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史文苑》2014,(10):43-43
“毛泽东致古柏的信”写于1930年12月中旬富田事变发生之后。当时古柏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的秘书,受总前委的派遣,正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富田镇协助先期到达的总前委特派员李韶九进行肃反。富田事变发生后,段良弼、丛允中等领导人不能正确对待党内斗争,他们公井反对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一方面进行军事对抗,另一方面不惜制造政治谣言,到处张贴“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彭黄”和“毛泽东勾引白军反水”等反动标语。  相似文献   

2.
郭军丽在《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2期上发表了《党史文献学刍议》一文,认为“毛泽东致古柏的信”是一封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挑拨革命阵营内部团结、借毛泽东迫害彭德怀等人的伪造信。笔者认为这一断言是不对的。此信写于1930年12月中旬富田事变发生之后。当时古柏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的秘书,受总前委的派遣,正在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富田镇协助先期到达的总前委特派员李韶九进行肃反。事变发生后,段良弼、丛允中等领导人不能  相似文献   

3.
当时的中共中央要抓朋团,毛泽东身缠军务,将此事交李韶九处理。李严刑逼供,诬杀好人,惊发“富田事变”。红二十军将士把“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彭、黄”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彭德怀毫无保留地发表联名宣言:“拥护毛泽东,服从毛泽东”。彭毛关系,至此定格……彭毛当年出长沙,井冈路上汇一家。“富田事变”真情见,从此一路共天涯。  相似文献   

4.
正由肃反扩大化引起的"富田事变",作为中央苏区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广大党史爱好者来说,可能比较熟悉。但与此相关的"信丰事件",熟知的人可能不多。笔者根据相关史料,现将这一事件的原貌"复原"如下:"信丰事件"是"富田事变"的余音受"左"的思想影响,1930年5月,赣西南苏区的肃反进一步扩大化,子虚乌有的AB团事件不断发酵升级,反AB团的斗争从党外转入党内,苏区党政机关和军队内部一些同志被误为AB团的人被捕、杀。12月初,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毛泽东为书记)根据严刑逼供下的"口供",决定派李韶九(湖南嘉和县人,1903年生,  相似文献   

5.
《党史天地》2007,(8):35-36
项英认为“富田事变”是反革命暴动证据不足 毛泽东说:必须对其进行坚决打击 项英一上任,就遇到了“富田事变”。为了解“富田事变”的原因,项英从总前委调来了各种文件、材料。当天夜里,在一盏小油灯下,仔细地阅读着。其中,毛泽东于1930年12月20日写的《总前委答辩的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毛泽东在这封信中写道:“此次红军中破获AB团4400以上,AB团已在红军中设置了AB团的总指挥、总司令、军师团长,5次定期暴动。制好了暴动旗,若不严厉捕灭,恐红军早已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6.
关于富田事变发生的原因,在我党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分歧。当年,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中央认为富田事变是AB团里应外合,公开叛变革命。朱德在延安时说地主要复辟乃是红军第二十军哗变的真正原因。而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项英等人认为,富田事变是“因为过去赣西南党的路线和工作错误的结果。——党内一般无原则的小组织派别斗争”演变而成的。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有这些争论与分歧都是围绕着其性质展开的,很少考量发生富田事变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人们回想起上个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的年代时,可有人还记得那红红火火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里,在江西中央苏区发生过一起惊心动魄的富田事变!它在党的历史上曾经产生了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其教训是十分沉痛的……中央苏区抓“AB团”分子引发富田事变富田事变是由抓“AB团”分子  相似文献   

8.
周少华  任大立 《湘潮》2023,(5):11-13
<正>编前语:1930年10月,国民党调集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一次大规模“围剿”,中央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斗争拉开序幕。此时,根据地内部掀起了一场以反AB团、反改组派为主要内容的肃反运动,后由错误肃反引起了富田事变。富田事变如后院之火,与国民党的前门之敌相夹击,形成了危险局面。12月17日,彭德怀与朱德、黄公略联名发表宣言,对长期共事的战友毛泽东毫无保留地表示了支持。  相似文献   

