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泸沽湖是摩梭人世代居住的家园,那里遗留着的“母系家庭”和“走婚”制引起世人的瞩目,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家等,认为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活化石”,纷纷来到泸沽湖考察,这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于是中外游客也渐渐进入了那里,泸沽湖便热闹起来。1993年,云南省政府把泸沽湖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些零星的旅客进入那里,摩梭人还不知道旅游为何物,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摩梭人内部发生了从未有过的摩擦火花和断裂带;伴随游人的增多,游客与摩梭人之间不同文化观带来的冲突与磨合,不得不寻找新的路子。传统与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价值重构,一系列活生生的故事正在那里上演……  相似文献   

2.
走近泸沽湖     
宋红波 《楚天主人》2012,(11):51-52
晚秋时节的一次云南之行,让我真切地感受了春城魅力,也体验了一些少数民族风情。其中对我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了。对这个几近神秘的"女儿国",我有着太多的期盼,如今真的要走近她时,不禁有些兴奋。最早让我知晓泸沽湖及摩梭人的,是前几年曾被媒体热炒的那个"戴花的女人"——杨二车娜姆。在她的著作中我知晓了泸沽湖,知晓  相似文献   

3.
汽车从丽江出发,一路颠簸,6个小时后终于抵达位于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万山丛中的泸沽湖。一路上,导游李小姐不停地推销泸沽湖,尤其突出地把摩梭人的民族风情向我们娓娓道来。也难怪,她是摩梭人,所以说起摩梭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时,话语多,不时透出一种自豪感。  相似文献   

4.
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泸沽湖像一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之间,这里生活着世上罕见的延续着母系氏族特点的摩梭人,那独特的“阿夏”婚姻,自然而原始的民俗风情,为这古老的土地涂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色彩。然而,在这里,也有罪恶存在。美丽的泸沽湖畔,发生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四川泸沽湖摩梭旅游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2):148-155
现代旅游经济是促使旅游地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泸沽湖摩梭人由于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了传统婚姻家庭继承和变迁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巩固了传统婚姻家庭特质的承继;另一方面异文化的介入促使了摩梭人传统观念变 化,从而引起传统婚姻家庭的变迁.摩梭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正走着一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二元结合的路子,它是摩梭人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一种自我选取.这种种选取是摩梭人内源性发展的表现,而非外力强迫所致.  相似文献   

6.
聆听泸沽湖     
1坐落在云南昆明宁蒗的"天籁之音"——泸沽湖,是纳西族摩梭人的家乡,被世人称为"女儿国"。我一直认为泸沽湖是一首歌,是天籁之音,泸沽湖不是用眼去看,得用心去听。"泸沽湖是最后的母系王国"一说,给泸沽  相似文献   

7.
泸沽湖畔的母系家族村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沽湖畔的母系家族村落彭建群被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组织提名为世界50个模范社区之一的泸沽湖地区,是摩梭人的故乡。这里山青水秀,是一块原始母系社会婚俗制的"活化石"。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北部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聚居在这里的摩梭人属纳西族的支系,总共约1.5万...  相似文献   

8.
跨过金沙江至云南省的永胜,山林茂密.再翻过一座三千多米高的大山,下面有一泓碧水——泸沽湖.绕湖来到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永宁镇,农舍点点,远山迷茫,我们觉得好像已经到了天边地缘."女儿国"探奇永宁盆地居住着我国少数民族摩梭人万余名.他们至今保留着上古母系家庭的若干特点.这里男女到十三周岁,便作为成年人,可以结  相似文献   

9.
从"习性"与"实践"间动态辩证关系的角度,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婚配与亲属关系均可作为生存策略而被行动者调整或重新诠释。在川滇交界的泸沽湖景区,自从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旅游产业后,当地的摩梭人从传统的农渔生计模式快速向旅游产业生计模式过渡。在旅游市场与政府法规的引导下,摩梭人传统集体生活亲属组织"衣杜"(血亲大家庭)面临崩解,"家屋社会"文化保存受到极大的冲击。为了避免传统亲属组织与社会崩解,当地摩梭人通过操作传统"衣杜"与现代"家户"两种亲属组织,在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保护和传承摩梭传统文化,展现了摩梭人操作亲属与争取经济资本的行动者智慧。  相似文献   

10.
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肉制品,它形似琵琶,色泽呈古铜,味道香醇,肥而不腻,是摩梭人逢年过节或待客必备的一道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11.
泸沽湖边“君子国”陈新欣中国有个世界级母系制“活化石”——摩梭人社区,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云南和四川交界的一片山美水美的地方,至今仍然大都过着女不嫁、男不娶的走婚生活。这个神奇的地方吸引着学者、游客、记者和艺术家。最近,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相似文献   

12.
摩梭人与火     
我国西南川滇交界处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因其古朴而悠久的母系文化而被誉为“东方女儿国”,又因其存活至今的母系社会形态而被称为“人类活化石”。“火”在摩梭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与“火”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他们的许多文化活动和文化观念都与火有密切的关系。透过火这一普通的事物,我们可以看到摩梭人文化中一些深层次文化内涵。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随处可见“火”对摩梭人生活的影响。摩梭人有在外野炊的习惯,一般在进行农耕或收获季节,由于田地距离自家的住地较远,通常是民俗活动中的火文化几家人合…  相似文献   

