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和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和关心我国农业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要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优化品种结构,使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五中全会再一次要求:“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强化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生产出产量高、品种优良、产品优质的农产品,并不断提高效益,使农业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化产业.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深刻变革,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村经济的迫切要求.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要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优化品种结构,使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势在必行的深刻变革,也是农村经济工作指导方针的一个战略性转变。 所谓高产,就是提高资源的产出率,包括提高农林牧副渔等多种农产品的产量,重点是提  相似文献   

3.
199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指出今后我国农业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在此前后,国内许多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不少见解,这里试就其中几个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我们认为,在指导思想上,就是要从过去的产量农业转变为效益农业,按照贸工农、贸工商、产供销、农科教一体化的要求,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具体要实现三个发展目标,即以基础产业为主体、以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为主导的群体农业的目标;以市场导向组织生产的高效农业的目标;以技术密集型带动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农业的目标。沿着这条思路,来分析我们常熟市这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43团场地处北疆乌伊公路中部,欧亚铁路横穿团部中心,早在50年代就被国家领导人誉为“花园农场”。改革开放以来,团场从实际出发,围绕市场需求发展农场经济,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树立大农业观念,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使团场农业经济逐步走向了稳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农业部就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要效益、要收入;二是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拓宽农业增收空间;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产销衔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四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入户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五是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红安县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大力实施“龙型经济”发展战略,围绕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迈进,从单一的种养业向加工业和二、三产业扩展;在着眼于现有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大胆涉足非农领域,使生产范围和经营空间涵盖多种经济领域,逐步形成路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科技带动战略.突出发展效益农业,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实力增强,实现农村经济繁茉、社会稳定。简要地说,就是“效益第一,三增一稳”。这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要适应这一转变,农业科技工作必须有重大突破,必须紧紧围绕“优质、高效”做文章,为我省发展效益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近些年来,随着“科教兴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已逐步由重要因素,转变成为决定性因素据测算,全省农业综合科…  相似文献   

9.
贵在落实     
如何加快今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实施“九五”计划和建设农业强省开好头、起好步,这导全省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大事。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农树两个根本性转变,从四个方面狠抓落实。必须在统一思想方面狠抓落实。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何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路子,亦即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  相似文献   

10.
祥云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十五”以来,祥云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方针,培植烤烟、蚕桑等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强村富民,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农”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到2006年,全县建成优质桑园基地10万余亩,有桑农26370户,全年养蚕9.2万张,产鲜茧3800吨,销售鲜茧收入突破1亿元。而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云南驿镇棕棚村成为了全县、全州发展“一村一品”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国家计委日前提出今年我国农业要在六个重大方面取得突破。一、在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取得新突破;二、力争在优化结构方面有所突破;三、力争在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农业方面有所突破;四、在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方面有所突破;五、力争在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外开放方面有所突破;六、力争在农业建设项目布局和管理方面有所突破。今年我国农业将有六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保证供给,二是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两大战略任务。要保证供给,就要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一是要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深化购销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二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三是要增加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然趋势,而实现优质高效的关键在于农业高新技术的引入及其产业化开发。为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农业新技术“孵化”和技术辐射与产业带动功能、带动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赤峰市从1998年开始建设科技示范园区。按照自治区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初步统计,现已建设并初具雏形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6个,其中自治区级2个,市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效益,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指明了方向。今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稳定增加粮食等基本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各产业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一、乡镇企业要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要积…  相似文献   

15.
农科教高层结合是笔者提出并加以界定的一个新概念。所谓农科教高层结合是指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高新农业科学技术、高等农业教育,这“三高”的结合。一、农科教高层结合的时代意义面对世界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要求我们:“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除在其他方面继续进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外,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新农业科技更为必要和迫切。高新农业科技特别是生物技术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主流,21世纪是生…  相似文献   

16.
在全区农村牧区科技工作现场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牧区科技工作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围绕农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牧业上下功夫。我区农牧业资源非常丰富,结构调整潜力很大。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牧业,当务之急是抓好现有农牧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之真正成为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农牧业结构调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调减粮田面积,增加经济作物,不能以减少粮食总产为代价,应该保持粮食总产稳定增长。农业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要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九五”时期是我们贫困山区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山区经济落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缺乏科技推动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九五”期间,我们竹溪县委制定了科技进步的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一、战略目标 1、显著增强科技实力。全县科技人员由1995年的5571人发展到7630人,重点是发展工业科技人员。科技投入基本形成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系,使研究与开发经费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投入重点是本县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的研究与开发。 2、大幅度提高科技水平。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先进技术的采用居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加速工业技术改进,使大部分企业装备达到发达地区八十年代未的水平。以大科技支持大农业的发展,引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品质和产量,高效高产种养模式的面积增加1倍。到“九五”末人均粮食稳定在500公斤以  相似文献   

18.
对推进河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为强大支柱 ,用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手段改造农业 ,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 ,使农业生产既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 ,又能维护生态环境 ,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其内容主要是实现“十化”,即物质装备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 ,经营管理现代化 ,资源配置最佳化 ,农业体制现代化 ,农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乡镇企业现代化 ,乡镇设施现代化 ,乡村教育现代化。目标是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 ,建立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丰富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19.
在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中,中国要重点完成下列战略任务:一是大力加强农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节水的农业,积极帮助和引导乡镇企业提高管理、经营水平。二是继续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中国不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步缩小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三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改造和提高传统加工工业,重点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兵团“十五”规划提出“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加快发展农业,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科教兴兵团”的发展战略。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经济要发展,农业是关键。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为首要条件。要发展壮大兵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面积、大范围地提高农牧团场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兵团农广校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于农牧团场中,伴随着农牧团场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成长起来。农广校始终坚持“面向农业、面向市场、面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