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锡联 《学习导报》2013,(20):38-39
2006年5月,我任中国驻朝鲜武官时,接待了访问朝鲜的毛岸英烈士亲属扫墓团,并陪同毛岸英烈士生前的妻子刘松林(原名刘思齐)谒访了毛岸英烈士牺牲地。  相似文献   

2.
淮驹 《党史纵横》2010,(10):16-20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他牺牲在朝鲜之后,不仅令父亲毛泽东悲痛不巴,而且令作为妻子的刘松林伤心欲绝。在毛岸英离开的最初岁月,刘松林度过了一生中最为难过的日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半个世纪之年,刘松林再一次赴朝为毛岸英烈士扫墓,以表达她对毛岸英深深的怀念之情和对志愿军烈士的崇高敬意! 刘松林这次赴朝扫墓是以普通旅游者的身份前往,出国日期定在 7月 27日朝鲜战胜节这天。   大概因为刘松林是毛岸英的夫人,又是毛泽东的长媳的原因,刘松林路经丹东要去朝鲜为毛岸英扫墓的消息不胫而走,大家都很关注。 7月 26日早刘松林到丹东后,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的观众只要听说她是毛岸英的夫人,都要到跟前看一看,有的干脆凑到她身边合个影。一些新闻单位也争相到场。当有人问到,您什么时…  相似文献   

4.
毛岸英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这已为几代中国人所知,但作为毛泽东的长媳刘松林在毛岸英为国捐躯之后寡居的生活片断,却很少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晴朗的秋日,毛岸英的结发妻子刘松林,打开了她回忆的闸门,畅谈了她与毛岸英的相识、相知和相爱.夫妻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虽然短暂,但他们互助、互勉、互慰,既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患难与共的朋友、生死相依的恋人.  相似文献   

6.
红色照片     
赵宗山 《湘潮》2014,(3):56-56
1946年,张家界市永定区籍老红军罗云章在新疆与遭遇国民党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的战友们的合影。照片右下角梳小辫子的小姑娘是刘松林,解放初期与毛岸英结为夫妻,前排左五为邵华,长大后与毛岸青结为夫妻。  相似文献   

7.
吕春 《党史纵横》2011,(6):57-58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电视剧《毛岸英》在全国的热播,全国人民仿佛又回到了抗美援朝那一个特殊的年代。湘水之岸,英木苍苍,身在异域,魂归故乡……毛岸英作为毛泽东的大儿子,为了保家卫国而壮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时年28岁。毛岸英短暂的一生,是在战火硝烟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8.
张硕 《学习导报》2010,(24):24-24
最近,电视剧《毛岸英》热播。该剧真实再现了毛泽东之子毛岸英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在观众中,特别是在青年人当中产生了强烈共鸣。毛岸英短短28年的人生旅程是一本令人回味无穷的大书,是当代青年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9.
1951年,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壮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时年28岁。毛岸英短暂的一生,是在基层和战火硝烟中度过的。他曾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和苏军一起冲锋陷阵;回国后,曾背着重重的小米口袋,顶着炎炎烈日,肩负父命,赴陕北老农家里学耕耘锄犁;解放后,他曾在工厂...  相似文献   

10.
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里陈放着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1949年9月写给表舅的一封信(复印件)。1991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参观韶山,看到这封木同寻常的信后,特意叫随行人员复印一份带回北京。随后,江泽民驱车赶到长沙,在湖南省委招待所会议室,又特向与会人员念了信中的几段话,他意味深长地说:“我看了这封信,感慨系之。假如我们所有的干部对子弟都能像毛主席对待毛岸英一样,我们的党一定兴旺,我们的党一定为群众所拥护。”毛岸英当时为什么要写这封信?这封信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曾专程赴北京拜访了…  相似文献   

