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些地区已逐步探索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模式,诸如:分类规划建设模式;农业企业化模式;村企联合体模式;村村联合模式;生态村建设模式等.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正确进行模式选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全面把握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建明 《今日浙江》2006,(17):10-11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其核心是如何把城市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3.
健康的城市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含义,就要在落实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同时,“加快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差距的正确方向是以城市较快发展带动农村较快发展。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在整体上是相辅相成的,积极稳妥地推进健康的城市化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不会危及中国的农业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地区已逐步探索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模式,诸如:分类规划建设模式;农业企业化模式;村企联合体模式;村村联合模式;生态村建设模式等。各地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正确进行模式选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需要集中全体国民的智慧,依靠群众的力量,倾听最爱农村、最了解农业、最懂得农民的农业最前沿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明 《前沿》2007,(7):210-213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但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6,(7):14-15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鼓舞人心的进军号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6,(2):30-31
从本期开始。我们为读者介绍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典型、新做法。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研究部署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国珍 《理论月刊》2006,(8):167-17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必须确立新的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大战略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学仁 《创造》2006,(3):30-37
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虽不是一个新命题,却有着全新的意义,具有背景条件新、目标要求高、内容更丰富和推进力度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提出的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文章以“青林模式”为切入点,在认真分析其基本作法与特征的基础上,得出搞好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6,(1):29-31
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新农村建设如何破题.至少要解决好以下3个最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喻包庆 《理论月刊》2006,(8):174-17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奋斗目标,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进行的,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不理解这些,就容易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历程。其间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记取。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中蕴涵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农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种文明全面发展了,才能说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18.
王雅安 《前进》2006,(5):26-28
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之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晋中调研考察,明确要求晋中要在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省前面。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了以“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大型调研活动,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丁旭峰 《传承》2006,(12):21-23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做出的伟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人为本,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创造精神;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20.
杜萍 《台声》2006,(7):32-35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生了新变化,迎来了新机遇。本刊记者杜萍以新农村建设为题采访了部分地区省市主要领导,请他们谈了本地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构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