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缘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知识产权诉讼程序拖延、效率低下,调解被“异化”,行政救济“病入沉疴”,无法高效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的预期目标具有多元性,有的追求基本利益,有的追求对抗利益,有的追求双重利益,侵权人同样如此.以此为依据,可将知识产权纠纷类型化,配置相应解决方式,通过两次分流,将调解从诉讼中剥离,构建高效、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特别是损害赔偿的范围、标准和数额等问题,历来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多变的问题。本文拟就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理应与造成的损失相当的问题,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知识产权概念的表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对...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为了与世界接轨,对国内知识产权法作了大量的修改补充。学术界对此评论不一,有的认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过度",而有的则认为还应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本文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了评价是否过度的标准,以此为标准认为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过度,并简要的提出了一些理由。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知识产权立法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国情和国际发展趋势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虽然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已逐步趋于完善,但还没有与国际惯例完全接轨,有的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立法,有的法律规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法律规定与国际惯例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做出国际化协调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一是进一步严瑾法律条文以与国际化法律保护相一致。在商标法方面,(1)在用语上,用“商标专用权”代替了“商标权”…  相似文献   

5.
研究知识产权.需要多维的研究视野与多元的分析方法。首先,它不能偏离民法学的基本原理,但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民法学框架。30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学者多视角、全方位地对知识产权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结合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策科学等理论从事跨学科研究,也有学者运用宪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等原理进行跨领域的探讨。诸多著作、  相似文献   

6.
肖尤丹 《知识产权》2009,19(3):13-22
对于知识产权及其制度价值的思考始终处于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但是,借助于一般法价值模式的研究往往使得知识产权法价值游离于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稳定的、适当的价值评价主体应当是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研究的理论前提.从历史角度看,知识产权制度源于公众对人类智识的肯定,并由此确立其与私法相适应的本体价值.但是,随着制度的发展,权利人、公众和国家对于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评价.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现代知识产权法的发展和价值立场上的作用日趋明显.这必然为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研究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在当前贸易协定TRIPS-plus规则盛行的语境下,我国应当加强对策研究,理性选择知识产权条款。有必要建立形式稳定、内容明确的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范本,以宣示立场、统一文本、把握主动权。在FTA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方面,必须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坚持阶段适应原则、公共利益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变现有的松散合作模式为关注优先事项的点面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希凯 《知识产权》2012,(10):3-13,2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规与案例的阐述与分析指出,作为连接知识产权与市场的必经通道,知识产权许可合同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遏制知识产权滥用,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形成限制、排除竞争反垄断行为的关键.为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政府应从规范对知识产权许可合同限制性条款的管理入手,提高企业与公众把握知识产权许可合同订立和实施中,知识产权合法行使、知识产权滥用与反竞争行为的界限.为此,本文对与专利有关许可合同的部分限制性条款进行了深入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开展对知识产权滥用问题的深层次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成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是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当前,我国内地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刚刚起步,台湾地区早在2008年就已成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在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方面积累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未来知识产权法院应当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以成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为目标.另外,知识产权法院还应当完善知识产权法院的审判组织人员结构,建立司法机关和行政部门沟通机制.同时,对于进一步完善专利侵权诉讼与专利宣告无效程序的冲突解决机制,需要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和义 《知识产权》2004,14(1):20-24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是知识产权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本文从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国内立法所确定客体的范围入手,概要介绍了国内关于知识产权法律特征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本文界定了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分析了现有观点的缺失,最后提出只有在知识产权客体的范围达成共识后,以知识产权的全部客体为研究对象,在严格区分法律特征与法律性质的语境下,研究出知识产权法律特征的结论才真正令人赞同和信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