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敦友 《河北法学》2006,24(10):166-169
晚清以还,中国社会秩序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与之相应,中国知识界在正当化社会秩序的过程中,开始大规模地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知识,这一运动至今已逾百年.通过对百年来中国知识界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认为,从总体上看,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引进可以梳理出三个阶段,分别用梁启超、李泽厚、邓正来加以代表.百年来的知识引进运动,其内在逻辑是中国知识分子从盲目崇洋到主体突显的过程,因此在根本上也就是一个知识引进运动终结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一本深得读者欢迎的季刊,内容比较丰富。但是文字编校工作尚不能与之相适应,给读者带来了相当的不便和困难。以今年第3期为例,列举于下: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由于种种原因,外国传教士成为重要媒介。在近代西方国际法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晚清寓华美国传教士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第一位来华医学传教士伯驾翻译国际法的活动为中心,兼及丁韪良,论述了寓华美国传教士对近代西方国际法传入中国所作的重要贡献及其对晚清外交和中国国际法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一、前言:中国法学发展的十字现象当我们向境外的学者介绍研究中国的社会科学议题的重要性时,可能会被询及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能力与研究成果,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为什么我们还要致力于研究中国的社会科学议题?其实这是一个问错了的问题,因为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不高,与是否要研究中国的社会科学议题是两回事。我们可以凭借着世界上各种前沿的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而不单纯仅是将中国社会科学界研究中国的社会科学议题所获致的成果作为具有原创性价值的学习对象。值得注意是,如果在境外得以说明问题的理论与方法,被证明出在中国的环境下却未必一样适用时,这就说明了该理论或方法的局限性,而单就这一点本身,中国的社会科学议题就已经给世界学术界带来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限制,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走出学术困境,迎来法学研究的繁荣,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者应当在对传统的法学方法加以完善的基础上,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经验事实中提炼出有生命力的法学理论。为此,应当从中国问题出发,提炼出一些对中国问题具有理论解释力的概念和范畴;应当放弃那种动辄赞美西方法制、批判中国法制的研究态度,从中国移植西方法制的经验和教训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应当从中国自生自发的司法改革中发现制度形成和生长的规律,从而发现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制度,并提出中国的法学理论;应当纠正那种过于重视引进西方证据概念和证据理论的倾向,从中国的司法哲学、法律史和法律实践中发现证据规则,形成自己的证据理论。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文艺学由于滞后于西方文艺理论而出现了以西方理论的引进,介绍代替创新的倾向,或要求回到传统文论来抵制西方文论的侵入,其症结在于一种“时差”的焦虑;提倡中西会通也无法解决创新问题,因为这只能在区分同异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缺失是理论缺乏创新的根本原因,有必要从偏重描述,阐释的理论走向范导性的“以言行事”的理论,即从先验的角度进行理论建构,为文艺“立法”,创造出新的文艺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大百利全书出版社和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出版的中文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以下简称《中文版》)从今年九月份起陆续出版,一共十卷,预计到明年九月份出齐。这是为了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方便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和西方人对各种知识的观点的参考性工具书。全书包括社会科学方面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各个科目的词条,计约2,400万字。法学方面共有600多词条,计约30余万字。翻译出版一部包括有介绍西方法学在内的综合  相似文献   

8.
晚清以来盲目地进行法律移植和不假思索地引进西方法律概念,导致了中国现代法律没有根基的尴尬状况,主要原因是移植过来的法律与中国法律传统有着种种冲突,而在法律移植过程中我们又丧失了自主性和忽略了本土化。面对法律移植,我们应该以自主的姿态对其进行本土化,并给予我们传统的法律文化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使移植的法律在中国土壤中扎根和发展,变成中国自己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穿梭于封建"道统"和"政统"之间的知识分子,因为国家的衰朽和社会的动荡,趋向社会边缘化.科举的废止,打破了知识分子赖以支撑信仰的工具性循环;心灵的煎熬和变异,表露为浓郁的社会沉思和人生悲叹.异域文明的输入,解构了"道统"话语的桎梏;中西文明的对比,为广大知识分子提供了返观自身的时代命题.边缘化的生存境遇,造就了晚清小说的繁荣,也改变了知识分子社会诉求的既定轨迹.晚清小说以其鲜明的时代表征,书写着一代知识分子痛苦灵魂的锐变过程和图谋富强的普泛心路.  相似文献   

10.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选择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间形成两个高峰,一是古代日本大规模地输入唐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开创出著名的“律令时代”;一是晚清中国急速地输入近代日本的法律文化,开启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唐代中国法律文化到日本,晚清日本化的西方法律文化到中国,这种交流不仅深入历史而且影响未来。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交流双方尤其是输入方的对象国及其输入途径的选择,主要受信息、国情、政制、目标和国际环境、法律传统以及人力物力的限制。晚清中国“变法修律”的参照模式经历了从美英到法德最后选定日本的必然过程。唐及清末中日法律文化交流的选择具有双向性和典型性,这既是比较法律文化分析的范例,又是思考当下中外法律文化交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引言中国仍处在一个半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这是我们思考法律和人权问题的历史背景之一。