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渡江作战任务、时间、部署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第二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一部举行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大中城市,这是一次关系将革命进行到底,彻底解决国民党军队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这次作战的成功,促使国民党军全线崩溃,实施战略退却,我军则实施战略追击。决定这次战役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我军经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已歼国民党军主力,在力量对比上我占绝对优势之外,科学的战略决策,从实际出发,把握军事与政治、敌与我等各方面情况,正确地确定渡江作战的任务、时间、部署,则是取得胜利的重要的甚至是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刘伯承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率部参与了这场战役。渡江战役胜利已经50周年了,本文通过叙述刘伯承元帅的杰出指挥才能,以纪念渡江战役胜利50周年。一、确立渡江作战的战略力量准备三大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宣告结...  相似文献   

3.
1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暮春。 1949年4月1日,第二、第三野战军总前委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制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毛泽东在纲要中批示: “渡江后,第三野战军主力切断宁沪铁路、宁杭公路,围歼南京、镇江、杭州之敌。”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和陈毅司令员在合肥附近统一指挥,主持全局,而第三野战军4个兵团全托给了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和参谋长张震直接指挥。八、十兵团为东集团,在张黄港至三江营段渡江作战;副政委谭震林率领第七、九兵团为中集团在棕阳至裕溪口段渡江作战。夜幕将长江两岸严严实实地遮住。为了实现总  相似文献   

4.
渡江战役期间,陈毅曾任渡江战役总前委常委、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实现心仪已久的"破敌收京(指南京,下同)取沪"的目标,他参与第二、第三野战军飞越长江天堑,成为蒋家王朝22年独裁统治的掘墓人之一,为江南半壁河山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5.
正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又一次伟大战役。战役自1949年4月20日20时发起,至6月2日止,历时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划江而治"的阴谋,宣告了蒋介石集团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谱写了人类正义战争史上的又一恢弘乐章。安徽是渡江战役指挥中心所在地。早在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安徽萧县蔡洼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渡江作战计划,1949年2月淮海战役总  相似文献   

6.
周芳 《党史纵览》2022,(8):44-47
<正>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发起渡江战役。4月20日21时许,在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下,解放军突破了国民党的江防阵地,率先在安徽芜湖境内的长江南岸登陆。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相似文献   

7.
一代名帅刘伯承在缔造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 ,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一系列的战役指挥上 ,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指挥艺术和作战谋略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渡江战役中 ,刘伯承缜密部署 ,精心筹划 ,指挥第二野战军顺利突破长江天堑 ,尔后直出浙赣线 ,断敌退路 ,切断了国民党汤恩伯、白崇禧两个军事集团的联系 ,扩大了预定的京沪杭会战的范围 ,计解放县城 86座 ,歼敌 1 0万余人 ,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 949年 3月 5日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部署 ,刘伯承指挥第二野战军第 3、第 4、第 5兵…  相似文献   

8.
关于陈毅在渡江战役期间几则活动史实的辨正陈广相1949年春夏,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以总前委常委的身份,同邓小平书记一道,主持总前委的工作,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等部,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天险,相继解放了南京、杭州、南昌、上海等重...  相似文献   

9.
正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军纪念章颁发的高峰时期,每逢大行政区解放或大战役结束后,都会及时颁发纪念章表彰功臣,纪念历史。第四野战军暨东北军区颁发了解放东北纪念章,华东军区颁发了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胜利纪念章,西南军区颁发了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华北军区颁发了华北解放纪念章,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了解放西北纪念章,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颁发了解放海南岛纪念章,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发了解放华中南纪念章等。这些纪念章熔铸了战争的风云  相似文献   

10.
正一1949年4月20日,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宣告破裂。国共双方剑拔弩张,决定国民党政府命运的最后一次大搏斗已经不可避免。在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下,以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100万兵  相似文献   

11.
正淮海战役结束后,我军转入休整。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我(朱镇中,江西瑞金人)所在的七纵二十一师六十一团的番号改为第二十五军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3月,我团奉命调归第七十四师指挥,编入渡江大军的中路集团,从安徽明光地区出发,向无为县陆家店长江北岸开进。3月下旬的一天,我(时任该团副团长)奉命跟随军长成钧前往第九兵团指挥部受领渡江作战的任务。到达九兵团指挥部后,兵团政委郭化  相似文献   

12.
刘鹏 《党史文汇》2012,(7):40-43
"三浦"(即南京市所属的江浦、浦镇、浦口)战役是渡江战役的前奏和重要组成部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阶级力量的对比.国民党"军事、政治、财政、外交皆濒于绝境"①,尤其是军队主力丧失殆尽,能用于机动作战的146万军队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和漫长战线上,已无法在战略上构成有效防御.与国民党统治集团江河日下的形势相反,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13.
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渡江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就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60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时,我爷爷尹之本作为当时的黄桥政府秘书,不仅目睹了解放军从八圩到江阴的渡江过程,而且负责了其中的部分支前工作。爷爷过去经常向我讲起他的经历。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已经90岁高龄的他又给我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渡江战役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1949年2月11日,中央军委指示:“在渡江战役期间,照旧行使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渡江战役总前委仍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5人组成,邓小平为书记,刘伯承、陈毅为常委。”这就为渡江战役胜利作了组织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京沪杭战役结束 6月2日,解放军三野一部攻占崇明岛,至此,京沪杭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也全面结束.京沪杭战役是a渡江战役的第三阶段,战役目的是解放武汉、上海地区.  相似文献   

16.
正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举行了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攻占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在渡江作战中,三野特纵炮六团全体官兵同仇敌忾,充分发挥炮火威力,痛击英国军舰,击毁蒋军舰艇,摧毁敌江防工事,支援步兵胜利渡江,获得累累战果。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在战役中做出特殊贡献的炮六团。作好战前准备工作淮海战役后,三野特纵炮六团集中于徐州西北的东、西田楼一带整训,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整训期间,部队利用淮海战役中缴获的火炮,将第三营改装为  相似文献   

17.
1949年,解放战争的形势如排山倒海、雷霆万钧。渡江战役胜利后,8月19日,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下达了《川黔作战基本命令》。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之后,为了肃清退守到西南地区的国民党残余,第二野战军迅速挺进大西南。  相似文献   

18.
1949年5月初,我第三野战军在渡江作战节节胜利之际挥师挺进上海,待命发起解放大上海的淞沪战役。大军兵临城下,刚从浙江奉化窜来部署防务的蒋介石惊慌失措,带着少数随从仓皇逃离上海。蒋介石是何时逃走的?开始去了哪里?又是何时逃到台湾的?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说法不一,有的与事实出入较大,本  相似文献   

19.
渡江战役胜利后,一九四九年四月底,第三野战军特种纵队炮兵六团奉命撤出清江县八圩港一线阵地,向上海外围进军。部队过江后经江阴县城、无锡市、在常熟县一个乡村里作短暂的休整,进行形势教育、学习入城守则,以做好解放上海的思想准备、政策准备。那时,我军势如破竹,不到两周便占领了苏南、皖南、浙江,国民党军队望风披靡。我炮兵  相似文献   

20.
<正>第四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举行了山海关保卫战、秀水河子战役、四平保卫战、鞍海战役、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1947年夏季攻势、1947年秋季攻势、1947年冬季攻势、四平攻坚战役、宜沙战役、海南岛战役等战役,还与其他野战军协同进行了辽沈、平津、安新、渡江、湘赣、赣南、衡宝、广东、鄂西、广西、琼崖攻势、万山群岛等战役,有的部队赴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四野战军的主力师排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