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鸣 《政府法制》2009,(20):23-23
近期,美国控制组件公司对外界声称贿赂中石油、中海油等中国企业人员事件曝光。有网民质疑“中国相关部门似乎总是‘后知后觉’”,称“美国人先一步‘帮’中国反腐”。就此话题,笔者独家专访了中央党校教授、著名反腐专家林喆。  相似文献   

2.
一、撤回起诉和撤回上诉的厘定 有人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确定二审和解撤诉中的“诉”究竟是什么诉?是“撤回上诉”还是“撤回起诉”?不同的答案会导致一审判决效力的迥异。也有人认为,撤回上诉,一审判决生效;撤回起诉,一审判决不生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司法考试辅导教材中,作者写道。在二审中。因和解而撤诉,撤回的是起诉。而不是上诉。由此看来,好像要非得区分“撤回上诉”或“撤回起诉”才能认定二审和解撤诉一审判决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用黑名单”网站首页印有工商部门的盾牌标志,其ICP备案显示,该网站主办单位为上海泰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保公司). 面对记者的质疑,泰保公司的工作人员称,网站仅作为第三方平台,所有信息都是其他网贷公司提供的.网贷公司已与贷款者约定,若对方逾期未还款,则有权通过互联网公布其个人信息,“这是合法的,如有异议,那你就去起诉好了”.  相似文献   

4.
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质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质疑石红心通说认为,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是行政诉讼法上一项特有的原则,①它是指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推定为合法有效,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不因相对人对该行为提起诉讼而停止执行。当然这个原则即使在法律上也不是绝对的,行政诉讼法就...  相似文献   

5.
"放过企业、严惩个人"是欧美国家企业合规不起诉的理念,但在我国企业合规改革试点的典型案例中,既放过企业又放过个人的"双不起诉"现象出现了,这引发了对企业合规不起诉公正性和正当性的质疑。"双不起诉"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未严格区分企业刑事责任和个人刑事责任,未厘清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系。随着企业合规改革试点的持续推进,有必要对"双不起诉"引发的质疑作出回应,区分企业和个人的刑事责任,对小微企业的合规不起诉给予足够的本土关怀,厘清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系,推动我国企业合规本土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惩戒和挽救是司法遵循的原则,公正和效率是司法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些原则和目标,人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法。暂缓起诉,就是其中值得注意的方法之一。一、暂缓起诉的概念暂缓起诉,又称“缓诉”、“附条件不起诉”、“暂缓不起诉”或“暂免起诉”,在日本则称为“起诉犹豫”,是指检察机关对已经构成犯罪但罪行较轻的犯罪嫌疑人暂时不起诉,并要求其在设定期限内履行特定的义务,如果按要求履行了上述义务,对其犯罪行为不予追究,否则就按所犯之罪行起诉的一种诉讼决定。暂缓起诉是一种程序上的处分决定,旨在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一个在非监禁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立 《法人》2008,(4):54-57
两年前,深圳朗科公司赴美起诉PNY公司侵犯朗科专利权一案,近日以两公司签订专利授权许可协议划上句号。外界一致猜测,朗科会像IBM那样靠签发专利授权许可挣大钱  相似文献   

8.
韩芳 《法治与社会》2011,(10):41-42
世界30家权威认证机构之一的挪威船级社一纸姗姗来迟的否定性意见书,让国内一家水电公司预期30万欧元的碳减排收入打了“水漂”。代理此项业务的上海太比雅环保公司以“未能在约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且“合同审定日期倒签”为由起诉,而挪威船级社的分包商——北京挪华威认证有限公司则成了“中国碳减排第一案”的被告。8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裁定。以起诉主体有误驳回了原告的起诉。  相似文献   

9.
王刚 《公民与法治》2011,(22):47-48
很多民众把与大企业的官司称作“矮子和巨人的战争”。而在韩国正在上演这样一场战争。近日,韩国近“3万名民众起诉“苹果”侵犯个人隐私,要求“苹果’’赔偿每人100万韩元精神损失,但是这场官司可能会旷日持久  相似文献   

10.
付秋荣 《江淮法治》2011,(18):21-2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自从颁布后,仿佛如一重磅炸弹落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一“大男子”主义的“法”.是保护有产者的“法”.是把老公变房东的“法”,是一愁了丈母娘,乐了房地产商的“法”。这一司法解释实行后。房地产市场交易中心的确比之前热闹了很多.但是这些人不是去买房而是去房地产交易中心咨询或变更产权登记。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0月10日,世界传媒大王基思·默多克旗下的福克斯电视新闻公司正式起诉美国最大的传媒企业时代沃纳公司。两大传媒巨头开始了真正的较量。作为美国最大的传媒企业,时代沃纳公司一直在巩固自己的“帝国”,并不断扩张。1995年9月22日,时代沃纳公司同在海湾战争期间出尽风头的美国另一家著名传媒公司特纳广播公司达成了协议,协议规定,时代汉纳斥资71亿美元通过交换股票的形式“吃下”特纳,而特纳公司的老板、CNN的创始人特德·特纳则成为资本总额超过70亿美元的新的时代沃纳——世界最大的传媒娱乐公司的副总裁。这一消息当时在…  相似文献   

