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晓青 《小康》2011,(3):113-11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后,皖江城市带起飞在即,苏北发展快上加快,皖北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面对机遇与挑战,滁州是按部就班,还是撑杆起跳?  相似文献   

2.
张乐勤 《中国发展》2010,10(3):69-74
该文基于"外部性理论"在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可能出现环境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两江新区、深圳、厦门经济特区扩容等区域发展规划陆续获得批复,出台密度前所未有。至此,东部的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西部的成渝、关中、天水、重庆两江新区、青海省柴达木、西藏、新疆;南部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广西北部湾、珠三角;北部的京津冀、辽宁沿海、图们江;中部的皖江城市带、鄱阳湖、黄河三角洲等区域发展规划,已在华夏大地处处开花。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皖江城市带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上,运用DEA效率评价模型研究了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能源效率问题。从研究结果看,除了马鞍山、合肥和宣城的能源效率达到相对最优外,其他地市均未达到最优。从产出角度看,能源没有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各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皖江城市带经济总量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最后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引进人才、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设施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7.
周立诚 《群众》2011,(5):78-78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相似文献   

8.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赢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示范园区规划编制和审批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园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0.
方昕  吴苗苗 《今日浙江》2010,(15):32-33
与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对接,对浙江省的企业发展、产业提升以及结构转变将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三角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交汇处,介于南京、马鞍山和芜湖等城市群之间。该县国土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辖10镇、4乡及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相似文献   

12.
<正>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意义1990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为呼应浦东开发作出了抓住机遇、开发皖江的重大决策,1995年制定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三十五号) 《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已经2011年6月24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打造浙西城市带,是浙西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选择。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有一条"城市带"被长期忽略。这就是东起龙游湖镇镇、西南至江山峡口镇,长约百公里的浙西城市带。这条城市带,无论是对完善浙江区域发展格局,还是推动山区跨越发展,均有重大现实意义。城市带是浙江区域格局优化的重要实践城市带,又称城市群,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相似文献   

15.
政府管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协作产生生产力”。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各国、各地区都希望通过深度参与经济分工和合作,发挥“1+1>2”的聚合效应,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在美国,区域协作和一体化建设催生了三个发展强劲的城市带,即东北部以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相似文献   

16.
姚晓东 《群众》2013,(8):43-44
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提升苏北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苏北取得战略性突破的基础上,从流域经济发展的新视野,提出“一带、三核、一枢纽、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以江苏淮安、安徽蚌埠一淮南和河南信阳为三核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把苏北、皖北、豫南境内淮河流域建设成科技型、外向型和生态型的健康生态经济长廊,将苏北的长三角一体化、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以及江苏沿海开发、东陇海线、淮安中心城市等几大战略进行叠加,从更高层次上进行战略全面升华,提高这四大同家战略的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中央“中部崛起”战略,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规律,中部地区正着力构建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为主体的中部城市圈(群)。本文选择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武汉城市圈与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原城市群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十二五"时期,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充分论证、科学决策,把马鞍山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定位为"皖江中心城市"。笔者将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依据马鞍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目标要求,就马鞍山市建成皖江中心城市的路径做些思考,谈点拙见。一、区域中心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根据佩鲁(法国经济学家)的增长极理论,  相似文献   

1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决定》(皖发[2010]2号)精神,省政府决定省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建立一级财政,2011-2015年省财政对集中区实行过渡期财政体制。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大力实施质量兴省战略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备忘录》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我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经省政府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