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经济文/彭富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南郊区坚持“依托城市、建设农村、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凭借优势,大力发展自己,经济呈现持续、稳定、高速态势发展。1993年,全区社会总产值实现26.3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刑事犯罪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犯罪、打击犯罪,保持治安稳定,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正确估计刑事犯罪活动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提高对打击刑事犯罪重要性的认识 多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坚决贯彻“严打”方针,对刑事犯罪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和凌厉攻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刑事犯罪呈现高发态势,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应立足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各类犯罪的特点、原因和规律,用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提出减少犯罪、维护稳定的有效对策,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爱明 《公安教育》2008,(10):34-36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进入了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和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时期,妨碍执行公务甚至暴力袭警案件明显增多,公安执法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不断增大。袭警案件频发不仅严重干扰正常的执法活动,侵犯民警正当的执法权益,而且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是对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建设的严重挑衅。为有效遏制袭警案件的频发态势,笔者结合滨湖公安工作实践,对此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及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为深刻全面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刑事犯罪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说刑事犯罪源于一定的社会矛盾,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重大的、带全盘性的矛盾和问题便是我国刑事犯罪发生发展的经济根源。它可以直接引发某些刑事犯罪,有时则通过对社会思想意识的影响,刺激犯罪心理,产生刑事犯罪。 一、通货膨胀、失业及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对  相似文献   

6.
邓道坤 《政策》2003,(3):4-6
一、树立四大理念,增强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 的责任感 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发展很快,成绩很大。特别是"九五"以来,我省农业在困难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进,在调整中提高,虽然遭遇了"三涝两旱"等严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发展格局。传统大宗农产品生产稳定,特色产业和名优产品正在形成,农村产业结构逐步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5,(11):21-21
人民法院参与建设平安广西活动,是新形势下围绕大局、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活动。人民法院参与建设平安广西活动,要认真组织,精心部署,切实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刑事审判工作,依法惩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1.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进一步完善“严打”机制,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要继续依法惩处各类严重刑事犯罪,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依法从重从快惩处杀人、爆炸、投放危险物品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黑社会性质等有组织犯罪和多发性犯罪。要把盗窃、抢夺、抢劫案件,特别是发生在校园、幼儿园等公共场所的抢劫、杀人等“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型案件的审判作为重中之重。2.依法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要依法从严惩处金融、财税、证  相似文献   

8.
认清形势加快刑侦改革步伐本刊评论员刑侦队伍是公安机关的一把尖刀,是侦查破案的主力军。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他们在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利益关系的再调整,刑事犯罪活动也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村官违法违纪案件呈高发态势,若不能及时有效治理,不仅严重损害群众利益,而且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村官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村官权力膨胀,村民民主监督缺失,农村法治建设滞后。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进程,建立健全村民民主监督制度,创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模式,是我国治理村官腐败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一直是在曲折中成长。笔者在梳理了中国解放前"农合"思想及实践、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变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几个方面内容后,认为,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农村合作事业将进入到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的创新、发展时期,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呈现加速态势,开始成为农业经营组织体制创新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实现湖南省公安工作新的进步,重点抓好七项工作。即以执法为民的要求统一思想和 行动,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主动进攻态势,加强基层基础 工作,全面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公安工作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加剧,刑事犯罪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刑事犯罪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从城市向农牧区的辐射蔓延越来越严重.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近年来牧区刑事犯罪发案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牧区的社会安宁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可见,加大对牧区刑事犯罪的关注,遏制刑事犯罪向牧区这片净土的进一步辐射蔓延已成为公安机关迫切而重大的任务,对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建设和维护边疆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牧区盗窃牲畜犯罪规律特点及其高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侦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发挥监督职能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起打击刑事犯罪、诉讼监督、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等重要职能。检察机关应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构建和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一、保持“严打”斗争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严厉打击各类危害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多管齐下在连续八年实现平安创建"八连冠、满堂红"后,过去一年,嘉兴市平安建设成绩更加闪亮: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96.18%,群众平安建设知晓率、参与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信访总量、刑事警情和刑事立案、安全生产事故各项指标下降;全市未发生严重危害国家安全事件,未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事件,未发生严重刑事犯罪案件,未发生严重影响经济秩序案件,未发生严重生产安全事故,未发生严重公共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15.
政治稳定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指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持续有序地运作和各种政治力量、社会成员有秩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并呈现为一种持续性的态势。这是由我国改革的深刻性和长期性所决定的。当前,实现我国政治稳定应当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6.
法制短讯     
1998年以来,江西公安刑侦部门坚持严打方针,增强了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力度,为全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据统计,全省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0045起,其中大案7753起,特大案件1044起,查获各类刑事犯罪分子22814名,摧毁犯罪团伙2360个,抓获逃犯2427名。涌现出一批优秀刑侦  相似文献   

17.
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单位时间内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数与同期人口数之比,属于强度相对指标。过去,它一直被看作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温度计”。但是,自中国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出现了急剧上升的态势,我们在打击犯罪,整治社会治安的斗争中,制定的目标也由原来争取社会治安状况取得根本性的好转,降至为刑事案件稳中有降,进而定为稳中有升。现在几乎可以说没有人还认为中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会有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改革开放 20年,我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由原来的 5上升至 16。而且将来还会继续增长下去。有专家预测, 2010年中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以 15亿人口计将达到 30至 40。因此,用这一指标评价我国的社会治安状况,目前遇到了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   问题一: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的持续增长,是否意味着我国的社会治安状况会一直恶化下去? 2010年中国的社会治安状况比现在还要差吗?   问题二:中国是世界上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比公认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的国家日本、新加坡等,还要低十几倍,但是,为什么目前我国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却是比较严峻呢?这仅仅是刑...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83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决定》以来,已经整整十四个年头了,无数次的严打斗争,犯罪分子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或闻风丧胆、洗心革面;或罪有应得。为净化社会空气,保民平安,服务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立下了卓著的功勋。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公安理论与工作实践中,公安机关为物质文明建设(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强调的  相似文献   

19.
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指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单位时间内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数与同期人口数之比,属于强度相对指标。过去,它一直被看作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温度计”。但是,自中国进入 20世纪 80年代以后,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出现了急剧上升的态势,我们在打击犯罪,整治社会治安的斗争中,制定的目标也由原来争取社会治安状况取得根本性的好转,降至为刑事案件稳中有降,进而定为稳中有升。现在几乎可以说没有人还认为中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会有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改革开放 20年,我国的刑事犯罪案件立案率由原来的 5上升至 …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局势就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治安秩序从总体上看保持了基本稳定,人心思治,人心思定,这是农村社会的主流。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发生了急骤变化,犯罪率上升,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农村社区中一向稳定的公共秩序开始出现了动荡,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因此,正确认识农村社会治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