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形势下经济犯罪的打防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经济犯罪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是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建设的具体表现。构建经济犯罪的打防战略 ,必须切实把握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 ,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 ,从中找出打击和防治经济犯罪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研究经济犯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产生于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生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是触犯了某类经济行政法规情节严重,直接侵害经济秩序的故意或过失犯罪.  相似文献   

3.
面对农村经济犯罪日益严重之势,严厉打击农村经济犯罪不仅是当前经侦工作的要务,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农村经济犯罪侦查工作中应提高认识,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协作机制,整合各种力量,严厉打击农村经济犯罪,维护农村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涉众型经济犯罪呈多发、上升趋势。由于犯罪手法的日新月异,涉案金额的日益扩大,涉众型经济犯罪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并且容易引发群体性不稳定因素,社会危害性较大。基层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一线单位,在处理此类案件的警务实践中仍存在问题,为此必须建构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危害国家经济秩序、动摇社会稳定、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已成为政法机关、社会管控部门乃至法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应采取有效防范对策,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职务性经济犯罪预测,是运用科学方法,通过对过去、现在的职务性经济犯罪的情况的调查、统计以及其他科学方法取得的与这类犯罪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社会形势、社会管理状况与职务性经济犯罪的内在联系的规律中,推测出未来的职务性经济犯罪的形式、趋势、手段和危害后果,以制定对策,预防和打击职务性经济犯罪。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进行从以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经济体制。因此,只要我国仍然实行商品经济,职务性经济犯罪就会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或多或少地、或公开或隐蔽地呈一定规律性产生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7.
死刑存废问题的研究历来是刑法学的研究重点。我国经济刑法中大量规定了死刑的适用。文章通过对死刑演进历史和经济犯罪概念的探讨,根据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经济犯罪的特点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分析了经济犯罪中死刑适用存在的诸多不合理,提出应该废除死刑并采取其他刑罚措施替代其适用。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是一新兴的犯罪领域 ,所涉及的经济生活及生活事实较为复杂 ,很难有一致的评价标准 ,因此 ,在经济犯罪的界定上也相当困难。此外 ,经济犯罪不同于传统刑法 ,而系属于超个人法益的整体经济秩序的危害或侵害 ,所涉及多样性 ,尚有许多不法行为 ,至今都没有刑法规范。且刑法处罚于可能随着行政法规或经济法规的制定、修正或刑事政策的改变而有所变动。有些原来应受经济法规处罚者 ,将来可能不受处罚 ;原来不受处罚者 ,将来亦可能受到处罚。因此 ,在经济犯罪这一领域、实在有较多值得吾人加以探究之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持续开展的打击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斗争中,贪污贿赂犯罪占有突出的地位。贪污贿赂的泛滥,不仅严重腐蚀了国家肌体和人们的灵魂,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和正常的经济环境,阻碍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存在的社会十大问题中,公务人员贪污贿赂位居榜首,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能否有效地抑制和消除贪污贿赂犯罪,影响着现代化的成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我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同贪污贿赂犯罪作斗争。我国刑法和有关单行刑法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惩处作了比…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发展,各种经济、商业活动日益活跃,使经济领域的各种犯罪活动愈加突出,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已成为当前经侦工作的首要任务。1997年新《刑法》颁布实施以后,河南省商丘市各县区经文保部门开始对经济犯罪案件实施管辖权,随着1998年公安部改革精神和公通(1998)80号案件分工文件通知要求,今年伊始,商丘市各县区公安机关在经文保的基础上,将原经文保的安全防范职能移交国内安全保卫和治安管理部门,经文保保留了原来的打击职能,使经侦部门的职能专业化,经侦队伍成为…  相似文献   

11.
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众多受害人,特别是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是我国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犯罪,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中呈高发态势的犯罪类型之一。该类犯罪以涉案范围广、涉案人员多、涉案金额巨大为典型特征,极大地威胁和侵害了我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有效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犯罪的大量产生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然而,打击经济犯罪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公安机关也应调整策略,增强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3.
传销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被称为“经济邪教”。它不仅扰乱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政治秩序,而且破坏了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信用l体系,影响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政治安定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4.
在突发社会灾害状态下惩治经济犯罪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 ,本文拟从界定和描述突发社会危机中的经济犯罪入手 ,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以有利于打击危机时期经济犯罪活动 ,对保证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昆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一直呈现高发态势。此类案件涉案人员众多,受害群体庞大,社会影响恶劣,极大地危害了我市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及公民财产所有权。因追缴赃款赃物不易,后续处置困难,群体性上访频发,极易引发深层次社会矛盾。治理途径:一是加快建立适合中小投资者的金融市场;二是完善"涉众型"经济犯罪预测预警工作机制;三是建立防控"涉众型"经济犯罪网络;四是建立综合治理与专业打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五是创新宣传引导工作机制方式;六是开展基层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经济犯罪是国内外刑法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在经济犯罪的解释和运用上存在着某种混乱和模糊。本文立足于我国的经济犯罪发展状况和刑法理论,结合国外经济犯罪理论展开论述,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以及我国的经济犯罪诸概念,进而探讨了对我国经济犯罪概念的界定,期望对我国经济犯罪概念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犯罪研究,有利于我国经济犯罪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了银行卡智能化犯罪这种新的经济犯罪形式,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必须在分析和研究银行卡犯罪特点和案件高发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有效地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犯罪。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业的发展,出现了银行卡智能化犯罪这种新的经济犯罪形式,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必须在分析和研究银行卡犯罪特点和案件高发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有效地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犯罪。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犯罪形势日益严峻.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保卫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加强企业的安全保卫,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公安行政管理新机制,为经济建设和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原本不十分突出的经济犯罪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应运而生,且发展的十分迅速和凶猛。新《刑法》的颁布及实施,大量的经济领域中的危害行为被界定为犯罪。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检察机关原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转移由公安机关管辖。《刑法》所规定的经济犯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各类罪名已达94种,经济犯罪涉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专业性能强、隐避手段多、暴露周期长。有些经济案件的发生存在着不同的背景,有的经济犯罪是在众多的“既得利益者”的参予下发生的,当公安机关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