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所不能预见的、无法避免和无法预防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那么在签订合同时就应该对这些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预防的情况做出限定,以及出现了这些情况后如何的通知、举证,乃至于如何处理做约定。本文结合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了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担保方式,其中的保证、抵押、质押三种方式在银行信贷工作中运用得比较多,现就这三种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一、关于保证保证是担保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讨g保证人和债权入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银行在订立保证合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保证人。《担保法》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对保证人做了具体的规定、合格的保证人必须是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而国家机…  相似文献   

4.
《担保法》立法技术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于1995年6月30日公布,并于同年10月1日生效。《担保法》是在总结我国担保制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关法律规定和国际通行做法制定的,是我国第一部担保单行法。它对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担保法》亦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拟从立法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完善我国民事、经济立法技术有所裨益。一、《担保法》的体例结构缺陷担保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重要民事法律制度.它肩负着促进国内外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通过定期租赁房屋的案例,提出了合同约定任意解除权的问题。随后在对合同任意解除权的含义和性质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考察了《合同法》对约定任意解除权的态度,并进一步对约定任意解除权条款的效力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除法律直接规定的任意解除权主体外,其他任何主体均不得通过合同中约定的条款任意解除合同。  相似文献   

6.
黄德林 《法学评论》2008,26(5):100-106
地质灾害已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产生了严重影响,探索地质灾害防治条款事先在土地出让合同中的约定将有利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展开。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和受让方在土地出让合同中就出让地块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权利与义务及相关的积极与消极法律后果事先作出明确约定,有利于督促责任人严格按照约定履行地质灾害防治义务,从而使地质灾害的预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担保法》与信用卡担保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担保法》与信用卡担保业务●周蓓蓓潘毅担保业务是银行传统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银行新兴业务的信用卡业务,它与担保的关系更为密切。信用卡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发卡银行只有加强防范,才能降低风险。担保的质量优劣不但直接关系到发卡银行的风险大小、资金安...  相似文献   

8.
论《担保法》中的抵押权制度冯骏《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抵押权制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本文试从《担保法》颁布前我国抵押权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担保法》关于抵押权制度之具体规定等方面,探讨《担保法》对我国抵押权制度的发展及其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我国《担保法》首次明文使用了保证期间的概念,涉及条款一共有6条,即第15、22、23、25、26、27条,但是却未对该概念给出明确定义。在法学理论界对于保证期间的性质有较大的争议,尤其是《担保法》与《担保法解释》中关于保证期间的相互矛盾规定更加造成了对这一问题理解的混乱,也导致了司法实践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论约定保证期间——以《担保法》第25条和第26条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谷 《中国法学》2006,(4):120-136
法定保证期间具有督促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的功能,而约定保证期间的功能则在于事先控制保证的风险。从法定保证期间和约定保证期间的不同功能出发,只有将法定保证期间界定为诉讼时效中断的限制期间,始能将其合理化,但应回归时效法中作统一。约定保证期间性质为保证合同所附的终期(也包含一部分解除条件),视债权人是否践行其不真正义务(因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而不同),而分别产生保证关系消灭或保证义务范围固定的效果。约定保证期间既非诉讼时效期间,亦非除斥期间,《担保法》第25条第2款以及第26条第2款均为有利于债权人之解释性规定。由于立法者对于先诉抗辩权与一般保证的诉讼时效起算之间的关系存在误解,有必要梳理先诉抗辩权、诉讼时效和约定保证期间三者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对于名同实异的两类保证期间必须分别把握,方能消除我国保证担保法律实践中的混乱。  相似文献   

11.
我国担保法于1995年6月3O日公布,并在第96条规定:“本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了正确适用担保法,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8月30日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票据法、担保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第3条规定,在担保法施行以前所发生的担保行为,应当适用该行为发生时的有关规定;如果行为发生时没有规定的,可参照担保法的规定。上述规定表明我国担保法不具有湖及力。但是,由于实践中担保法施行以前所发生的担保行为有三种情况,产生了对担保法适用的疑难问题。现就具体案件进行探讨。简要案情:某研究所与某银行办…  相似文献   

12.
解读《担保法》司法解释第4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建 《中国律师》2003,(3):73-7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4条规定:“董事、经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60条的规定,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无效。除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债务人、担保人应当对债权人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等多家单位编写的《中国民商审判》2002年第一卷登载的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可以看作是该条规定适用的范例。1996年12月,中国福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简称“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担保法》设专章具体规定了留置的概念,留置担保的范围,留置权适用范围等内容,但它没有穷尽留置权领域的全部问题。本文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台湾及国外有关留置权制度的法律规定,对我国留置权制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若干有待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典当,一个古老的话题。当代社会的典当如何纳入法律轨道?几位律师各抒已见。取消“死当”,即不得事先约定典当期届满,典当行业末受清偿时,典当行既取得典物的所有权。典当,在我国古代就曾有之,因其具有用益和担保双重性质,被统治阶级广为利用,并成为统治阶级剥削穷苦人民,聚敛财富的一种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旧的典当制度,取消了当铺。近几年各金融机构创办的典当商行,作为银行业必要而有益的补充,既融通了资金,又缓解了出典人的燃眉之急,其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实在是有其存在的必要。同时不容忽视的是,旧…  相似文献   

15.
黄群  刘颖 《中国司法》2008,(1):61-66
《物权法》担保物权编与《担保法》有诸多不同之处,具体制度之差异源于两者立法宗旨之异同。公证业务涉及担保物权较多,《物权法》的正式实施对公证实践必然带来影响,公证执业人员该做何应对,此为本文之重点。笔者将以《物权法》与《担保法》之不同为线条来展开本文之论述。《物权法》第178条规定:《担保法》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法。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两部法律将同时适用,它们的不同之处自应成为我们的关注焦点。经笔者初步梳理,主要有以下方面。一、增加了担保物权的实现条件《物权法》规定两种情况下可以实现担保物权:一是债务…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在2007年3月16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给过去十多年来艰辛的立法过程画上了完美句号。这部《物权法》是对目前中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涉及物权的活动在立法层面上的总结,是对于现存与物权有关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等的整体梳理,笔者在学习《物权法》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1995年6月3O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并于10月1日起实施.担保法的出台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交易风险以及商业银行法的实施,解决“三角债”问题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笔者通览担保法中有关抵押及质押规定后,对其中的若干问题不禁产生困惑.  相似文献   

18.
一九九五年六月三十日第八届金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是在《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对担保活动作了较为完整的规定。它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我国的担保制度走上法制化的轨道,预示着这一民事法律制度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等方面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金融案子的逐年增多,金融业务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许多专业银行都设了内部的法律部门,但仍然被官司缠得喘不过气来。业内人士都知道,借款纠纷的主要被告往往不是借款人,而是担保人。因为借款人大都在银行的控制范围之内,如果它有能力归还借款,往往用不着走上法庭。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借款案子实际上就是担保案子。担保能否有效地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不在于上了法庭后如何去追究担保人的责任。而是取决于《借款担保协议书》签订之时和以后的执行过程中银行能否吃透《担保法》的精神。几乎所有的保证人都曾在协议书的“保证人”的栏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