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方县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探索出"一社两业"巩固摘帽后脱贫攻坚新做法、新思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良好态势。"一社"即大力推进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两业"即纵深推进产业革命和加强劳务就业扶贫,实现群众稳定脱贫。聚焦合作社带强,提升发展原动力。统筹推进七权同确,量化股份20万户7.08亿元入股村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支持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申报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扶贫资金项目95个4909万元,培养打造了凤山乡银川村、兴隆乡菱角村等一批示范点。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上半年,一窝仔猪能赚4000多元,我养了两窝,轻轻松松赚了近万元。"5月中旬,简阳市坛罐乡南堰村九组村民钟园良的一番话,让前来调研的省上专家吃惊不小,在去年生猪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一窝仔猪还能赚四五千元,着实令人惊讶。钟园良的"轻轻松松",得益于他的另一重身份——简阳市坛罐乡南堰猪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合作社对社员自繁自养的母猪,从配种至产崽全过程实行  相似文献   

3.
董飞 《实践》2013,(10):26-26
组织联建,促进作用发挥。村党支部与合作社建立联合党支部,实行村企双向交叉任职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兼任合作社监事长、副理事长,合作社负责人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工作上互为表里,凝结为“一家人”。村党支部利用闲置的村办小学校舍折价入股,并组织村民参与生产,通过打工、入股方式,置换身份,结为一体。合作社从枸杞种植、田间管理、投入品购销等提供“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产业联抓,促进农民增收。坚持走“合作社+基地+党员+农户”发展模式,打有机牌,走品牌路,努力做大做强枸杞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难题联解,促进社会和谐。建立企业增效反哺农村机制,合作社先后投入资金5万元,整修通村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100万元新建了便民健身公园、便民加油站、社办养殖场,配套建设了村卫生室、便民超市、便民餐厅,并低偿转包给困难群众经营,既方便了群众生活,又解决了困难群众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4.
邹鹏 《云岭先锋》2018,(2):28-29
“我们苗族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欢迎来我们苗家过年!”在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罗家坪村民小组的小耳朵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苗族大姐马绍美边喂猪、边用不太熟练的汉语与记者交谈。  相似文献   

5.
正巴彦县洼兴镇兴繁村四面环山,河水潺潺,夏季苍山滴翠,冬季银装素裹。村民姜振志家养的哈白猪就在山脚下,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天然有机饲料。"我和老婆相当于猪的‘保姆’,只管照顾它们的吃和住。猪仔、饲料、防疫等都由合作社统一配货和管理,不仅价格便宜,还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猪出栏时,合作社验收合格,再按协议价格回收。"姜振志笑着告诉记者。加入合作社之前,姜振志"小打小闹"地养了四五年猪,由于不懂技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枣庄山亭区徐庄镇土山村会计张凯华与7名村民共同创办了国内第一个获得工商注册的土地流转合作社。与安徽、浙江的合作社属于民间组织不同,徐庄镇土地流转合作社是中国第一个具备法人资格的商业组织。短短两个多月内,土山村及周围三个村有280户986名村民的2977.3亩耕地加入到合作社中。张凯华计算,除去人工成本,合作社每亩耕种可节省成本50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元氏县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涌现出南因镇仝梅吕村、槐阳镇来厢村、前仙乡西岭底村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典型,在全县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支部领办,农民入股,实现集体农户“双增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盘活现有集体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本地黑毛猪,那是三都香猪。"刚走进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阳基村,村民龙明邦迫不及待拉着记者到新搭建的猪舍里参观他的脱贫产业。从最开始的3头黑毛猪,到如今近50余头香猪,龙明邦对自己养殖业的规模发展很满意。"白天放香猪出去活动,晚上回来补食,猪儿快活了,肉质就好了。"在阳基村,饲养香猪的并不在少数,驻村第一书记曾纪军告诉记者,2017年3月,村里成立的养殖合作社给有能力的贫困户都发放了香  相似文献   

