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农村黑恶势力滋生的根源在于社会结构变迁。由于急剧的社会变革.我国农村社会传统的内生权威式微,如大村落家族衰微、村落共同体走向瓦解、社会阶层分化等.而以国家强力为代表的外生权威又未能及时建立。在社会结构失衡的大背景下,农村黑恶势力依靠暴力、胁迫等非正当手段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关系资源的角逐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从而得以滋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主要表现之一。当前我国首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打黑除恶的专项斗争。黑恶势力滋生蔓延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对其预防的措施:加大反腐力度;充分发动群众;拓宽信息来源,大力开展扫除“黄”、“赌”、“毒”和收缴黑枪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主要表现之一.当前我国首要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打黑除恶的专项斗争.黑恶势力滋生蔓延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对其预防的措施加大反腐力度;充分发动群众;拓宽信息来源,大力开展扫除"黄"、"赌"、"毒"和收缴黑枪的行动.  相似文献   

4.
转型时期的中国处于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发期和危险期。一些通过暴力能获取垄断利润的行业为黑恶势力滋生提供了土壤,无业和社会闲散人员构成黑恶势力成员的基本来源,黑社会亚文化是黑恶势力犯罪的催化剂,社会管理缺陷为黑恶势力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防范黑恶势力犯罪风险,要提高认识,打防结合,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秩序,着力消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切实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毒瘤。当前浙江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活动区域、人员结构、存在时间、组织结构、主要犯罪类型、经济特征以及涉外性等方面均有突出的特征。为遏制浙江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蔓延和对社会肌体的腐蚀,应立足于浙江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生成环境及其特征,明确其发生、发展的现实图景、基本规律和基本态势,紧紧抓住当前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严打整治斗争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打击措施,加大打击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构筑长效防控机制,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坐大的土壤,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呈发展蔓延之势,气焰十分嚣张。2000年以来,公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黑除恶的专项斗争。黑恶势力犯罪在主体、行为、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特定要素结构决定了其特有的属性,因此在其防控措施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7.
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生活当中的一种特殊的病态现象.公安机关治理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对于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针对当前农村黑恶势力犯罪犯罪现状、犯罪特征,公安机关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予以预防、遏制和打击.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呈发展蔓延之势,气焰十分嚣张。2000年以来,公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黑除恶的专项斗争。黑恶势力犯罪在主体、行为、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特定要素结构决定了其特有的属性,因此在其防控措施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云南省黑恶势力犯罪的形式、手段和特点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局部地区黑恶势力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突出问题,成为影响和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毒瘤"。从公安机关的角度出发,结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实践,着重研究、发现在侦办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案件的问题和困难,探讨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的一些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福建农村涉黑涉恶犯罪存在黑恶势力渗透进部分农村基层政权、以谋取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以软暴力甚至公司化运作为主要犯罪手段、违法犯罪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地缘和亲缘关系明显等特点。从"三治"视角看,乡村自治运行机制不完善为黑恶势力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乡村法治薄弱为黑恶势力蔓延提供了空间,传统乡村德治式微而黑恶犯罪亚文化猖獗,为农村黑恶势力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土壤。遏制农村涉黑涉恶势力,应加强党和政府对乡村自治的监管,建立务实管用的监督机制;建设乡村法治,强化农村社会面控制;挖掘乡村德治内涵,倡导乡风文明,弘扬社会道德新风尚。  相似文献   

11.
湘北某市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呈现的和国内媒体已披露的大量案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从二十世纪 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黑恶犯罪滋生、发展、蔓延的过程。把握这一过程 ,有助于对中国当代黑恶犯罪现状作出基本估价 ,对中国当代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类型和黑恶势力蔓延的主要原因进行较为中肯的分析 ,从而从宏观上提出遏制中国当代黑恶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国家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扫黑除恶采取了有力措施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在基层城乡依然不乏新型黑恶势力的存在。依据黑恶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区别、特点以及对"保护伞"的形成原因的调查研究,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打黑除恶的方针政策,明辨对基层黑恶势力的认定,制定和采取打击黑恶势力的有效措施,从而遏制黑恶势力现象的蔓延、扩展,进而使基层城乡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和谐稳定得到有力维护,党的执政基础得到切实巩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黑恶势力是社会的毒瘤,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在黑恶势力犯罪的发展过程中,黑恶势力不断向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并通过"组织化"的形式"确认"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合法"地位。本文对当前黑恶势力犯罪的"社会组织化"趋势的表现、它与社会组织的区别、防止黑恶势力"社会组织化"的措施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随着社会空间进一步开放,农村的社会治安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特大刑事案件不断上升,社会丑恶现象不断滋生且有蔓延趋势。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从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黑恶势力"已经大量地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之中,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江西"黑恶势力"犯罪呈现主体人员成分复杂、犯罪手段从公开暴力向隐性暴力转化、控制区域具有明显的特定性与行业性、犯罪组织多方位渗透等特征。其产生原因主要在于经济高速发展而社会管控相对滞后、对暴利行业利益的追逐、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人力资源市场、法制不健全。为此,一是应完善制度、建立"打黑除恶"长效机制;二是依靠党委政府,严查"黑恶势力""关系网",铲除其"保护伞";三是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四是强化情报信息、提高发现控制能力,才能有针对性地打击"黑恶势力"犯罪,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黑网吧久治不绝,已成为影响城乡社会治安的重要问题。黑网吧普遍存在火灾隐患、毒害青少年、滋生黑恶势力等较为严重的治安问题。治理黑网吧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而治理黑网吧需要从提高全社会思想认识、加强政策导向、政府各部门通力协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的形成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除了社会转型期体制上的原因外,其经济文化也是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云南经济落后,发展不均衡,高度依赖资源占有和原始输出的现状,娱乐服务业高速不健康发展带来的问题是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形成发展的经济原因;云南文化的无序性、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是云南农村地区黑恶势力形成发展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大局的平稳。但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历来明令禁止和取缔打击的封建迷信活动却在一些村镇滋生蔓延,愈演愈烈,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而且干扰和破坏了正常的经济建设。尽管封建迷信活动还不是农村社会治安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目前出现的新情况,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公安机关的高度警惕。思考之一:封建迷信活动是农村局部地区治安形势趋于恶化的表象,其活动范围。规模及其危害,足以说明它是当前农村社会治安中值得引起严重注意的问…  相似文献   

19.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正在向纵深推进,一些盘踞在农村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在手段形态、活动领域等方面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凸显出向农村政治、经济领域渗透。研究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存在的困境,建立多维度治理机制,集中开展农村黑恶势力犯罪治理专项行动,落实地方党政责任,强化打击与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导致腐败滋生蔓延,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