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东的呼应     
一、中央来信与福州市委紧急决议1932年4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红军主力会攻漳泉给厦门、福州两市委的信”,要求:“火速派遣大批干部到那些农民斗争特别发展的地方去(如长乐、福清、连江、莆田、仙游等),发展这些地方的农民斗争与游击战争”。4月22日,福州中心市委作出“对于红军占领漳州的紧急决议”。决议提出福州及邻县的紧急任务应该是:“动员福州及各邻县千百万的工农劳苦群众拥护红军的伟大胜利,组织和领导工人罢工斗争,农村的游击战争,士兵的兵变,加紧领导反帝运动的发展,以响应红军争取全省苏维埃的胜利”。在具体工  相似文献   

2.
<正>1937年12月7日,项英在延安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中分析了“井冈山时代(期)的游击战争”“在江西苏区进行大规模革命战争中周围的游击战争”“在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三种游击战争的性质特点,指出三年游击战争是一种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主要的基础是依靠在群众力量上。正如项英所言,项英、陈毅等在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进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群众工作策略,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正因如此,以赣粤边为核心区域的南方红军才能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存活下来并取得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3.
为了一个不得不警惕的问题 就在1938年4月20日蒋介石派人来点验这天,叶挺、项英收到周恩来从武汉发来的电报:叶挺、项英: 经中共中央代表同国民党政府协商,新四军的总任务,是在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四个支队的活动地区划分如下:第一、二支队到苏南敌后;第三支队和军部留在皖南;第四支队到皖中。各支队开进时间,望斟酌上报延安。  相似文献   

4.
9月6日至10日,《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闽中册》首次审稿会在莆田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当年在闽中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革命老同志、闽中册顾问组成员杨采衡、程序、苏华、郭永星;南京军区、省委、省军区等党史部门的领导和党史工作者;福州、莆田两市及所属有关县党史委的同志,共三十多人。与会同志对闽中册初稿的概述、大事记、回忆录、历史文献、照片图表、国民党方面有关史料等六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评审,认为初稿基本上反映了闽中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全貌和地方特色,内容比较丰  相似文献   

5.
1932年4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红军主力会攻漳泉给厦门、福州两市委的信》.要求“火速派遣大批干部到那些农民斗争特别发展的地方去(如长乐、福清、连江、莆田、仙游等).发展这些地方的农民斗争与游击战争”。4月20日.中央苏区红军东路军在毛泽东和聂荣臻的率领下一举攻克闽南重镇漳州城.歼敌49师大部.又乘胜攻取南靖、漳浦等县城,全省为之震动。  相似文献   

6.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3,(10):40-42
产生分歧就在1938年4月20日蒋介石派人来点验这天,叶挺、项英收到周恩来从武汉发来的电报:叶挺、项英:经中共中央代表同国民党政府协商,新四军的总任务,是在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四个支队的活动地区划分如下:第一、二支队到苏南敌后;第三支队和军部留在皖南;第四支队到皖中。各支队开进时间,望斟酌上报延安。周恩来4月20日当时,叶挺、项英正陪同国民党军队的“点验委员”们活动,无暇研究这个问题。“点验委员”们一走,他们马上召集陈毅、张云逸、周子昆、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傅秋涛等进…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在福州召开“纪念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座谈会”。开这样一个座谈会,是经中央批准的,本来应该在北京开,那么为什么没有在北京开,而在福州开呢?这是因为我们正好这个时候在福州召开《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史料丛书第二次编委会,因此就确定在这里接着开纪念座谈会了。我同意陈丕显同志说的,这个座谈会在福州开是可以的,而且是恰当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一共十五块根据地,福建有五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八路军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旗开得胜之际,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及时将游击战争从山地引向平原。1938年4月21日,毛泽东等致电刘伯承、徐向前和邓小平,对广泛开展河北、山东平原地带的游击战争作出了具体指示。根据中央的指示,5月以后,八路军一二九师将活动重心从太行山转移到了冀南平原。冀南平原的抗日形势如火如荼,迅速发  相似文献   

9.
1941年4月19日,日军在飞机、炮舰的掩护下,在长乐、连江沿海的多处地方强袭登陆,福州、闽侯、福清、长乐、连江等地,在短短的几天内相继沦陷。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沦陷区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如火如荼的抗日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侵略行径。当时受到中共华中局和福建省委表彰的琅尾港伏击战,就是沦陷区人民抗日史上的光辉篇章。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林宝荣直接指挥了这场伏击战。  相似文献   