9.
<正>“大棚菜管好,日子错不了;产业做支柱,农民才会富。”走进朝阳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墙上的标语格外醒目。10多年前,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人均年纯收入不到2000元。2014年,村党组织先后领办创办了农峰蔬菜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店地王合作社联合社,大力发展甜椒产业,建设标准化温室大棚1780栋,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甜椒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0.
正昌乐县2012年就总结推广庵上湖村"党支部+合作社"经验,全县相继涌现出一批典型村、示范社,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等刊发推介了昌乐这一做法。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昌乐县持续深化推广"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505家,有市级以上示范社63家,其中省级29家、国家级5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为推进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富裕的重要途径,2019年全面消除了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到65.4%。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农村干事创业,离不开一个"农"字,只有与农业相关的项目,才最贴合实际、最能让村民收益。自2013年10月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以来,我带领村民开办合作社、发展畜牧业、开发"村围",点燃了强村富民的"三把火"。由于成绩突出,2014年12月,我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兴办合作社。入职后,我对后孙村进行了深入走访调研,发现周边几个村都建立了农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带领村民集体发展种植业、  相似文献   

12.
陈光 《党课》2012,(21):73-73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镇繁荣羊业专业合作社以“四带四化”党群工作法有力推动了合作社发展。党员带社员,社员发展网格化。他们以党员为主体,构建起“1+3+3+3”树状帮带架构,即:一个党员帮带三名业务骨干,每个业务骨干帮带三名入社群众,  相似文献   

13.
寺壕子村——不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甚至在整个海东地区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寺壕子村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农工商贸全面发展的治穷致富路子,形成了种、养、加多业并举,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2002年寺壕子村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750元。  相似文献   

14.
新兴村今昔     
《奋斗》2013,(12):F0002-F0002
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曾是全县远近闻名的穷困村。近年来,依靠组建农机合作社催生的土地规模经营,促进了粮食增产,增加了社员的收入,这里的农民不但住上了“小洋楼”,  相似文献   

15.
自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以来,海安县委把加强农业产业链、农民合作组织党组织建设作为重点,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协会”的工作模式,探索了一条“组织保障、产业引导、典型带动、发展惠民”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实现了教育党员更有效,服务群众更直接,推动发展更有力的目标。坚持因社制宜,优化组织设置,构筑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建工作台账,根据不同专业合作组织的党建类型和特点,通过单建、联建、挂靠建等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建率。整合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形成的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产业党组织,在“一村一品”形成的产业链合作组织建立党组织,对人员分散、不易管理的合作组织,采取村党支部下设特色种、养殖党小组的形式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建立大公镇山羊协会、雅周镇草绳协会、周垛村朗德鹅业合作社党支部等40多个党组织。党组织依托专业合作组织这一平台,有效发挥了上联党委、政府,下联党员和群众的作用,探索了一条党组织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牢牢夯实了党在农业产业发展链上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正>沃野新绿时节,邱文章望着田野上几台正在进行追肥作业的大型机械难掩骄傲之情:“那是咱合作社的设备,真带劲儿!”邱文章是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杏山街道中山堡村村民,农活干了一辈子,日子却不见起色。自从把家中土地包给了村合作社,邱文章的腰板挺直了,“承包费、秋后分红,再加上打点儿零工,我现在一年能有三万块,照之前比,那是一年顶三年!”挨累受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邱文章满脸幸福。  相似文献   

17.
正从江县整合资源、资金、资产,抱团发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经济,铺出了农民致富的幸福路。加入合作社,致富更快速。诚信香猪养殖专业合作负责人杨合平是当地香猪养殖致富带头人,他返乡创业取得成功后,面对香猪供不应求的市场前景,杨合平信心满满,他组织了22户群众组建成立诚信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他负责向养殖户传授香猪的繁育、饲料配置、青贮饲料喂养等技术,共同发展壮大香猪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选择到八师一二一团从事商贸、餐饮、服务的个体经营户越来越多,职工个体创业呈现多样化。截止目前,一二一团个体经营注册户达到了1600户,带动了7000多人的就业。卢顺通:从小打小闹到成立合作社"这批猪一卖完,我就可以纯收入25万元"。在一二一团二十五连科胜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养猪大户卢顺通正在忙着装运育肥猪,这批500头育肥猪被昌吉一个体  相似文献   

19.
张秀振 《奋斗》2012,(9):58-59
近年来。嫩江县伊拉合镇黎明村在创建新型合作社经济组织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了振兴嫩江县乳业,使奶牛户走上致富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黎明村成立了奶牛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达500万元。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壮大,奶牛养殖已经由家庭副业转为本村的支柱产业。截至2011年底,合作社覆盖全镇九个村385个奶牛户。奶牛存栏量1200头,年产鲜奶2500吨,实现产值800多万元,2011年被授予省级示范社。  相似文献   

20.
正大方县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推动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近年来,大方县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合作社带富功能,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将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发展模式为农业赋能,依托主导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有效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村群众"双赢共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