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廖建夏 《传承》2012,(13):16-19
陆谭时期是南宁城市建设和近代南宁城市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1912年广西省会迁往南宁后,南宁的城市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开始由桂南中心向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变,市政建设也在此时全面开启。政府通过填壕池、拆城墙、修筑马路,开启了旧城改造。将省会迁到南宁,其城市功能更趋多元化,叠加效应的作用使得南宁加快了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邵扬 《当代广西》2004,(20):22-23
日新月异,广西首月南宁的发展变化让人惊叹不已。原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部城市,如今阔步向着创建国际性现代化城市和“中国绿城”自目标迈进。今秋。绿城南宁因盛会而更美丽。让我们一起走进广西之旅的“重头戏”——南宁篇。这里有南宁的“绿”、南宁的“商”、南宁的“节”和南宁的“景”,让我们从中领略南宁城市魅力的同时.更深层次地思考南宁发月的机遇和魄力。  相似文献   

3.
林昆勇 《传承》2012,(23):36-37
加快推进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是稳步推进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和实现首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就首府南宁来说,如何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绿色是南宁的标志,也是南宁发展的象征。 行走在南宁街市,绵绵青山环抱市区,悠悠绿水星罗棋布,“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开花,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绿化、美化、彩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融为一体”的园林式城市格局令外来游客留连忘返。  相似文献   

5.
每一个去过南宁的人,都会感叹那里的绿。千百年来,南宁浓得化不开的绿,是这座城市最厚重的积淀。2010年的初春,我再次行走在南宁的街头,视野所及,皆是翠绿。这些绿,绿得充实,绿得清新,绿得醉人。它们与南国萌动的春的气息相融,顿时令整个壮乡首府生机勃勃,青春的活力蒸腾而起。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城市保持其独特性和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是城市的灵魂和形象,建设文化南宁的过程就是塑造南宁城市灵魂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长期落户,让南宁从祖国的边陲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不断加速,南宁谋划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8.
黄咏 《当代广西》2005,(19):50-51
从飞机上俯视阳光照耀下的这座城市,宛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翡翠,镶嵌在壮乡大地上,邕江仿佛一条长长的银河穿城而过。这就是广西首府南宁,一座以绿闻名遐迩的城市,一座活力四射的城市,一个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闻名遐迩的半城绿树“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常放。”地处亚热带的南宁,  相似文献   

9.
南宁的骑楼     
彭匈 《当代广西》2004,(20):43-43
如果说,南宁的摩托车在强烈地张扬着一种现代意识的话,而那鳞次栉比的骑楼,却在默默地诉说着南宁的颇具底蕴的文化传统。南宁历史上作为一个商埠,因水路交通的便利而得以发达。广州乃至南洋的建筑风格,对南宁的影响是很大的。作为代表性的建筑,就是那北方城市极为少见的骑楼。一座座临街的小楼,不约而同地伸出那笔直的两条长腿,稳稳当当地“骑”在了人行道上。南宁的兴宁路,就是这种风味。  相似文献   

10.
苏星 《当代广西》2013,(15):M0001-M0001
2002年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活动,2006年作出建设生态南宁的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朝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迈进……南宁生态示范创建的"棋局"步步连环。为打造"中国绿城"品牌,从2006年起南宁每年植树150万棵以上,并推进  相似文献   

11.
《今日广西》2008,(12):42-45
伴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首府南宁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自治区党委、南宁市委决定南宁城市发展重点向南,开发建设五象新区,在更长一个时期再造一个新南宁。这给五象新区建设主战场的良庆区,这个南宁市最年轻的城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给南宁一个机会,她总能还世界一个精彩。因为绿色,行走在南宁街头,你能真切地感到这个城市的美丽、和谐、包容与大气。2005年11月9日,出席2005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安娜博士参观南宁后感叹:生活居住在南宁是一种幸福。在南宁残疾市民林小苹看来,她的幸福更加真切。在2005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期间,她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经…  相似文献   

13.
陈斯雅 《当代广西》2013,(15):51-51
沿民歌湖由东向南行,一路上,从锦鳞戏水、碧波游船,到绿树成荫、高楼崛起,一幅"山水相衔、绿羽成脉"的生态美景尽收眼底。"水""绿""城"交融共依、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格局,让这个现代"双城记"在这座邕水之畔的南国之城精彩上演……南宁,被中外游人盛誉为"花园城市",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南宁坚持"生态立市",以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南宁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2009年,南宁跃升"2009~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是广西唯一入围的地级市,是全国西部地区唯一入围的省会城市,也是被确定为国家科技进  相似文献   

15.
杨林森 《创造》2003,(8):16-17
作为昆明中心城区之一的五华区,如何在创建民族文化大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区”的优势,提升文化含量、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以优势文化促城市发展?笔者曾有幸参加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打造优势品牌,用文化塑造城市,促进城市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始于1999年的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每年都吸引数十个国内外民歌演唱团体和众多海内外民歌手前来献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民歌犹如一声声惊雷,响彻八桂大地。美妙的乡土之音不仅令街头广场的观众心动,也让千里之外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和网友陶醉。南宁民歌节尽显壮乡民族…  相似文献   

16.
杨洋 《今日广西》2008,(15):59-59
城市的快速发展,新城区的规划和建设,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使得南宁公交车的数量和质量都上了一个台阶。而内部整洁舒适、外观时尚靓丽的公交车俨然已经成为这座越来越国际化城市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7.
善者,良好也。首善,第一好。首善之区,意即最好的地方。早在2006年,自治区党委就作出了南宁要建设成为广西的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决策。今年6月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南宁调研时要求,南宁要加快建设高水平区域性国际  相似文献   

18.
5月底南宁的大雨,让市民望洋兴叹。尽管导致此轮水患的是一场刷新当地水文纪录的暴雨,但大雨大涝、小雨小涝,让居民们感叹:一雨成涝,何日能解决?  相似文献   

19.
面朝大海,头枕波涛的南宁,是中国南方一座美丽的城市。蜿蜒穿城而过的邕江,一头衔接云贵高原,一头流入珠江,南宁因依山近水而得灵气。1956年,一代伟人毛泽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用他那支象征着共和国最高权利的红笔,在中国版图上轻轻圈点南宁为广西的省会城市,这是当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1992年,党中央把广西确定为大西南出海通道,同年南宁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2004年11月3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行,东盟10国政要聚会南宁,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历史新篇。2005年城市可持续发展南宁国际会议上,亲临绿城的联合…  相似文献   

20.
南岸 《当代广西》2006,(1):I0001-I0001
与南宁有约,始于她兼容并蓄的文化。飞扬的绿色,厚重的人文,我心向往已久。悠然自得的南宁人,幽默风趣的南宁方言,比比皆是的休闲场所,融合天下风味的南宁美食,有了让我融入其中的足够理由。在南宁求学、工作十余年,我有了深入南宁大街小巷的机会:因为我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