”的名字从事革命活动。眠石一九○九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步后里村(今属福安县坂中公社),其父郑大椿,以中医为业.眠石少时,因父母早丧,姐弟三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清苦。后来,其胞姐郑爱玉嫁给福安社口的小茶商陈幼西为妻,眠石兄弟遂依附姐夫、姐姐为生.一九一四年,眠石十五岁,曾到省城福州,投在同乡画家郭杏村门下学画。一年之后,眠石虽学画不成,但由乡村来到省城,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眠石回到福安后,由姐夫资助  相似文献   

17.
张耀南 《新视野》2003,1(2):63-65
在本体论与知识论之关系方面,中国现代哲学家主要持两种见解:一种见解是主张以本体论迁就知识论,可称为“知识论居先”之立场;一种见解是主张以知识论迁就本体论,可称为“本体论居先”之立场。前一种立场以张东荪等人为代表,后一种立场以金岳霖等人为代表。文章认为“知识论居先”的立场更合乎现代哲学的精神,更有利于中国哲学的“知识论转向”之完成。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21日。已届深冬的北京,竟在中国美术馆形成一个热烈而奇特的“小气候”,前来观看卢志学画展的人们无不“季节错位”,一下子“跌进”画中,仿佛自己也是画中的一片叶、一方石、一瓣花、一朵清浪、一抹晨晖,激情遇“明火”般一下子被点燃,“呼”地窜腾起来,迅速弥漫——这一刻,世界仿佛只剩下这里的赞美之声、笔墨馨芳、娇2004.3党史纵横媚奇绝的风光……中国画大师李可染之妻邹沛珠老人,兴奋地走到画作《白桦林》跟前:“谁也别跟我照,我自己单独在这儿照张像。”当镁光灯闪烁之时,老人仍赞不绝口:“太好啦,这么大的画,这么大的场面…  相似文献   

19.
在武警山东省成武县中队的营区里矗立着一块雕刻着“忠诚”二字的巨石,在“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大幅标语的辉映下显得格外耀眼。这是中队全体官兵心中的基石,官兵们为它取名“忠诚石”。建队65年的风风雨雨,“忠诚”早已融入了这个集体的魂魄,融进每一名官兵的血脉。中队驻守在素有“伯乐故里、文成武就”美誉的成武县,  相似文献   

20.
关于“香港”一名的由来,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和记载,仅就笔者所知,已近十种之多,可谓众说纷纭。 还是从香港之别名“香江”说起吧。据说早年在香港岛东南部的石排湾,有一条岛上最大的溪涧,流注入海,岛上居民和过往船只常在此汲水,因其水质清甜甘香,遐迩闻名,故有“香江”之美称。由是,香江流注入海的港口也就成为“香港”了。至今人们仍乐于称香港为香江,如“香江八景”、“香江夜话”之类,正如人们喜欢将广州称之为“羊城”、成都称之为“蓉城”一样,似乎更有点诗情画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