13.
唐颖 《今日民族》2004,(6):51-52
三年前的春节,我们来到云南省西北部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的泸沽湖度假,那里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的母系制社会形态令我深深着迷,从此,那里成了我魂牵梦系的地方。封建领主制度下的母系社会母系制,产生于早期氏族时期,其核心是从母亲方面确认继承世系,实行氏族外婚。永宁摩梭人的母系制是独特的,有着这一地区独特的环境、时代特点。据传,摩梭人的祖先迁到永宁时分属6个“尔”,后来有两个“尔”渐渐消失,其余四个定居下来,同“尔”的人居住在一起,形成了血缘村落,其中一个叫“峨”的势力最大。由于通婚和一些人民起义的冲击,血缘村落渐渐被以“峨…  相似文献   

14.
泸沽湖之恋     
在滇西北高原,位于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四川省盐源县交界处,有一个风景优美、静谧的地方——泸沽湖。世代居住在此的摩梭人至今生活在以女性为轴心的母系氏族社会中,他们的走婚风俗神秘而奇特。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节期间 ,我省著名民俗文化风景旅游区泸沽湖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 :泸沽湖云南方每天游客达1000人次以上 ,而泸沽湖四川方面仅接待三批10人以上的游团及一些零星散客。整个2月份的游客人数不及云南方每天游客数的一半 !据了解 ,由母系氏族家庭和走婚制形成摩梭人原始婚姻家庭的奇妙景观 ,令泸沽湖地区成为“母系氏族的活化石”而名扬天下。而在风光瑰丽的泸沽湖畔 ,四川方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远胜于云南方 :阡陌纵横的走婚小道和一座座古老原始的母系氏族村落 ,众多别具风格的摩梭庭院 ,素有“高原野生动植物宝库”之称的万亩草海…  相似文献   

16.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肉制品,它形似琵琶,色泽呈古铜,味道香醇,肥而不腻,是摩梭人逢年过节或待客必备的一道美味佳肴。冬天是摩梭人制作猪膘肉的最好时机。通常他们要选一个冬季的吉日来杀猪,一般选在冬月初一,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则不能杀猪,就得改期进行。如果你在冬季的吉日里来到泸沽湖畔,就可听到村村寨寨四处传来的杀猪声,就可看到家家户户制作膘肉的壮观场面。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首先,他们将猪宰杀后剖开猪肚,取出内脏,然后就将猪背朝…  相似文献   

17.
泸沽湖晚歌     
泸沽湖是位于云南和四川交界处 的一个高原湖泊,海拔2685米,面积52万平方公里,水深平均约40米,湖水清澈见底,能见度深达12米。湖中有里务比等三个岛屿、9个洲、18个湾,岛上树木葱茏,百鸟成群。 沪沽湖之所以美妙绝伦,闻名中外,除了它那高原湖泊特有的神奇秀丽之外,恐怕最有魅力的还是居住在湖边的那富有神秘色彩的摩梭人。 摩梭人不是一个民族,它属于纳西族的一支,集中居住于沪沽湖畔的云南省宁范县永宁乡和四川省盐源县左所镇,人口约三万多人,是我国至今仍然保存着母系氏族社会习俗的惟一少数民族,是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8.
泸沽湖,窈然深藏于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和四川盐源县左所乡交界的万山丛中,湖内有6岛,岛上树木葳蕤,黛青碧秀。湖内景观随天光云影而变幻莫测。湖岛交错,港湾迂回,构成硕大的水石盆景。水鸭白鹭嬉戏湖面,虾子鱼儿浅翔水底,美妙绝伦的湖光山色被誉为“高原明珠”和“东方第一奇景”。令泸沽湖声名远播的还有她所孕育的儿女──那风情万种、独具特色的让世人说不尽道不完的摩梭人。其原始母系制文化,被专家称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过去,摩梭人商品意识极其淡薄,羞于买卖,商业活动只是些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易。由于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9.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以至丽江各界人士都不会忘记:如今悠绵清醇的苏理玛酒走出泸沽湖女儿国,香飘四方,是得益于著名歌唱家关牧村的极力举荐。 新千年的第一个元宵节,著名歌唱家关牧村在北京参加完文艺演出后,脸上妆痕犹存,便与丈夫江泓一起,万里迢迢飞到云南丽江,举办“苏理玛酒会”,与丽江各界人士携手畅谈,举杯联欢,共度千年一遇的美好时光。 酒会正酣之时,一位身着少数民族盛装的人士站立起来,一手举杯,一手 胸,操着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各位朋友,各位同胞,家乡醇厚的苏理玛酒,我们喝了多少年,今晚喝来却更有一番滋味…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20日,宁蒗彝族自治县迎来了自治县成立50周年华诞。被称为“小凉山”的宁蒗,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川滇交界处,县域面积6025平方公里。全县辖14个乡1个镇,居住着以彝族为主体的12种民族,总人口24.4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72%,彝族占总人口的63%。境内有以泸沽湖、青龙海、吉意溶洞、永宁温泉为代表的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有以彝族毕摩文化、摩梭人母系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为内容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以彝族火把节、摩梭人转山节、普米族吾昔节为载体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以及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服饰、民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