11.
毛岸英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曾担任苏军坦克连指导员.这一说法,我现查到最早是金振林在所著的《毛岸英》中所写的.此外,还有郭智荣所著的《毛岸英之歌》、毛新宇所著的《我的伯父毛岸英》等,电视剧《毛岸英》也持同一说法.  相似文献   

12.
王勃 《党的建设》2012,(4):55-56
毛泽东一生先后有10个子女,除后来众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外,其余6个子女皆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间。在这6个孩子中,除毛岸龙是杨开慧所生外,其余5个孩子均为贺子珍所生。毛泽东一生多次经受丧子失女的痛苦,这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生先后有10个子女,除后来众所周知的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外,其余6个子女皆不幸夭折或失落民间。在这6个孩子中,除毛岸龙是杨开慧所生外,其余5个孩子均为贺子珍所生。毛泽东一生多次经受丧子失女的痛苦,这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14.
《党建文汇》2001,(1):38-38
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与老友周士钊谈到毛岸英赴朝事。他说:“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最后得到党中央认同。况且金日成同志的告急电报上写的是‘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就要有人。我作为党中央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是派别人的儿子上前线,这算什么领导人呢?”  相似文献   

15.
北京机器总厂(即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前身)位于北京市国子监胡同,当年的职工宿舍就是现在孔庙里的大成殿。1950年,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就和大家一起住在大成殿里,直到他主动请缨参加抗美援朝为止。我在北京第一机床厂的时候,很多老人当年都与毛岸英有很多交往,从厂长到工人,聊起他来,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6.
大群 《党史纵横》2002,(3):40-42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背信弃义,发动了苏德战争。正在苏联伊万诺沃市读书的毛岸英一心想学军事,当红军,上战场杀敌。他把想法告诉了教师娜佳。娜佳教师说:“谢寥沙(毛岸英的俄文名字),参加红军你不够条件,因为你还没有加入苏联国籍。再说你的祖国也在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你又没有接到你父亲让你回国的命令你还是安下心来读书为好。”“老师,我回中国是无疑的,只是根据战事的发展,想要为国际主义尽义务。”毛岸英坚定地说。此时毛岸英已经升入中学十年级。按毛泽东的要求,岸英先学自然科学,后学政治、军事和社会科…  相似文献   

17.
曾任彭德怀机要参谋的吴一平回忆:我在西柏坡和北庄时就认识了毛岸英。在平常接触中,毛岸英绝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他曾向我们谈起在苏联学习和见到斯大林的一些情况,如曾参加苏联红军,并接受过斯大林赠送的一把手枪。志愿军入朝后,毛岸英成为"八一办公室"成员之一。他生活俭朴,酷爱学习。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后,毛岸英安慰一次战事失利的我38军军长梁兴初,并曾表示愿去38军工作。大约在1950年11月中旬,我方对美军战俘进行了一次审问,毛岸英担任英语翻译。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军轰炸机对志愿军总部进行轰炸,毛岸英不幸牺牲,我亲历了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成普 《学习导报》2012,(6):35-37
本文作者成普是毛岸英牺牲时的现场目击者。1972年,他给中央专案组的材料中专门写了有关毛岸英牺牲情况的回忆,对当时的背景和情况作了清楚的阐述。1995年,成普在给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的信中就毛岸英牺牲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针对有的书籍中描写的“毛岸英炒鸡蛋”的情节,成普给予了驳斥,还以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于清东 《党课》2006,(4):90-90
1946年春天,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到了祖国,毛泽东深情地说:“岸英,外国的大学你念过,可中国的大学你还不熟悉。要念好中国的大学,当务之急是深入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国情。”毛岸英听了父亲的话心领神会,坚定地说:“请爸爸放心,我一定按您说的去做,保证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毛岸英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子。从小就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长大后,他好不容易才从苏联来到延安。自此,他方可以经常当面聆听毛泽东的教诲。一天,毛岸英向毛泽东请求道:"爸,我要结婚!"毛泽东知道儿子在和刘思齐谈恋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