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辅警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出现一种新的职业类型。根据对部分辅警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辅警离职意向较高,职业认同的现状不容乐观。其原因在于我国辅警制度不健全,辅警职业定位不明确、职业前景渺茫,辅警偏老龄化、学历偏低、收入偏低,导致辅警队伍不稳定。要提升辅警对自身职业的认同程度,需从立法层面确立辅警的法律地位和职业定位,完善辅警队伍的招募、培训和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辅警晋升制度,提高辅警队伍的工资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2.
对辅警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警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蓬勃发展,在维护地方治安工作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辅警建设方面显得远远滞后,不够规范。多方面的资源优势使辅警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变得可行。目前,我国辅警建设主要存在角色错位、体制不畅、经费不足、功能单一等问题。应从立法等方面加强辅警队伍的制度建设,使我国辅警队伍的发展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泸州辅警队伍改革基本破解了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的难点,取得阶段性成效:辅警力量建设更加规范、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待遇保障更加公平、队伍素质逐渐提升、队伍归属感及认同度不断增强。具体做法是:编制职业规划,辅警资源配置从无序到有规;编撰实务手册,辅警核心职能明定标准;创新训练机制,辅警能力提升保障有力;拓展职业空间,辅警身份转换渠道打通;健全激励机制,辅警内驱动力强化激发;建立监督体系,制度落实有效保证。为进一步促进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应完善法律法规、提升财政经费保障、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健全训练体制机制、加强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但是一些新型治安问题呈上升趋势,有限的警力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辅警队伍由此应运而生。然而,由于辅警的性质、职责等方面的原因,使辅警组织长期处于尴尬地位,辅警制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法律对辅警主体地位的规定长期缺失,辅警管理制度的混乱,导致在现行体制下辅警身份尴尬、角色错位,甚至造成实践中辅警犯罪后适用刑法规制出现较大争议。我国应以辅警的客观现实出发,规范辅警的制度管理以明确的辅警的权利与义务、权力与义务,并在此基础上适时修改《人民警察法》,从法律层面确认辅警的法律地位,从而根本解决刑法对辅警"渎职"犯罪的认定难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辅警在辅助公安日常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辅警队伍在发展的过程中,日益突显出辅警角色和职责定位模糊,辅警规范化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辅警的招录、培训和考核机制有待完善以及辅警的保障机制缺位等问题。解决辅警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健全和完善辅警队伍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明确辅警身份、行为性质及职责权限,建立完善的辅警招募、培训和考核机制以及建立统一的辅警保障机制和职业发展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建立企业家政府”的核心思想为基础,引入成本——效益分析、绩效考核机制、分权管理体制等理论和方法,关注在中国公安机关现有体系和模式下,阐述公安辅警制度实施的理论基础.论证辅警制度实施的客观依据和现实原因,以期进一步合理化正规化公安辅警制度体系。通过实地调查,从人力资源优化、绩效机制运行、待遇保障管理、警营文化构建等方面对渐江省桐乡市公安局辅警队伍建设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各地使用辅警的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困境和风险,当前形势对建立现代辅警制度提出了迫切要求。在我国辅警建设中存在着主体地位不明、岗位职责不清、管理制度缺略、职业保障不力等问题。应积极借鉴国外有关较为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确定辅警人员的法律地位,明确辅警权限范围,规范辅警的工作程序和监督机制、健全辅警保障体系和人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建设有其法理基础、职业基础和实践基础。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存在道德标准过高、管理机构缺位、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完善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可以从完善立法和法律保障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塑造辅警在社会公众视野中的良好形象,将尊重式管理理念融入到辅警管理工作中,是具有深刻意义和重要影响的论题。近年来,警辅人员协助执行警务活动时遭遇违法犯罪人的辱骂、殴打等恶劣现象频见报端,社会公众对辅警的认同与尊重缺失,不仅存在辅警身份地位不明、权益保障缺失等客观因素,而且与公众认知偏颇和辅警素质偏低的主观因素有关。因此,明确警辅人员法律地位、严格招录培训考核、切实保障合法权益、提升辅警文化建设以及倡导舆论正向宣传等途径是实现辅警尊重式管理路径构建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1.
从权力运作逻辑看,公安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是一种警察权力运作方式的创新。而任何权力都是在特定时空的社会组织体系中运行并实现功能目的及其价值目标的。从近代西方社会管理的经验和警察权理念流变看,民主政治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和公民社会培育三者对国家治理理念形成及其实践方式选择(包括警察权配置及运行)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历史经验和事实逻辑要求我们把合作治理与公民增权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警察权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A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of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under the good governance perspective, purchase of services is currently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of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constructing the new government-society relationship, and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way of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meeting the public needs. Since China’s purchase of services system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how to establish a cooperative relations of independent, equality, mutual trust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o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expected effectiveness of purchase of services policy, and it has become currently the core issues of constructing new government-society relationship.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re exist government being community, the lag of legal system and lack of mutual trust and other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society relationship of purchase of services; and th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for its root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od governance theory, the paper creatively introduces contract spirit and kindness system and seeks the effective ways to construct a new government-society relationship of firmness and flexibility from the structural reform,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mutual trust mechanism and other aspects, so that making purchase of services truly become an innov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3.
做实做强公安派出所,公安机关应当通过选择体制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应当从政策导向、制度设计、机制建设上切实向基层倾斜,充分发挥基层民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当改革勤务方式,坚决纠正基层单位机关化倾向,让民警有更多的时间走向街面、进入社区、融入群众;应当提供警务保障,把公安派出所建设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辅警作为警务活动的主要辅助力量,加强对这支力量建设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提升其职业素养,而落实教育培训工作是职业化的主要抓手。为了更好地促进辅警教育培训的发展,应当依托公安机关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充分利用业已成熟的公安教育训练资源,注重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构建,完善以能力本位为目标的辅警培训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社会管理创新是政法工作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应急管理是公安机关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应在新形势下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对应急管理进行创新,具体包括:首先在理念上,要从政法思维主导转向意识形态思维主导;其次要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再次是整合管理资源,改变传统警务模式;最后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警务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公安机关招录体制改革对整个公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培养对象和目标的重大变化,课程’的整体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具体到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为配合此次招录体制改革,需要在授课内容的创新整合、教学过程构建、课程资源的重新挖掘、教学团队的科学组成及考核方式上进行全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从治理理论看我国警察权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大多数对警察权的研究都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指出一个国家警察权的大小与其文明程度成反比例,但缺乏理论支撑。从治理理论探讨国家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得出警察权是国家公权力与民众博弈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警察权与警察职能的关系,强调新形势下警察职能的转变,从而推导出警察权的“四化”走向。将治理理论运用于法学领域,并用来分析研究警察权,不仅是法学理论上的创新,而且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警务组织是国家警察的辅助力量,我国社会警务组织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现实的需要和理论的支撑。我国社会警务组织具有社会政治属性、法律属性和经济属性,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组织、保安服务组织和基层治安自治组织是我国社会警务组织的三种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9.
从新加坡经验看我国公安机关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加坡警察部队高度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不仅使警队备受社会公众的尊敬和爱戴,而且也增强了警务保障能力,使新加坡成为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我国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尚未设立专职警察公共关系部门,没有配套制度,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创新能力不强,形式单一,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为此,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警察公共关系;要设立专职部门,保证人员配置,实现公共关系工作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此外还要注意发挥代表性广泛的社会团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