在此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传统/现代、东方/西方这样的时空范畴一直交织其间,国人由此也长期处于体/用、道/器的知识辩论之中。历史学家曾把始于晚清的近代变革归纳为这样一个变化过程:首先是引进科学技术,实现“船坚炮利”;而甲午战败让人认识到,光有物质装备不够,更要克服政治制度上的障碍和不足,于是开始改制;变法失败进一步让人认识到,改进装备和制度仍然不够,尚需从根本上变革人心、改良文化,新文化运动由此深入展开。从这样一种变革过程看,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范跃进在二○○二年第六期《济南大学学报》上说 ,江泽民的社会科学思想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把社会科学放到了关系“党和民族兴亡”的地位上 ;二是认为没有社会科学家的参加 ,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三是反复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同时又要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四是反复强调社会科学要创新 ;五是认为社会科学家要面向现实、研究现实 ,学以致用 ;六是反复指出要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风气。论江泽民的社会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法学知识的属性与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理论的创新是当下学术界法治论式中的一种普遍诉求 ,但是 ,法学理论研究中的这种创新努力是建立在科学主义的法学本体论和方法论基础上的。自 1 9世纪以来形成的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不仅在西方 ,而且在中国都是深远、厚重的 ,这种科学主义对我国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负面影响也是广泛深刻的。由于法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学有着十分广泛且重要的区别 ,因此 ,尽管我们需要在法学理论的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 ,但科学主义却是我们应当警惕的。否则 ,围绕理论创新所进行的各种努力恰恰可能滞碍我们所希望得到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丁晓原 《金陵法律评论》2005,1(3):126-132,144
梁启超、严复、王韬等晚清的思想者散文家,以散文的方式参与其时代话语的建构.他们的写作凸现着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写作所通常具有的模式特征.时代的命定、社会身份的规定和个人特殊的心路历程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散文--晚清主流散文,是以时代主题的表达为要务的.这一类散文有着思想的偏至和审美的弱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民国时期三位法学家的理论入手,通过分析他们的理论,发掘他们主要因应的社会、法律问题,从而指出他们的法律理论几乎都沿着晚清的礼法之争,试图在理论上为西方法律在中国社会的有效性及其正当性,提供理论支持,代替西方法律只有政治支持的局面,以期最终莫定西方法律在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通过检讨他们的理论的有效性,指出他们的法律理论在中西之间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6.
迄今,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在中国已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清末民初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法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吸纳,其中含有对法哲学问题的初步思考,如梁启超在1902年所写的《法理学大家孟德斯鸠之学说》中就采用了日语的“法理学”名称,并于1904年在《新民丛报》第四卷第5—6期发表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一文中主张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法文”的解释,而且包括法文以外的法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人生作为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对于五四新文学理论建构的主观性认知,与日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联系。在日本体验的激活下,他们选择了弃医从文;在尚武精神的引领下,他们践行了轻文尚武;由此出现了从诗人到战士的作家身份转变和从艺术到人生的创作思想变迁。随着启蒙主义的激进介入,为人生严重背离了效法西方现代文学的原始初衷,却同时孕育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多源、多元(中国、日本、西方、俄苏)的母体形态。如果忽略了为人生内涵的丰富性,我们就会失去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性质的科学描述与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8.
晚清小说理论外部规律学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英在《晚清小说史》中指出:“晚清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最繁荣的时代。”与此同时,小说理论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晚清小说理论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以其广阔厚实的内容、新颖独到的见解、较完整的体系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最高峰,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祖国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西方第三代政策网络研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后,在研究方法上融合或缓解了"结构与行动"、"定性与定量"、"描述、解释与规范"、"多学科整合"等传统社会科学上的分歧和难题;在理论研究上与新制度主义理性选择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治理理论和游戏生态学理论等社会理论的结合上也显示出很好的包容性。同时,基于政策网络的形成条件,第三代政策网络研究也能包容中国的公共政策经验。但是由于社会结构和政策现象复杂性的差异,中国政策网络研究面临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优势和劣势。以此为基础的探讨,对于中国政策网络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晚清以后,中国在西方“船坚炮利”的侵略面前,被迫走向近代,从而也开始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本身就有与世界趋势一体化的要求,它涵括着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