10.
1941年4月19日,日军在飞机、炮舰的掩护下,在长乐、连江沿海的多处地方强袭登陆,福州、闽侯、福清、长乐、连江等地,在短短的几天内相继沦陷.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沦陷区人民开展了不屈不挠、如火如荼的抗日游击战争,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侵略行径.当时受到中共华中局和福建省委表彰的琅尾港伏击战,就是沦陷区人民抗日史上的光辉篇章.长乐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林宝荣直接指挥了这场伏击战.……  相似文献   

11.
淬火征途     
从北安到延安,是漫漫长途.我们是一路乘飞机、换汽车,最后坐火车走过来的."从延安到北安——跟党走、奋斗行"大型主题采访第一分队于2021年4月19日抵达延安. 从延安到北安,是长途漫漫.1945年11月15日,党中央派出奔赴东北的干部团用双脚跑赢了国民党的飞机、轮船,抵达北安.他们这一路,走了两个多月,很多路程靠双脚丈量.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南靖县委宣传部、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教育局从4月18日起,联合举办“南靖人民革命斗争史展览”。展览共分6个部分: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取道南靖,攻克漳州;3.游击战争,艰苦卓  相似文献   

13.
四明地区广大军民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卓绝的农村游击战争,至宁波解放前夕,已解放了纵横二三百里的四明山区和曹娥江以东、余姚江以北的三北平原,将国民党军逼至宁波、慈溪、余姚等主要城镇里,从而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解放整个浙东。(一)随着全国解放战争在多个战场取得的节节胜利,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退居在溪口幕后指挥的蒋介石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于25日离开奉化溪口,从宁海西店团 村乘兵舰逃离浙东。此时,驻宁波的国民党军紧缩在百官至…  相似文献   

14.
红军主力长征后,曾山奉命担任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江西省军政委员会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留守江西苏区,开展游击战争,掩护红军主力战略转移,演绎了“半面红旗”的革命斗争故事,被誉为“游击高手”,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5月,曾山突围到上海,赴苏联留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和陈云一起从苏联飞抵延安,受到毛...  相似文献   

15.
<正>台儿庄战役在1938年4月6日胜利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全部向西撤去;5月19日徐州沦陷,其周边邳县、睢宁、铜山诸县很快也被日军占领。共产党纷纷组织抗日武装,与日伪军展开游击战争。1939年5月7日,八路军南进支队第一梯队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06,(3):55-55
1938年三四月间,延安气候寒冷,朔风怒号。人们活动不怎么多,一切显得平静。位于陕甘宁边区南面中部县的黄帝陵,属国民党统治区。4月4日,国民党决定派西北行营主任蒋鼎文主祭黄帝陵。张国焘想利用这个机会,脱离延安投靠国民党。经过精心策划后他请示毛泽东,并以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身份,于4月3日带着警卫员张海、陆秘书和一个警卫班乘一辆大卡车,从延安出发到达黄帝陵。  相似文献   

17.
《古田党史资料》1986年第4期刊载史文文章《试论“澄洋暴动”的成功与不足》。该文认为,1947年4月9日,闽浙赣区党委在古田县东部成功地发动了著名的“澄洋暴动?,一举揭开了闽浙赣地区爱国游击战争的序幕,对整个爱国游击战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静德 《党史文汇》2005,(11):38-40
太原失守,全军展开敌后区 朱德、彭德怀率八路军总部机关到和顺县石拐镇的第二天,即 11月 8日,太原失陷.在延安的毛泽东得到这一消息后,当日就致电在山西的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告八路军各师主要负责人,指出:太原失陷后,华北正规战争阶段基本结束,游击战争阶段开始.八路军将成为全山西游击战争的主体.总部宜西移, 115师移吕梁山, 129师在晋东南, 120师在晋西北.  相似文献   

19.
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被誉为延安整风学习运动结束的标志,为第一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整风运动:打通《决议》起草思想脉络学习党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这是延安整风学习运动的重要主题。从1942年2月到1945年4月,在毛泽东倡导下,在以延安为中心的全党范围内,开展了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即延安整风。  相似文献   

20.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钟攸平4月20日在福州表示,目前,私彗企业已占我国内资企业总数的70%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