9.
1930年5月,赣西南苏区反AB团的斗争在党群机关中普遍开展,9月进入高潮,11月内地方发展到军队,12月初地方和军队同时并进,于是爆发了红二十军一部分反抗滥捕、滥杀AB团的富田事变。之后,“左”倾临时中央认定“富田事变是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因此,又进一步掀起捕杀AB团的高潮。反AB团和富田事变,是两个互相关联至今仍未彻底平反昭雪的历史大冤案。一、AB团的产生和灭亡江西历史上确实存在过AB团。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江西的国民党组织是共产党帮助建立起来的,因此,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在国民党省党部占优势。1926年11月8日,蒋介石率部分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发现江西国民党的省、市党部,完全由共产党人“把持党务”,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富田事变”项英从对中央苏区各项工作的调查中发现,大家反映最多、意见最大的不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而是抓“AB团”和“富田事变”。AB团是国民党右派程天放等人为了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夺取江西国民党省党部和各县级地方党部的控制权,在1927年1月秘密组织的反革命小组织。A代表省级组织,B代表县级组织。他们以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名义,把AB团分子派往各地,破坏革命,抢夺党权,曾在南昌嚣张一时。但为时很短,仅4个月时间,就在方志敏等率领的革命群众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了,AB团头子程天放也被群众杀了。但由…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站在抗战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同日本侵略者奋战6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14年反法西斯战争。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一、“九一八”事变使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40年鸦片战争中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纷纷侵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2.
从我党历史上反“AB团”和“富田事变”的教训入手,看如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及法德并济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3.
“抗日救亡,匹夫有责”,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中华民族精神第三次高涨的大浪潮基于“九·一八”事变,直接针对日本帝国主义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当时作为“九·一八”事变首发之地的沈阳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更  相似文献   

14.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是经营日俄战争后,日本政府从沙俄手中获得的长春至旅顺间及其支线而设的“国策公司”,是日本政府在中国东北的一个殖民掠夺机构,也是日本政府侵略中国东北的“代行机关”.满铁并不单纯是一个营利公司,它以经营获得的巨大利润为资本,为日本帝国主义全面的军事侵华效力,它以其雄厚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直接为日本侵略军充当“后援部队”.满铁不仅积极参与“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而且也参与了“七·七”事变.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江西出现过反共反人民的AB团,不久即被人民摧毁,其"寿命仅三个月".但20世纪30年代,江西中央苏区却发生过一起由打"AB团"引发的富田事变.富田事变的爆发,是肃反扩大化和严刑逼供及滥捕、滥杀AB团的结果.这一事变的发生,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其教训是十分沉重的.  相似文献   

16.
1933年11月20日爆发的“福建事变”,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之际,国内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动的产物;它作为国民党内民主进步势力的抗日反蒋运动,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发动的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事变。它在蒋介石不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却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的情况下,提出抗日反蒋的口号,极大地推动了全国的抗日救国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究其原因,除了蒋介石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抗日三天就亡国”和“依赖国联公理裁决”外,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这里的“攘外”即是对日军的侵略妥协退让;“安内”则是压迫各异己力量和民众的抗日运动,“围剿”苏维埃红军,而“剿共”被当作抗日的前提.“攘外必先安内”作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理论依据,从提出到确立,有个过程.早在1927年春,蒋介石与日本天皇互派心腹密谋,达成默契:蒋介石反共,日本支持蒋统治长城  相似文献   

18.
在辽宁省大连市有一位全国惟一健在的中共“六大”代表,第六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他就是革命老人唐韵超(原名唐宏经)。在唐老颇具传奇色彩的革命生涯中,他曾经五次坐牢,两次被开除党籍。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亲切地称他为“党史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资料获悉,1997年10月至2002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严查违纪违法案件,共立案86191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46150人,其中开除党籍137711人,被开除党籍又受到刑事追究的37790人。在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县(处)级干部28996,厅(局)级干部2422人,省(部)级干部98人。这些数字触目惊心。领导干部腐败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分析少数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客观上存在有关单位和组织思想教育不深、管理监督不力、制度措施不严、选人用人不准等严重问题。但…  相似文献   

20.
提起“小河沿(今沈阳万泉公园一带).老沈阳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它与东北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连.”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5月,在这里就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而又振奋人心的“枪杀日本鬼子”事件.当事人李希春,用仇恨的子弹穿透了侵略者的胸膛.李希春,辽宁黑山县人,是年30多岁,中等个头,平时少言寡语,但办事干脆利落.”九·一八”事变前,他是东北军于芷山的手枪队队附,驻防山城镇.“九·一八”事变后,于芷山率部降日,到沈阳当上了伪第一军管区司令;李希春也随同来到沈阳城,家口留在了山城镇.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