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江 《友声》2012,(3):32-33
<正>国之交,藏于民,人民间的交流,是构筑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基石。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日两国领导人共同将其确定为"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旨在以"新的机遇、心的纽带"为主题,全面推进国民交流,通过人员往来不断巩固和扩大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为国家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基于这样的背景,3月22日至28日,镇江市对外友协会长吴树南率优秀市民代表团一行150人,赴日本友城津市、仓敷市访问。  相似文献   

2.
杜晓曦 《友声》2006,(4):5-7
唐家璇国务委员会见4月3日下午,唐家璇国务委员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乒乓球协会专务理事木村兴治一行。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对外友协副会长井顿泉、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等在座。唐家璇国务委员首先对木村兴治率团来访表示欢迎,对日本体育界长期以来为推进中日两国体育交流和发展两国民间友好关系做出的积极努力给予高度评价。唐家璇表示在当前中日关系面临困难的情况下,日本乒协组团来华参加纪念中日体育交流50周年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唐家璇说,50年前,日本体育界的有识之士,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邀请中国乒乓球队参…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16日是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周年。在过去的两年里,中俄两国双边关系取得了新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胡锦涛主席今年5月对俄罗斯的首次国事访问为中俄两国友好关系的长期发展、为推动和加强两国间全面合作注入  相似文献   

4.
呼吁书     
《友声》2002,(2)
在中日两国迎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两国53个民间友好团体负责人欢聚北京,共同回顾一年前发表的《新世纪中日民间友好宣言》,展望21世纪中日友好关系的前景,希望以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为新的契机,共同努力,为发展新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作出贡献。为此,联合发表如下呼吁: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进一步加强中日友城的友好关系,推动中日两国青少年间的交流,8月3日至6日,由中日友协、中国乒协、北京市友协与日中友协、日本乒协共同主办的中日友好交流城市中学生乒乓球友谊比赛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日双方共99对友好城市,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日中友协名誉顾问、前首相村山富市亲自率团前来参加。  相似文献   

6.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的邀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于2006年10月25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会谈中,两国元首认为,1997年和2004年发表的中法联合声明是两国友好关系的指导原则和持久动力,两国决心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两国政治互信日益巩固,战略对话不断深入,经贸合作加速发展,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法文化  相似文献   

7.
胡杨 《友声》2013,(4):52-52
<正>8月26日下午,全国友协友好中心与印尼有关机构联合在全国友协举办中国印尼青少年友好交流大会。全国友协有关负责人,印尼驻华使馆参赞郁妮,代表团团长、印尼青年体育部官员普都拉卡以及中印两国青少年100多人出席活动。全国友协有关负责人和郁妮参赞在致辞时,回顾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高度评价了近年来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希望两国青少年加  相似文献   

8.
孙涛 《友声》2012,(4):16-16
<正>7月29日至30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黑龙江省常务副省长刘国中应邀出席在美国佛蒙特州伯灵顿市举行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州长协会年会。李小林会长向美方表示,中美两国地方交流是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美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美省州长论坛承载了中美两国对夯实友好关系基础、丰富合作形式内容的殷切希望,也为中美各省  相似文献   

9.
郜非非 《前沿》2012,(1):33-40
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最高准则。本文从国家利益入手,分析了中国对日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和日本对华关系中的国家利益,概述了中日共同利益的战略框架和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安全领域、文化领域的共同利益,揭示了中日两国的利益分歧和主要障碍,预测了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中日关系向有利于中国、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发展的对策,力争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提供借鉴和咨询。  相似文献   

10.
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我国举行。中日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诚恳地交换了意见,一致确认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及中日关系四项原则是处理两国间各种问题、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最基本准则。大家知道,中日友好符合我们两大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两国各自的发展,也是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中日两国人民一定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为了中日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日双方在当前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增进相互信赖非常重要。有利于两国友好的事情多做,伤害人民感情、妨碍相互信赖的事情应该努力避免。胡耀邦总书记在会见参加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双方全体委员时就发展中日友好关系发表了四点意见:一,巩固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是关系中日两国人民长  相似文献   

11.
12.
13.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现实要求,要保持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要实现快速发展,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没有金融的带动,就没有高新技术的持续开发和产业化。要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进一步创新体制、制度和机制。该文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科技创新与金融融合存在的问题,从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金融机构科技投资、政策性科技与金融结合等角度,提出有利于科技创新型的金融支持体系和服务平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高校合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举措,在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高校合并并非简单地1 1=2,在伴随着巨型大学蜂拥而起的同时,高校合并中所出现的速度太快、摊子太大、管理太难、学科融合太慢等弊端也日益显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在高校合并中趋利避害,实现高校合并1 1>2的组织教学和育人的多级优化,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这是今后高校合并和合并后高校发展必须正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英美警察学者多年来采用参与者的直接观察、问卷调查、访谈、对数据和卷宗进行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围绕警察职业特点,对警察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普遍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以及这些心理和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试图找出更为科学的警察培训及管理方法,其研究成果深化了人们对警察职业和警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丰富了警察科学的内容,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6.
朱瑛  郭三保 《理论月刊》2004,22(6):38-39
随着科技置换军事并与经济耦合,科技的政治功能日益显现,世界已逐步由“军事政治”进入“科技政治”时代,“科技政治”已成为我们时代重要的政治特征。这告诫我们:必须发展科技以提高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7.
18.
农村文化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和农民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当今农村文化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面临着困境,出现了传统文化弱化、城市文化在农村嫁接和农村文化操作层面的不完善等问题,改变这一现状,重构农村文化,需要加强农民的主体性,客观对待传统和现代文化,从操作层面上去努力构建现代农村的田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延伸与扩展:乡镇民主的启动与突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主跟随利益走.中国的改革是从微观开始的.整个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主要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分户经营,建立健全家庭经营制度.家庭成为利益主体,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人身自由支配权.  相似文献   

20.
假如我们要从以下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人类,您会选择哪一位呢?先来对他们的基本条件作一些对比: 候选人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偷养了两个情妇,嗜好吸烟喝酒;候选人B: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读大学时因吸食鸦片险些被开除,每晚都要喝一公升白兰地,烟不离手;候选人C:曾是国家战斗英雄,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不贪女色,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酷爱读书,懂艺术,有专著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