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上世纪后半期以来政府信任危机在多个国家相继出现,大量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政府公信力问题,并由此导致了对政府诚信等问题的广泛研究。本文通过概述政府诚信研究的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和经济学视角及其理论基础,辨析政府诚信的内涵,论述了政府诚信与政府伦理、政府工作人员个体诚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政府诚信之于政府公信力、执政力的互动影响关系,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政府公信力问题的核心是政府信任问题,政府对公共权力的使用、对公共责任的履行、对公共伦理的践行、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以及文化环境、舆论氛围和个体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公众对认知政府的信任。要实现政府公信力提升就要进一步明确其主体地位,从政府与公众两个维度入手有效提升政府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3.
三聚氰胺牛奶事件的曝光,再次将政府公信力问题推至理论研究的前沿。信任危机的爆发使政府施政面临空前压力与难题,面对挑战,政府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有效解决社会问题,重塑公信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与内涵、政府公信力的理论渊源、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四个方面对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公信力已是一个常用的概念,比如政府公信力、媒体公信力和司法公信力等等。无疑政党也是存在公信力问题的。在今天的中国,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始终得到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改革的广泛支持,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地前进,需要把党的公信力提升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一、公信力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现政党公信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党解释、指导实践的意识形态获得民众信服的能力;二是政党向其所要代表的阶级、阶层或民众作出承诺并兑现承诺的能力。前者可…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14):63-64
如何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件大事,切不容忽视和懈怠。事实表明:实现政策、决策和各项举措的公开公正,是提高政府工作公信力的关键所在。公开,即将政府工作的内容、程序、结果等通过适当的形式公之于众。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结构、提高政府效能。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现阶段政府存在的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办事效率低,要求政府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公信力是政府治理合法性的基础。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获取公众的认同。在实践中,政府的公信力取决于政府的信用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沟通与公众关系的一项职能,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然而当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均存在误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改善政府的公共关系状况,全方位地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水平和绩效。  相似文献   

8.
公信力是政府治理合法性的基础.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赖于获取公众的认同.在实践中,政府的公信力取决于政府的信用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政府公共关系,作为政府沟通与公众关系的一项职能,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然而当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陷入了错误的窠臼.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改善政府的公共关系状况,全方位地提高政府公共关系的水平和绩效.  相似文献   

9.
提高政府公信力既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为提升政府公信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当前导致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的因素有:政府行为失误、政策导向偏差及错误的发展观等。而生态文明语境下政府公信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路径选择包括:完善制度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建立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建设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地方政府行使社会治理职能的生命线,体现的是公众对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主观评价。公共危机是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理念、行为和效率都会影响其公信力。因此,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地方政府需要在危机管理理念、危机管理法制建设、沟通协调机制及地方政府公务员素质和民众参与意识等方面积极提高以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提高政府公信力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块基石。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之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的"风向标",也是政府管理能力的动态反映。政府公信力具有产生和增强政府合法性、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维系良好社会秩序等重要功能,其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提高行政能力、回应公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完善政府管理的运行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尚待解决,政府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和繁重,政府行政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无疑是应对和解决以上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公信力是政府取信于社会公众的能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制建设程度。如果政府不能致力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就会容易失去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失去信用,损害其在民众心中的形象,甚至会威胁到自身的执政地位。近年来政府公信力问题已经日益凸显,这其中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问题更为突出,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本身以及政府行为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程度。完善政府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是提高政府公信力,建立服务型政府、诚信政府的重要保障。本文试从完善政务公开与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关系出发,分析政务公开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影响。阐述保持政务公开建设的法制性、明确性、适时性、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地位。公信力不仅来源于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还源于社会大众的信任和支持。以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好深入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活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树立党的群众观。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的理念,转变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的看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将地方政府真正打造成为一个敢于担当、勤政爱民、廉洁高效具有公信力的地方政府,为实现克州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政治合法性的内生要求,既体现了政府使公众信任的能力和程度,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是公众衡量和评价政府履行职能状况的重要指标。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迫切需要政府通过有界行政、依法行政、透明行政、诚信行政和责任行政来规范自身的行政行为,这是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把政策目标变为现实的重要载体和保证。对于政府工作来说,政府执行力产生政府公信力。政府公信力有利于保证政府执行力。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府要想实现政令贯通,要想实现有效管理的组织目标,要想实现其为人民服务、为发展服务的使命,首先必须保证其必须的公信力和有效的执行力。本文分析了新疆当前政府公信力失范的症结原因所在,剖析了政府执行力下降的关键原因,并提出必须高度重视政存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路径选择问题,认为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的一块“短板”,是我们政府工作的生命所系,要把执行力和公信力当作政府的生命力来重视,并切实采取实际措施来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政府公信力是影响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提升政府公信力,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政府的执政根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当前我国政府公信力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逐渐流失的问题,对政府声誉、政府执行力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均形成不良影响,而其根源主要是由政府权力制约机制缺失,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信息不透明等因素综合所致。提升政府公信力,必须强化政府的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制度建构以及与公民社会的合作互动,并加强比较研究、实证调研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当前,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所构建的权力权威逐渐被瓦解,政府公信力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危机。本文先分析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与互联网媒体的传播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互联网媒体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