12.
糜乐 《检察风云》2023,(7):54-55
<正>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百姓大药房公司”)是“老百姓”系列商标的权利人,该公司发现江苏省扬州市一家药店也使用了含有“老百姓”字样的标识,遂以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对方起诉至法院。正牌“老百姓”怒告山寨版老百姓大药房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1日,当时的名称叫湖南老百姓医药连锁有限公司,2009年6月更名为现名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西药零售、中药材零售、中药饮片零售、中成药零售等。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反诉?有的认为反诉是指被告人“基于原诉同一事实”,“达到抵销原诉”的目的而提出的诉讼。我认为反诉同公诉、自诉均属起诉的一种形式,实质属于起诉的性质。但这种起诉与自诉、公诉不同之点,是自诉案件中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向自诉人提起的。不是在自诉前,也不是在自诉案件审结后,必须在诉讼过程  相似文献   

14.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这是新增加的不起诉形式之一。对这种不起诉形式,有的学者称为存疑不起诉,有的学者称为相对不起诉,还有的学者称为不便于追究不起诉,等等。笔者将它称为“证据不足不起诉”。既然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证据不足不起诉,那么,这种不起诉的条件是什么?在实践中如何掌握?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检察院不起诉我最权大小的问题,笔者试作如下阐述,以供参考,并与学界同仁共同磋商。一、——…  相似文献   

15.
马克强 《法人》2010,(11):51-51
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法务部经理崔强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因为近段时间以来,公司接到太多的顾客投诉,称买到了不是杭州奥普生产的奥普产品。8年前,奥普就曾面临过相同的问题,现在,被打击过的仿冒者又死灰复燃。尽管已经向杭州市中院起诉了仿冒者,但奥普公司董事长方杰依旧愁眉不展,因为此类“傍名牌”的势头越来越凶猛,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一家知名的大企业集团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拖欠货款的另一家公司提起诉讼,在赢得官司之后,因执行工作的失误,反而成了被告。此案告诉人们,在法制完善的今天企业参与经济活动,遇到经济纠纷时,万万不可贪图小利用违法的行为“摆平”官司。朝胜夕败1994年3月,昆明宏达制药厂起诉内古蒙包头市鸿运保健品公司拖欠“云南花粉田七口服液”货款一案,以昆明宏达制药厂胜诉调解结案。审理此案的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纠纷调解中心主持双方达成如下调解协议:(一)原告(宏达制药厂)接受被告(鸿运保健品公司)退回的“云南花…  相似文献   

17.
肖军 《法治纵横》2013,(17):39-40
4年前,6家单位和个人因在其所生产或销售的产品名称里,使用了“海娜”两个字,被新疆金海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海娜公司”)诉至法院。近日,金海娜公司因“海娜”再起纷争,将淘宝网天猫一店主起诉至法院,案由仍是“商标侵权”。  相似文献   

18.
通常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实行的基本原则有两项:一项是“起诉法定原则”,另一项是“起诉便宜原则”。起诉法定原则是指检察官必须对依法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原则上,检察官不存在起诉裁量权。这项原则强调合法性、公平性。而起诉便宜原则,则是与它完全相反的一项原则。它在《法律大词典》中被定义为:“追诉机关对犯罪事实已明,而予追诉条件亦相符合时,仍得自由参酌情形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之主义也。一即指在完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检察机关享有自由裁量权,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追B罪。在刑事追究利益不大…  相似文献   

19.
起诉变更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公诉机关或自诉人对原诉讼请求“质”和“量”的变换和更替。“质“是指起诉的犯罪事实本身的性质(包括法律评价),“量”是指起诉的犯罪事实的数量,包括由多到少的撤回起诉和由少到多的追加起诉。我国起诉变更制度包括三种形态:变更起诉、追加起诉和撤回起诉。  相似文献   

20.
免予起诉没有侵犯审判权张振高有些同志把免予起诉的“认定有罪”视为是“定罪结果”,把免予起诉的有罪认定等同于刑事判决的定罪效力,进而推论出免予起诉是行使、限制、分割和侵犯了审判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检察机关在对刑事案件作出起诉、不诉或免予起诉的决定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