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生性好动,爱说话爱表白,更爱崇拜。但不幸的是,我崇拜了我自己。 在儿时的幻想中,理所当然地做过几年顶天立地的好汉,锄去几个子虚乌有的恶人,随着年事稍长,兴趣日多,从孙悟空到三好生,着实  相似文献   

2.
西树说:"袖珍创作对我来说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第一次看到西树的作品是在新浪微博上。2015年9月,他发了一条为父亲祝寿的帖子,帖子里精选了自己之前做的9件微缩模型的照片,有山间厨房,也有迷你花园,惊艳了一众网友。很多人都表示,这些温暖的场景勾起了他们儿时的回忆,触到了他们心底最为柔软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在感恩节那天,学校的很多人都带了自己的爱人及孩子。其中,一个美国孩子竟然带了个陀螺,我眼睛一亮。没错,是陀螺,虽然他的技术还不熟练,但却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障世界》2006,(12):15-16
一洋从小就是一个酷爱美丽的女孩。童年时的梦想:是长大后要做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不仅要让自己美,而且要让所有人的衣着因为自己的设计而色彩斑斓。儿时小小的心愿成为了一洋事业的原动力。1998年。一洋在北京偶遇了自己的恩师于西蔓女士。从而接触了风靡欧、美、韩、日的“色彩季节理论”,开始了她艰辛而美丽的色彩事业。从儿时的一个愿望。到现在做出的选择。既漫长又突然。漫长在她等待了二十多年终于等来了一个自己热爱的职业。突然的是她要在短时间内放弃自己多年寒窗苦读博取的寄托父母心愿的医生职位。“一洋”——如她的名字一样。淡雅、清新。从开始微乎其微的“一”到现在容纳百川的“洋”,和她创业的过程一样,也是漫长而曲折的……  相似文献   

5.
读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让我的思绪飞得很远,念及那些往事。也许谁的生命里都有一只想要挽回的“风筝”,谁没有令自己痛悔的事,谁能保证自己的心灵永在阳光的照耀下?但重回那个被时光深埋的地点,重新面对灵魂的拷问,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份勇气,即使,“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小说中的“我”——儿时的阿米尔少爷,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3)
<正>今年,中国"年味儿"越发地浓,大江南北,海内海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满眼满心满世界都是中国的"年味儿"。无怪乎,网络经典总结,"现在,只有一种力量,能使中国的工人停工、学生停课、经济暂时停滞,那就是过年"。为啥,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今年过年,哪儿也没去,没赶春运,没做旅族,只想静静地懒在北京,哪成想,没能懒成,从大年三十,到初一至初六,整个假日里的七天,自己完全被儿时才有的浓  相似文献   

7.
在我编织孩提梦幻时, 总想当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小冬子、张嘎子是我儿时的榜样, 要做党的红孩子!  相似文献   

8.
画家乔维新     
我们生来做什么,并不是由我们自己所能决定的。所以才有“命运”这样的词前后左右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于乔维新来说,当画家这样一场命运更像是儿时的一场偶然事故。那场偶然的事故也仿若人生一幅画。它就横挂在乔维新儿时的记忆里。那是一幅小孩子们的乡间戏耍图。一群又一群的小孩子们,他们将大大小小的土块当做打仗的武器,土块在孩子们的手里被抛来掷去,土块是不长眼睛的,不知它们中的哪一块就在孩子们的混乱的投掷中直击乔维新的眉骨和鼻梁处……他被那个大土块给击蒙了!击倒了!他在倒下去的时候竟然还在混乱中看清了击打了他…  相似文献   

9.
我今年44岁,曾经是山东省某基层法院的一名法官,并担任过执行局副局长。2013年1月17日,我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宣判后,我没有提起上诉,现正在监狱服刑。 成为一名优秀法官实现了儿时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年少时,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法官,扫除一切害人虫,匡扶人间正义。我出生于山东省乳山市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庄稼人。  相似文献   

10.
珍言     
当不幸降临在他人头上时,他们往往都能像智者一样劝慰别人;而当同样的不幸降临自己身上时,人往往很难同样地开导自己。有些缺陷放在别人身上看起来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但是,这些缺陷若放在自己身上,则很难轻松看待,甚至一生都不能释怀。自己说过、做过伤害别人心灵的事,有可能转眼间就忘得一干二净;而别人说过或做过的伤害自己的事往往一辈子都能记得清清楚楚,目无法原谅。  相似文献   

11.
外婆     
儿时记忆的画面大都是有外婆的。或许是相连的血脉,或许是她温和的性情。无论何种因由,我知道,自己生命中的许多温情和感动都起源于她。我爱外婆甚至超过了爱母亲。始终相信属相与一个人的性情有关,属牛的人天生具有"牛"的韧性,外婆就是这样的。16岁,少女天真烂漫的花季,对于现在的大多  相似文献   

12.
王奎章 《春秋》2009,(2):44-45
早就想写一篇为地瓜请功的小文,实在是它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太重要了!它与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与我的生命,与我的家庭以及周围的人们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我每每想起它,看见它,就不由自主地陷入地瓜情节.想起儿时围着锅台等着去喝母亲做的地瓜粥的情景,想起那些与地瓜有关的艰难岁月……  相似文献   

13.
儿时的淘气,隐含一生的追求 小时候的钱志军,顽皮得不成样子,简直可以称为“淘气之极”。13岁差点儿摔成植物人,自己制作三角翼,爬上山顶几次飞向几里外的学校操场,  相似文献   

14.
美哉北运河     
子辰 《天津人大》2010,(5):44-45
儿时的记忆往往都是美好的,尽管每个人的童年际遇不同、年代不同、贫富各异,尽管社会进步今非昔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记忆便逐渐牢固起来,别管是痛苦的、幸福的、惬意的……记忆就像山川中一条流逝的小河,水尽后裸露在河滩上的,除了少量泥沙,就是千姿百态的鹅卵石。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孝顺的女儿,并且常常以此自居。记得儿时,母亲多病,每到冬季,便常常会因风寒发热,北方的冬天很冷,冷得一出门好像耳朵和手都不是你的一样。父亲和姐姐们都要上班,放寒假在家的我便承担起了看护母亲的责任,一辆加重的自行车后坐着母亲,而我颤颤巍巍地推着车,用力地压着车头,生怕一不小心摔了,假如运气不好遇到雪后结冰的路段,那种心慌到现在偶尔还会出现在梦中……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08,(10):46-54
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在默默地跟自己说,我能做点什么啊!我一定要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17.
1.自私。这类入无论做什么事,都以自己得利为标准。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她)不允许自己为别人牺牲任何利益。2.爱自由。这类人觉得一旦感情稳定下来就会不自由,而不自由毋宁死,所以或多或少害怕亲密关系。3.博爱。这种人有点粗线条,心思不够细腻,总认为每个异性都可以做朋友。但都无法深入交往。  相似文献   

18.
持悲观主义态度的人,把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做是苦役,什么时候都是愁眉苦脸的样子;持职业主义态度的人,知道自己在干啥,但没有更高的追求;持理想主义态度的人,认为自己走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终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新语录     
《中国人大》2011,(1):5-5
有些机关和干部把什么权力部抓在手里,什么事情都搂在怀里,自己做不过来,又不肯放权、放手让社会力量做,结果是什么部做不了,做不好。  相似文献   

20.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1,(4):60-60
你能做的最大的社会公益,根本不关钱的事,只需要管好你自己,照顾好家人,对他人微笑。———人人都可做慈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