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仪之邦     
娄岩 《侨园》2012,(11):23
在美国,每周去自助餐馆几乎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过去是为将就儿子,因为他很喜欢在那里挑挑拣拣,这许是一个孩子潜意识里渴望自由的开始吧.后来,儿子上高中,上大学了,他的朋友都是美国人,有机会我就会请他们一次.不为别的,就是想给儿子争点面子,而他们的选择也是自助餐馆.慢慢我也开始喜欢那里了,因为有许多选择的机会,对平时过惯了呆板、单调生活的人,总是对改变,哪怕是很细微的变化都会情有独衷.  相似文献   

2.
“哥哥走西口,妹妹也难受,……”这首在內蒙古西部地区广为流传的民歌,反映了旧社会内地人逃荒“走西口”的悲惨生活。如今,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南北方之间、内地边疆之间又出现了新一代“走西口”的人们。近几年来,他们象候鸟一样春征秋归,为边远落后地区带来了内地的技术、经验、信息,为内地与边疆搭桥疏路,搞活了经济,应该为之唱一首新的赞歌。不久前,记者从北京返回呼和浩特市的途中,有机会与这些新一代“走西口”的人在同一列车里交谈起来。他们之中有搞推销的、收购的,也有搞维修的、建筑的,还有木匠、油裱匠、缝纫师傅等。其中不少人“走西口”已经有三、四年历史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6,(50)
巨大的流动市场 在一些人看来是麻烦的事,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一件好事。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处处充满矛盾。 每天,近一百万的流动人口在北京涌进涌出。他们在客观上给北京吃、住、行及水电供应、社会秩序诸多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可是一旦了解到,他们每一个人的口袋里多少都揣着一笔钱,他们中还有许多人口袋里装着购进或销出的货品单,更有不少人是要向城市贡献他们的智力和劳力,便可以想象出他们——百万外地人,给北京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是  相似文献   

4.
周末晚上聊天,谈起北京某县机关干部下基层,要乡村干部让他们吃"敲门饭",就是工作到哪儿就在哪儿吃饭,碰上什么就吃什么的话题.有人情不自禁地伸出拇指连称"好!新鲜事"! 吃"敲门饭"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记得在编写某市军事志的时候,见到一份材料里就记载着,解放初期的干部下乡都是吃"敲门饭".当时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首打油诗:"事先不把招呼打,饭时碰啥就吃啥,加双筷子加个碗,不是一家胜一家."采访一些老人,他们都记得:"那时候,老百姓管干部吃饭是件光  相似文献   

5.
1977年,当时的安微省委书记万里去凤阳视察,县干部向他介绍:凤阳人多年来就有个习惯,一到农闲都出去讨饭。万里听了忙打断他的话,并发火道:“这是浑话,老百姓有饭吃,有余粮,谁还出去讨饭……”同样的  相似文献   

6.
《瞭望》1988,(5)
记者在温州采访时,在路上不时碰到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吹打声、鞭炮声震耳欲聋,在酒楼里看到大摆丧饭酒席。乐清、青田、瑞安、苍南等县公路两旁,坟山遍布,而且许多是近几年为活人新建的。人未死坟已建好,甚至有的把五代人的坟墓都准备齐  相似文献   

7.
武艺 《侨园》2013,(9):26-26
<正>冷漠在英国生活了几年,与许多英国人成了朋友,我发现英国人身上有不少"非同寻常"的特点,对此,我把它们归纳如下。冷漠英国人的冷漠表现在他们感情上不外露,英国人不大同陌生人说话,也很少激动。即使很伤心的事,也不轻意表示出来。有人说英国人是从冰里刚刚出来的冷鱼,而英国人则总是自嘲地说:"啊,这是因为我们的气候关系。"一般英国人进餐馆,总要找一处远离他人的座位。其实,英国人看不起容易激动的民族,总是认为他们没有自己可靠。英国人不相信信誓旦旦的诺言,尤其不相信用华丽的语言做出的承诺和表达的感情。  相似文献   

8.
未羊 《瞭望》1996,(38)
日本这个民族是很有特点的。大概是囿于孤岛的缘故,他们时时刻刻存着危机感,自强不息。他们刻苦耐劳,办事认真,明治维新不到10年,国力就强大起来,二次大战后废墟一片,不到20年,又欣欣向荣了。他们善于学习,中国先进时学中国,西方先进时学西方。这是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他们总是不忘拓展生存空间。当然不是全体日本人民,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当年是一批军国主义分子,现在是一批右翼分子。自1874年起,这股势力屡屡得势。给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  相似文献   

