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几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作为关系经济工作全局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市县在海南省中占地广阔,人口众多,全省十九个县市,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县占九个c因此,如何调整和优化少数民族地区市县产业结构,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市县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推进海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海南“九五”计划和201O年远景目标的要求。一、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市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方向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今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高度重视农业,加…  相似文献   

2.
潘先羽 《新东方》2009,(1):33-38
海南省共有8个少数民族市县,占全省市县总数的二分之一(除海口、三亚两个地级市之外),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只有加快少数民族市县的经济发展,统筹兼顾海南省汉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缩小汉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全省社会和谐发展与稳定。如何加大少数民族市县的信贷资金投入,促进海南省少数民族市县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值得海南省经济界和金融界深入研究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东方市是一个集有汉、黎、苗等多民族的县级市,总人口34万,其中黎劳人口7万多人,划辖8个乡镇。东方少数民族教育起步晚、起点低,一直是本市“两基”教育的难点。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土的大力支持下,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明显好转,落后状况不断改善,一些乡镇“普九”工作已通过省教育厅及有关部门的评估验收。但是,东方市的少数民族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一、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东方市近几年来对发展教育比较重视,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全市属学校现有完全中学4所(其中市区…  相似文献   

4.
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宗旨在民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社会安定的基础和前提。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必须始终抓住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采取了多方面的有力措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相似文献   

5.
摆在我们面前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问题,确实是一个十分尖锐迫切突出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严重落后状况,同我们党的总奋斗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个极大的矛盾。不解决这个问题,要完成“四化”建设任务,实现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就会成为空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不可回避而又必须解决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6.
王永泉 《今日民族》2008,(10):51-56
从1978年到2008年,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到改革开放的山花烂漫,昭通民族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像一朵绚丽多姿的花朵,光彩夺目。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昭通这个54万少数民族所在地的发展轨迹,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昭通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工作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三十年民族事业,实现了九大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坚持“五个并重”,努力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大民族工作力度。继续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扎实推进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二是维护宗教领域祥和稳定。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广泛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加强对基层干部宗教政策法规培训。加强对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8.
尤小明 《桂海论丛》2008,24(6):94-95
清代中期.乾隆为了继续达到“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统治目的,调整、巩固和加强了清朝政府同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对广西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教育等领域实行了“以不治治之”和“济之以宽”的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当时清王朝同广西少数民族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一必须从事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和改革开放大业成败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三讲”教育的重大意义深人开展“三讲”教育,是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会遇...  相似文献   

10.
杨昆 《创造》2000,(12)
众所周知,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和底子薄,发展教育实为艰难。“二区”(即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发展教育就更加艰难。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等,“二区”大多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力不发达,教育、文化、科技和经济落后。发展“二区”的教育事业,是一个十分重大、复杂、严峻的课题。  一、重视发展民族教育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逐步缩小与汉族的差距,解决因落后形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早日实现代化,不能不依靠教育,以及建立在教育发展基础上的科学技术力量。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一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又指出:“维护社会稳定。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要用团结、教育和疏导的办法,正确处理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民内部矛盾,及时解决出现的利益纠纷,……要教育各民族群众高举团结和法律的旗帜,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民内部矛盾,就必须认真研究新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存在复杂多样的利益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决定了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必然存在复杂多样的利益矛盾。第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历史、自然、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等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社会仍处于落...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7,(3):24-24
3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国务院2007年年初审议通过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专门就少数民族事业发展涮定的相关规划,是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付广华 《桂海论丛》2008,24(5):74-78
新桂系政权在民族区域治理上,实施改土归流,编组乡村甲,彻底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行政体系;在民族教育上,实施“特种教育”,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民族风俗习惯上,实施“风俗改良”,强制少数民族移风易俗;在民族宗教信仰上,破除“迷信”,强迫少数民族放弃民族宗教信仰。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实施民族同化、消弭阶级斗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报告还指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_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凝聚着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深情厚谊的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实验大楼———宝南楼顺利落成。南涧是一个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建县历史短、自然环境差、民族众多等原因,经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下,南涧县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普及了六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有了一定改善,现正在举全县之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身居大城市的上海人民情系南涧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先后资助近40万元帮助建盖了“松南楼”,…  相似文献   

16.
海南中部山区严格意义上指琼中、保亭、通什、白沙4市县。东方、乐东、三亚、昌江、陵水5市县各有约70%的地区也属山区或半山区。因此海南中部山区在宽泛的意义上包括了中部和西南部的9个市县,这些市县全部是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尤其是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中部山区经济和沿海地区一样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中部山区经济总的来说大大落后于海南沿海地区。9个市县中。国家、省确定的贫困市县就有7个。1994年,9个市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含农垦)为69.73亿元,占全省330.94亿元的21.1%,人均GDP3029元,为全省4820元的62.8%。1987年…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国家还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教育事业。” 这是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关怀,是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帮助少数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情神文明,实现四个现代化最有远见的办法。怎样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教育事业呢?根据我省民族和民族教育的情况,笔者认为,要把改革放在首位,重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永仁县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永仁“山区、民族、分散”为一体的农业小县的县情,不断制定和总结完善发展教育的措施,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创造条件,尽力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及“科教兴县”的战略,加强领导,增加投入,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使全县教育事业迅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在以下三方面有了显著的发展和提高。民族教育有7较大发展永仁县97%的地区属于山区或半山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3.4%,全县65个村公所(办事处),民族聚居的贫困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回顾及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总结我国民族教育的成绩与不足、经验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探求世纪末及21世纪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今日民族》2007,(3):4-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国务院2007年年初审议通过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专门就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制定的相关规划,是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之一。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在发布会上表示,制定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