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国家赔偿主要包括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行政赔偿实行单一归责原则,即违法归责原则;司法赔偿实行二元归责原则,即有限违法归责原则兼采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应注意刑事司法赔偿中的一些特殊规定,正确处理国家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国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介绍,以及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所采用的归责原则的分析,指出现行违法归责原则虽有一定的好处,但存在诸多缺陷。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各归责原则的特征,并对完善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归责原则了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应坚持以违法归责原则或者过错归责原则为主、以无过错归责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3.
作为宪法的实施法,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年来,对于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司法权,促进依法行政、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十年的实践也暴露出《国家赔偿法》存在着诸多缺陷。2004年7月至12月,受全国人大法工委委托《,国家赔偿法》实施情况调研小组对全国六省市国家赔偿法的实施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十年来,省级法院受理的司法赔偿案件少的不足90件,多的1300余件;省级公、检、法机关赔偿金额多的1400余万元,少的36万元。有的省市司法赔偿案件十年来甚至才为87件,赔偿的钱数为210多万。并且不少省市在法院确…  相似文献   

4.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种类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它直接体现着国家赔偿的立法政策 ,反映了国家赔偿的价值取向 ,对归责原则的研究也因此成为国家赔偿法学的基础理论课题。世界各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可归纳为三种 :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和违法原则 ,这三种归责原则各具优缺点。对此进行比较研究 ,将有助于确立科学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5.
现行国家赔偿归责标准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国家侵权现实.实践中暴露出了对"违法"含义的不同理解、实际可探作性不强、不符合一般的侵权责任原理、不能够适应国家职权行为实际范围以及过于侧重对国家机关行为的法律评价等问题.要解决国家赔偿归责领域的这些问题,就必须构建起行政执法行为适用违法或过错归责原则、行政事实行为适用过错归责原则、刑事司法行为适用结果归责标准、公共设施致人损害赔偿责任适用危险责任归责原则、国家合法行为造成损害适用公平原则的多元化归责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国家赔偿违法归责原则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赔偿法》将违法作为归责原则,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着缺陷。以违法作为归责原则,侧重于对国家行为合法性的价值评判,限制了求偿申请人的赔偿请求,降低了国家赔偿的责任标准。违法是国家赔偿责任构成之单独要件,不是归责原则。在重构我国赔偿法的归责原则时,应确立以过错原则为主,以无过错原则为辅的国家赔偿归责体系。  相似文献   

7.
浅论《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法曾被讥为"国家不赔法",充分反映了该法在实施中的困境。其中,违法规则原则难辞其咎。其不但有违宪之嫌,而且导致赔偿范围过窄,也不符合国际立法例。目前,我国立法机关正在对国家赔偿法进行修改,如何确立新的归责原则,成了争议的焦点和修改的着力点。借鉴国外的多元的归责体系,可以尝试建立以违法归责原则和过错归责原则为一般的归责原则,其适用于一般的国家侵权行为领域;同时,针对特殊的国家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结果归责原则等辅助归责原则,从而建立起对不同的国家职权行为以及不同领域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的一个多元化的归责体系,努力做到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与国家赔偿责任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概念和意义,接着论述了我国现行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即违法原则),然后分析和论证了违法原则存在的利与弊,并在文章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国家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主要有过错归责原则、违法归责原则和以过错为主、危险责任为辅归责原则的几种立法例体系.针对我国现行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存在的一些缺陷,应以违法归责原则为主,以结果、过错、无过错等归责原则为辅来重构我国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学 (学术 )界对中国产品质量的归责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是“过失责任说” ;第二种是“过错推定说” ;第三种是“视为有过错说” ;第四种是“严格责任说”或“无过错责任说” ;第五种是“综合责任说”。第五种观点既总结了以往法学界在产品责任归责上的研究成果 ,又结合了《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产品责任的法律现状。然而我国目前的《产品质量法》处罚仍偏轻。加重处罚 ,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是进一步完善《产品责任法》或《产品质量法》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产品责任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归责原则又是产品责任的核心问题。对我国关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诸多观点进行分析,我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只能适用严格责任。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 ,对于著作权的保护具有根本的意义。我国《著作权法》第 4 6、4 7条中 ,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以列举的方式给予了明确规定。但是 ,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践中 ,对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一直争议颇多。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的有关立法及《TRIPS协议》中的相关规定 ,对著作权侵权行为认定中适用的归责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合同法确立了以严格责任原则为主导 ,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例外和补定的归责体系 ,多元化归责原则体系吸收了以往三部合同法的成功经验 ,较为固定和完整 ,有更大的合理性 ,也符合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为从法律价值上判断国家对刑事司法侵权造成损害应否承担法律责任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和标准,对于确定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及免责条件、举证责任的负担以及承担责任的范围具有重大意义.刑事赔偿归责原则的确定,不仅体现了国家刑事赔偿的立法政策和价值取向,同时还受到本国的法律传统、民情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术界、实务界对于我国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问题,认识还很不一致.笔者通过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具体国情,分析国家赔偿法(包括刑事赔偿制度)的立法背景,并将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与当时的刑法、刑事诉讼法进行比较和分析,认为我国的刑事赔偿,无论从立法背影看,还是从国家赔偿法总则的规定和刑事赔偿的具体规定看,其所确立的惟一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从历年《国家赔偿法》可看出,我国的国家赔偿确立的是多元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就我国国情而言,应当采用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公平原则作为归责原则,这样才能加强政府的责任感、保障公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与执法责任追究之间存在某种紧张关系——国家赔偿实行违法归责原则,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意味着存在违法,违法则要进行执法责任追究,因此对执法机关、对受害人、对落实国家赔偿制度都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既有利于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职权行为,又有利于消除归责原则与执法责任追究之间的紧张关系,重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可以借鉴法国的国家赔偿法,建立以公务过错责任为主,以无过错责任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与执法责任追究之间存在某种紧张关系——国家赔偿实行违法归责原则,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意味着存在违法,违法则要进行执法责任追究,因此对执法机关、对受害人、对落实国家赔偿制度都造成负面影响。为了既有利于规范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职权行为,又有利于消除归责原则与执法责任追究之间的紧张关系,重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可以借鉴法国的国家赔偿法,建立以公务过错责任为主,以无过错责任为辅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8.
赔偿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及其计算标准,是国家赔偿法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和掌握我国国家赔偿法所确立的赔偿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对国家机关和赔偿请求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归责原则我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国家赔偿法》确立的归责原则是违法责任原则.从《国家赔偿法》的上述规定分析,违法责任原则具有如下构成要素:第一,国家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这里的国家机关包括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第二,违法是构成国家侵权赔偿责任的前提.这里的“法”应作广义的理解,包括一切作为国家法律表现形式的规范性文件.第三,违法行为必须是发生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非职权行为,即使违法也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健身意识的普遍提高和国内体育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业余体育运动中的人身损害有了普遍化的趋势,从而为业余体育活动中的侵权归责研究提供了时效性意义。我国相关法律对相关问题做出了一些规定,但在我国司法实务以及民事理论中仍然存在现实争议。文章以我国侵权责任法和基本侵权法理论为依据,从业余体育活动的本体特点出发,运用实证分析以及演绎的方法对自然人参加业余体育运动中发生的运动伤害所引起的具体侵权归责问题进行讨论,并就引用风险自甘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民法上的侵权行为一般原理和侵权归责的一般分析,探讨了商业秘密侵权的各种类型及其归责原则。商业秘密侵权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辅之以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