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温和而又苍老的父亲,胸中盛满四十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起了生命的重量。——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委会给朱邦月的颁奖辞  相似文献   

2.
谭斌 《当代广西》2011,(10):42-43
2007年,杨昌明以高票入选全国46家中央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网络媒体"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入选100名"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12月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称号。16年来,这样一位草根爱心人士,这样一位平民,用他不息的爱心为急需帮助的人们带去他力所能及的帮助,为我们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3.
“让生活多一点感动”,是上海肯盟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创造感动”经营理念的体现。采访这家在影像行业享有“数码印刷先锋”之誉的崭新企业时,该公司董事长裴元虎兴奋地讲述了他参观世博园区后的感想,显然对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裴元虎认为,  相似文献   

4.
焦裕禄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短短的42年,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时至今日,他还是一面镜子,让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汗颜。  相似文献   

5.
周之江 《半月谈》2005,(9):66-67
2003年.山东小伙徐本禹本科毕业后考取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公费研究生。他却决定推迟入学。远赴贵州省大方县乡村支教。奉献与爱心使徐本禹从一名普通志愿者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和他的同伴们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农村教育,使更多的失学孩子得到资助。  相似文献   

6.
一个贫困的山村教师,3年来背负着别人的误解甚至指责,独自下井挖煤,利用周末修路、跑摩的,将微薄的收入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上学——2005年日历翻过的时候,中国属于刘念友这样的平凡人,中国人用集体性的感动向朴素的英雄给以朴素的致敬。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第4期《当代广西》刊发了《莫振高当选"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后续报道,我看后非常感动。莫振高作为一个贫困县高中的校长,爱生如子,用微薄的工资和四处"化缘"得到的善款资助近2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他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当之无愧。我第一次知晓莫振高的事迹,也是通过《当代广西》。2015年第7期《当代广西》"人物"栏目刊发《瑶山"灯塔"莫振高》和《他为何总让我潸然泪下》两篇文章,我看  相似文献   

8.
姜立 《当代广西》2005,(4):59-59
2004年的教师节,在北京,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名要见一见一位来自广西侗乡的山村教师。说他开创了中国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新局面。他就是教育部2004年重点宣传的10位优秀教师中唯一来自山村的教师——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中心小学教师杨丹。  相似文献   

9.
旗帜的力量     
有这样一件事情在国管局所属的国谊宾馆广为流传:2008年奥运期间,一位国际友人入住宾馆。在馆期间,他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宾馆提供的优质服务,最让他感动的是:无论何时需要服务或帮助,总有胸前佩戴小红旗标志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出现他的面前,为他提供周到而又贴心的服务。当他得知这些标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的象征时,他由衷地赞叹道:“这也许就是旗帜的力量吧。”临行时,他向宾馆要了一枚党微:“我要把它留在身边作为纪念,永远珍藏,因为它带给我的是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0.
一位来自德国、名叫萨布利亚·坦贝肯的40岁盲女当选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理由是她作为"盲文无国界"组织创始人,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发出藏盲文,并于2000年在西藏创办第一所盲校,让100多名盲孩子免费接受教育。《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称她为"现代的白求恩"。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见到赵守箴会长,是2009年11月。当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台湾会馆、福州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组织两岸书画家在福州镇海楼开展书画联谊交流活动。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而且又让人感到亲切,无论是活动的组织接待还是笔会时的挥毫泼墨,总是面带着微笑。不过,最让人感动的还是他对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留给我们太多的沉痛和太多的感动。过去,是不能忘却的记忆。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运作未来。2008年,究竟是什么让我们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13.
张正华 《今日浙江》2012,(18):55-55
9月10日傍晚。千亩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成备足茶叶,烧好开水,在家里等候其他党员的到来。作为千亩山村“家庭党校”的校长,他今天准备的会议主题是,传达最新的农业政策。之后的互动交流环节是让大家说说农业生产情况,比如今年蚕茧的市场行情,水稻收成预计会怎样等等。  相似文献   

14.
1938年在日本成名后,出生于台湾的江文也毅然放弃东京的优裕生活,怀着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崇敬,来到北平,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生涯。北京,是江文也成就音乐理想之地,他以中国思想为创作灵感的源泉,在音乐史册上,为二十世纪的北京留下了灿烂的篇章。至今,这些音乐仍然感动着人们。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陈力安在委内瑞拉不幸遇难,他的委内瑞拉妻子强忍悲痛前来中国,讨要寄居在公婆身边的儿子。岂料,两位中国老人却誓死不放走孙子,并带着孙子失踪了。悲伤中.这位外国媳妇留在了中国,一边打工一边苦觅儿子踪迹,外国妈妈的母爱感动了委内瑞拉驻中国大使馆的所有工作人员,也感动了受理此案的中国法官,最终也感动了中国的公婆……  相似文献   

16.
传奇王书忠     
梁西征 《人民公安》2011,(13):34-35
他是一名入党30年的老党员,他是从事反扒工作20年的高手,在沿线小站的工作依然充满激情,他管辖的车站和9公里的线路安全而稳定,他的故事传奇而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17.
感动海南     
秋雨 《今日海南》2007,(3):48-48
从2002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组织《感动中国》评比活动开始。中国人民的精神餐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可口的“心灵鸡汤”。《感动中国》节目几年中向全国人民推出了数十位英雄模范人物,其中有桧本禹、高耀洁、田世国、丛飞、王顺友等来自民间的杰出人士,有成龙、濮存昕、刘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钟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黄伯云这样的睿智学者.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而最近新鲜出炉的“感动海南十大新闻人物”,堪称《感动中国》的海南版。  相似文献   

18.
法援 《民主与法制》2014,(16):45-47
家住河南省西峡县某山村的张全福,1926年出生。年轻时,他与妻子含辛茹苦,将4个子女抚养成人,并且帮他们成家立业,目前长子已过60岁,小儿子也已经近50岁。由于妻子早年去世,加之自己年事已高,张全福接受了子女们的建议,于2010年11月入住到西峡县某养老院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9.
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匆匆离开了人世,我们在为他"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从关注"残疾的人"到关注"人的残疾"思考感动的同时,也感谢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完全没有肾脏功能的史铁生可以依靠透析技术多存活了十几年的生命,使这位深邃睿智的思想家有机会留给我们许多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像《命若琴弦》、《病隙碎笔》、《扶轮问路》等都是他在透析过程中的思考,尤其是他对爱、对疾病、对死亡的富有哲理的语句感动了多少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人物     
谷岳&刘畅 这两个好朋友在2009年的时候,曾做出了一个让无数人心生感动和向往的举动:从北京出发,历时三个多月,行进一万六千多公里,跨越亚欧大陆,途径13个国家,始终坚持用“搭车”的方式抵达了柏林。一篇名为《史上最浪漫的搭车》的文章让更多的人被谷岳的初衷昕感动:承诺女友伊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