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读者表达     
"舌尖上的中国"到底是什么味?贵刊第7期《这个五月,"舌尖"很忙》报道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在中国播出后,社会上所引起的强烈反响。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生活习惯的人们,从微博表达、网购美食到边咽口水边等待电视节目,公众期待的恐怕不仅仅是一道食者的盛宴,还在期待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本来,这是一部商业纪录片,制作者盯着的是国际市场。但不料,却先是激起了国人的口腹之欲,进而激起了国人精神思想上的"大波动":大味必简,每个人最想吃的,是小时候母亲做出来的味道,是外婆从小手把手教母亲做  相似文献   

2.
<正>从餐饮文化中,最容易看出文化的传播、交流与融合。兰州牛肉面,正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这是系列文章,这一期,作者勾勒了兰州牛肉面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民族交流与融合是一个探讨不完的主题。而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提供最初可能的,是人们对食物的不断追求和善变的饮食习惯。原本属于民族特色的食物,在相互磨合中,总能在一段时期内调和出适合各个民族舌尖共享的味道。正如张光直先生所说,"饮  相似文献   

3.
子荷 《中国减灾》2013,(4):15-17
“掷出窗外”网站的创办人、28岁的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恒很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他说,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电视里的那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美食文化的中国;还有一个是他网站上那样,黑心商人制造黑心食物并占有庞大市场的中国。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绝育黄瓜……说起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4.
子荷 《中国减灾》2013,(7):15-17
"掷出窗外"网站的创办人、28岁的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恒很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他说,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电视里的那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美食文化的中国;还有一个是他网站上那样,黑心商人制造黑心食物并占有庞大市场的中国。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绝育黄瓜……说起食品安全,人们脑海里立即就会浮现出数不胜数的问题食品。更为"创新"的是:皮鞋做果冻,塑料变猪耳,纸箱调调味还能当萝卜卖。  相似文献   

5.
正《舌尖2》延续了人们对美食发自内心的热情,纪录片开播后,中国平均每20个微博活跃用户就会发出一条与《舌尖》相关的微博,与此同时,边看片边下单购买美食,已成为一种时尚。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初识了中华美食的厚重能量,它所创造的空前收视奇迹,被文化界认为是"纪录片回归大众视野的标志"。在多次更改首播档期后,央视终于重磅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称《舌尖2》),伴随着不断升温的全民"舌尖狂欢",中国纪录片在海外市场开始叫响。  相似文献   

6.
家乡的味道     
<正>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其中,就有我小时候在云南时最爱吃的当地名菜——鸡枞菌。这不由得又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想念起了家乡的"味道"。鸡枞菌,又名鸡纵菌、鸡棕、鸡棕菌,当地俗称伞把菇。它主要生长在云南、四川、台湾、福建和广东等地。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客从何处来》的播放成功,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曙光,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客从何处来》,中国纪录片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在不断夯实自己的力量,寻求着艺术创新,强化自己对外传播的能力,利用这个载体来定位自己的形象,从而向世界传达着我们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春节,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一道特殊的符号,除了祭祖拜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之外,也是一场舌尖上的狂欢。食物最能表达一个人心情,高兴的时候或者不高兴的时候,舌尖上的味蕾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承载着沉重而繁琐的仪式。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只有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味蕾才能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9.
看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人,都会感叹泱泱中华的美味!我的老家明溪,也是一个盛产美味的地方。说起明溪的美味,一下能点出好几道:淮山羹、客秋包、金钩蛋、白斩鸡、红菇老鸭汤等等,但让我最推崇的还是山珍与海味高度融合,又非常平民化的目鱼笋。它把海鲜目鱼与山珍笋干两种不同地域的独有味道糅和在一起,既有大海飘逸的鲜香,又有大山坚韧的醇厚,吃后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0.
修法呼唤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4,(22):10-14
最近两年,最为火爆的纪录片莫过于《舌尖上的中国》,风行一时的“舌尖”一词,也因此成为“食品”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故乡的美食     
正先有吃的文明,才有其他文明。在中国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因为有着地域性和文化性的差异,饮食便成为富含学问的一门艺术。它五花八门的种类和技艺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又津津乐道。我始终觉得,家乡的味道,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出生的那个地方最初留在舌尖,到最后也难以忘怀的那种味道,因为这种味道,使我们迷恋家  相似文献   