9.
饭有十二品     
王吴军 《党政论坛》2011,(16):48-48
人生在世,每天都要吃饭。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精力和心情去做别的事。吃饭虽然寻常,古人却总结出了十二品,指稻、炊、肴、蔬、修、殖、羹、茗、时、器、地、侣。稻,指做饭的原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稻米,才能做出喷香的饭来。  相似文献   

10.
英国前首相劳伦-乔治有一个习惯,就是总好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要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11.
偶然间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七人小团体中,每一个人都是好人,他们在这个团体中共同生活,每天要分食一锅粥。因为没有好的量器,所以他们想了好几个办法来分粥。第一个办法是指定一个人来分。结果这个指定的人总是给自己分的多些。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权力容易产生腐败。后来就改变了办法,大家轮流分粥。结果是每个人在  相似文献   

12.
你到哪里去     
看了最近几个贪官的案例,无意中 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都是放牛 娃出身,但又都忘了“本”,进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广西第一贪”李乘龙在狱中写诗“出身布衣贫,自幼讲诚信”,他是个农材放牛娃。大肆贪污受贿的河南省石化厅原副厅长张景祥,入狱后在反思中写道:“我出生在东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辈都是种田人,自己是个放牛娃。”贪财好色的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在狱中反省里不厌其烦地写道:“我的祖父是从河北逃荒去东北做佃户的,我7岁就拾柴、捡粪、放牛、放羊、打短工,随父下地种田,受苦挨累,一年到头饥寒交迫,苦不堪…  相似文献   

13.
状告官府     
笛矛 《瞭望》1992,(18)
《行政诉讼法》的实施,使一扇久闭的大门骤然洞开。千百万老百姓被告知:当他们对行政机关给予他们的处分不满时,法律将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要求改正的机会。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民可以告官。 自然,打官司总是有赢有输。  相似文献   

14.
饭有十二品     
人生在世,每天都要吃饭。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力气、精力和心情去做别的事。吃饭虽然寻常,古人却总结出了十二品,指稻、炊、肴、蔬、修、葅、羹、茗、时、器、地、侣。稻,指做饭的原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稻米,才能做出  相似文献   

15.
黄少华 《侨园》2003,(2):6-9
台商最经常接触的祖国大陆地名,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广州,而是昆山和东莞。在他们的眼中,这是两块投资的黄金宝地,能给他们带来滚滚财运。东莞人愁了昆山人笑了东莞人愁了,昆山人笑了——从政府官员到许多普通百姓,笔者分别在这两个祖国大陆先后出现台资最密集地区采访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的一句“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了媒体的关注。议论的焦点集中在:当官到底该不该像官。张云泉是主张“当官不可像官”的,所以,他骑自行车上班,维修公共厕所时自己跳到粪池子里,在接待和处理上访时还总是赔礼赔罪赔钱……有些官员,出行有轿车,住宿进宾馆,吃饭入酒楼,平日里“一尘不染”,偶尔与群众打个照面也是拿腔拿调的,显出一番“与众不同”的样子。与他们相比,张云泉真是太不像官了。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86,(49)
每天进出北京有一百万人。北京城区每六个人中有一个外地人。他们都是些什么人?来京干什么?他们给北京带来什么,又带走什么?北京应如何适应他们。  相似文献   

18.
晓凌 《瞭望》1991,(11)
有人说,首钢搞活靠的是吃“偏饭(指中央给的特殊政策)”。确实,中央给的特殊政策为首钢的搞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但是,也应当看到,有米也未必成炊,关键还在于有米之人有没有做成饭、做好饭的本事。 条件毕竟不能代替手段。大企业要搞活,眼睛向内,练好自家的功夫,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更为重要和必要的。这是首钢经验给予我们的又一个重要启示。因此学首钢不要把眼睛只是盯在如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上的人们,一般总是“两头小、中间大”的。两头小,指见义勇为、好作奉献的英雄人物和狡猾残忍、作奸犯科的恶徒,都属于人群中的少数,多数人则处于中间状态。一旦街市上出现纠纷、发生事故时,这些处于中间状态的人大抵成了看客。当然,看客也有多种多样,其中不少人被正义感所激发,就会向英雄人物转化;但也有小部分人因私心膨胀,则会向恶徒看齐。因为这些人长期安然于做看客,思想上就会滑坡,他们只看到作恶颇有“近期效应”,于是难免受恶徒的影响,从干点小小坏事,逐步走向违法乱纪。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第5期《南风窗》组织题为“中国人,心安何处”的独家策划,其中有文认为当一个社会群体的自我价值认同普遍出现问题时,焦虑和抑郁总是最早出现。如果没有调适好,情况就会进一步演化。现今,美国城市里每3个人里就有1人有抑郁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