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55年4月18日至22日,29个亚非新独立国家和政府首脑在印尼万隆召开盛大而隆重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是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新兴国家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集体亮相,揭开了国际关系史上新的篇章。一、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起点和开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和国际关系格局。万隆会议是在世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取得重大胜利,但殖民主义仍然猖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东西方严重对峙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王士录 《东南亚》2005,(1):7-12
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首府万隆市召开的亚非会议(亦称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共同声讨殖民主义,探讨相互间合作与发展的大会,也是第一次将西方大国特别是前殖民主义国家排除在外,由亚非新兴国家自主举行的国际性会议。会议将与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相一致的十项原则写入会议公报,产生了“万隆精神”,从而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之成为一个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准则①。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虽然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万隆会议的精神仍然发挥着作用。当前在国际事务特别…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十分高兴地与大家一起,在这里共同隆重纪念万隆亚非会议胜利召开40周年。此时此刻,我们怀念那些为万隆会议召开而作出重要贡献的人们。他们缔造和培育的亚非会议精神,永远鼓舞和指引我们为建设一个美好的新世界而努力奋斗。40年前,29个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相聚一堂,在没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4.
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摆脱新老殖民主义的控制,讨论和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会议。会议倡导的万隆精神和通过的“亚非会议十项原则”是十分重要的,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会议的影响重大而深远:推进了第三世界的形成;推动世界民族独立运动更快地走上胜利的道路;促进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争取经济独立。  相似文献   

5.
1955年4月18日,亚非29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亦称“万隆会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并召开、讨论有关亚非各国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2005年4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西亚非洲研究所和中国亚非学会共同主办的“纪念亚非会议召开50周年暨中国与亚非亚非国家关系回顾及前瞻研讨会”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来自中联部、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国内1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近20个亚非国家驻华使馆的使节共100余位代表与会。外交部原副部长杨福昌等10位与会代表发表了演讲,大家围绕下列3个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一)关于亚非会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海宽 《亚非纵横》2005,(2):9-12,79
1955年,为反对殖民主义、促进团结与合作,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亚非国家召开万隆会议,并确定“万隆精神”与和平共处原则。50年来,“万隆精神”与和平共处原则,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国际关系准则。中国对“万隆精神”与和平共处原则的确立和推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依旧需要发扬“万隆精神”、继续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亚非拉美地区的国家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风起云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原来的殖民地纷纷撰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通路.另一方面,战后出现了大国军事集团的对峙,超级大国的侵略、颠覆和干涉,构成了对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严重戚胁.因而这些国家要求和平和安全,反对霸权主义和军事集团,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政策;它们要求在经济上摆脱不平等、被剥削的地位,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结束富国对穷国的压迫和剥  相似文献   

8.
《西亚非洲》2015,(3):2
2015年4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亚非学会、中国中东学会和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战略和新时期亚非合作——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高端研讨会"在江苏连云港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环球时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下旬,胡锦涛主席出访美国以及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等亚非四国。胡主席最后一站访问的肯尼亚不仅是东非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而且也是英联邦内以及整个非洲的重要国家。历史上,肯尼亚曾于20世纪50年代爆发了震惊非洲以至全球反对殖民主义统治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18日是著名的万隆会议①召开40周年纪念日。从万隆会议召开到今天,国际局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原有的东西对抗基本消失,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各种矛盾纷纷涌现,国际间的经济摩擦日益突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主流。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合作、共同发展的精神,至今仍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万隆会议基本原则的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汹涌澎湃;在…  相似文献   

11.
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出席会议的29个亚非国家的代表一致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共七项。其中最后一项为"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著名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即在"最后公报"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之中。内容如下: (1)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22—24日,万隆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及亚非首脑会议在印尼的万隆隆重举行。本次首脑会议系南非和印尼政府共同提议,以“弘扬万隆精神:致力于打造新型亚非战略伙伴关系”为主题。亚非会议缔造的“万隆精神”曾深刻影响了历史。在全球化时代,“万隆精神”不仅未失去其意义,而且彰显出超越时代的光辉。本次的亚非首脑峰会更是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容。弘扬“万隆精神”,以“万隆精神”指导和促进亚非之间的合作,符合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此,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围绕万隆精神及其时代意义举行对谈,期望对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以下是声明的全文:(1)自从新殖民主义的"马来西亚"成立以来,英帝国主义者及其代理人的处境非常困难.我国各族人民为了粉碎"马来西亚"和实现马来亚(包括新加坡)的真正独立而发动了广泛的斗争.同样地,北加里曼丹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而印度尼西亚人民也对新殖民主义的"Nakatsua"坚持他们的对抗,阿卜杜勒·拉赫曼和李光耀集团已在亚非国家中被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这些新兴国家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希望召开一次广泛的推动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的会议,以建立平等的国家关系,促进世界和平。1954年4月28日至5月2日,印尼、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在锡兰首都科隆坡举行会议,讨论了召开亚非会议的问题。中国虽然不是亚非会议的发起国,但从一开始就积极支持会议的召开,并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这些新兴国家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希望召开一次广泛的推动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的会议,以建立平等的国家关系,促进世界和平。1954年4月28日至5月2日,印尼、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在锡兰首都科隆坡举行会议,讨论了召开亚非会议的问题。中国虽然不是亚非会议的发起国,但从一开始就积极支持会议的召开,并为此做出了自己的努力。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在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40年前的4月18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震撼世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在这里的万隆隆重举行。人们一定还记得当时的情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获得了独立,有的虽未独立,但正在为独立而斗争。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反对侵略战争、走和平中立之路、促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25日是亚非法律协商委员会(以下简称法协)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日。三十年来,法协作为亚非地区在国际法方面唯一的政府间组织,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特别是在国际法的编纂和国际立法的进程中,它不仅为亚非国家政府提供了一个发表各种法律意见、了解相互立场的讲坛,而且帮助广大亚非国家准备各种国际法律会议的背景材料、协调各国政府的立场,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立法活动中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一、三十年概况联邦德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开发援助始于五十年代中叶。当时,非殖民化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非万隆会议的推动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美国出于同苏联争夺势力范围的考虑,要求联邦德国“分担责任”,向新独立的国家提供开发援助。而联邦德国也正想打入这些地区,以满足经济扩张的需要,欣然同意了美国的要求。最初几年,新独立的国家尚少,援助的规模有限。随着民族解放运动“非洲年”的到来,新独立国家与日俱增。为适应形势的发展,联邦德国于1960年5月制订了《开发援助法》,并于同年10月设立联邦经济合作部专司其事,从而把开发援助提高到开发政策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波 《亚非纵横》2007,(6):60-61
2007年9月2日,由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和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共同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协办的“中国亚非科技发展合作论坛高层研讨会”在南京中心大酒店隆重召开。孟加拉、喀麦隆、刚果(金)、埃及、印度、日本、韩国、马达加斯加、苏丹、乌干达、津巴布韦等11个亚非国家的驻华外交使节,国内经贸、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等共计150余人出席会议。中共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在会前亲切接见了与会各国使节。  相似文献   

20.
夏吉生 《亚非纵横》2005,(2):27-32,80
亚非经贸合作指亚非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合作,内容包括贸易、投资、援助、人才培训、技术交流等诸多方面。它在南南合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非经贸合作在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真正贯彻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权益,是亚非经贸合作和整个南南合作的典范。亚非经贸合作正在中国、印度、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广泛开展,体现了南南合作的新成就,也为南南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