12.
陈静 《前沿》2013,(8):163-165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创下高收视率的同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部纪录片不仅唤起人们尊重食物、寻求美食的热情,更由渐逝传统的集体回忆、农耕社会丰收仪式的展现,达到家国伦理的最终构建,正因为融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和伦理学的思索,美食在这部纪录片中超越本身,成为文化表达的形象介质。  相似文献   

13.
最近,随着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重燃起人们对中华美食的热情,新鲜的食材、精美的莱式、复杂精细的烹制过程以及饮食传统的多样性,引爆了很多食客舌尖上的味蕾记忆。  相似文献   

14.
舌尖     
正舌尖,对,你没有看错,就是舌尖这件大事。一个本很容易被人忽视,却极其重要的部位,因为承载起了中国,而忽地变得让人关注起来。《舌尖2》看了两集,带着孩子一起看的,她说好看,理由是,看着那些吃东西的人样子,就觉得那些东西很好吃,这样的理由直接而简单,原始而真实。  相似文献   

15.
情景无喜剧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众人每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不到半个月,央视“夜宴”了三轮,其收视的火爆程度甚至远超同时段任何一部电视剧。这部“令人流口水”的纪录片却使我想起同样“味道好极了”的《我爱我家》。如果从1992年11月5日英达与王朔的彻夜长谈——首皮讨论这部情景喜剧的创作意向、敲定这种舶来品汉语名算起,sitcom(情号喜剧英文简称)中国化已近20年。然而,让我等饕餮得肚歪的它,如今却鲜有“渴口”的,饥一顿饱一顿的“情景”时有发生,似乎已在“舌尖下”了。  相似文献   

16.
<正>灾区的味道你知道吗?七月的烈日,七月的鲁甸,七月的龙头山镇,这个曾让亿万人感怀的地方,我们带着探寻的心走近了它。昨日的伤痛是否抚平,今天你还好吗?一曲悠扬的闻香识女人,令人在幻想中陶醉,我似乎真的闻到那淡淡的幽香,伴随着优雅和浪漫一起翩翩起舞。生活中有千万种味道,舌尖的味道,身体的味道,情感的味道,自然的味道……我们每个人每分每秒都在尝试着不同的味道,  相似文献   

17.
王蕊 《长白学刊》2015,(1):136-140
2012年、2014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和第二季,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极佳的口碑传播效应,并引发网络购买传统食品的消费热潮。这股舌尖浪潮,一方面带来了敬畏传统、回归自在、本真生活的文化风气;另一方面,从央视到食品厂商、网络电商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长时间的食品消费热潮。《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主体,以真实性、日常性、大众性为导向,通过内容的选取与展现,引发人们思考自然与工业、传统与现代、自在生存与消费性存在之间的矛盾与选择,并获得大众认可,为泛娱乐化的大众文化市场提供了新的题材选择与价值取向,值得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舌尖上的中国3》(下文简称舌尖3)口碑崩盘了,自播出起便备受诟病,本该赢得好评的美食节目,变成了"吐槽大会";曾让人深夜舔屏的国产超级IP,带来了"全民找茬"。对此,该怎么看?将舌尖3贬得一无是处,并不客观。与前两季相比,舌尖3确有创新。单看网络点击率,数字也较为好看,据统计,舌尖3播出8天,相关视频在一些主流视频网站的点击总量超过两亿次,"激发了纪录片互联网传播效果的新热潮"。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7)
<正>从舌尖到胃所带来的感触,真的无疑代表了一个人心底的情感。味觉是非常敏感的,而人们往往最难以忘怀的,就是属于家乡的味道。在海外旅行时,在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之后,往往没坚持几天,就要开始寻找唐人街,寻找唐人街上的家乡味道。即便有些中国餐馆所做的风味并不是那么正宗,但是也足以让我非常满足。炒饭,米粉、粥、油  相似文献   

20.
易艳刚 《今日浙江》2012,(11):59-59
前段时间,每天深夜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毫无争议地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火爆程度直逼同期播出的电视剧。纪录片播出之后。连续数日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某购物网站的特产零食和食材的搜索量、销售量均创新高。这部“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制作的纪录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缱绻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况味。也激起了每个异乡人内心深处的那一抹乡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