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姚蕊 《思想工作》2008,(7):39-39
一、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多年来,包百大楼依靠诚信经营,优质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用诚信铸就了一块百姓信得过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2.
1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讨论并原则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时,用“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现象屡见不鲜”来概括当前的诚信现状。此前,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称,我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  相似文献   

3.
《北京观察》2012,(5):6-6
2012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年会4月21日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出席论坛并讲话。郑万通指出,诚信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今天的诚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诚信     
诚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小时候妈妈就一次次地用我所能理解的语言给我解说着,用她的一举一动来诠释着。长大后随着自己对生活、生存的理解,慢慢地也能读懂它的内涵和重要性。生活中诚信无处不在,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有几个中国游客到泰国旅游,在机场往市区的大巴士上,热情好客的导游把事先准备好的装有4500泰铢的信封递给游客,并告诉大家,取出泰铢后把兑换的人民币放到信封里,中国游客们便纷纷习惯性地点点数,然后一张张的点出人民币,这时有人插话说:“你要不要当面点个数?”导游小姐幽默的说:“我看你都点了3遍了,我还点这不是…  相似文献   

5.
职场诚信     
199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喊出了“3.15”的第一个主题口号——“讲诚信,反欺诈”,在那一年中消协调查显示,在1996年中,有78.4%的消费者受到不同欺诈行为的损害,消费者深恶痛绝的是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假冒商品和服务行业中的宰客行为。结果公布后,全国各个媒体纷纷报道,引起很大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6.
诚信:科学发展的道德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鹿奶粉”事件的飓风,引发了人们对科学发展的深刻思考。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看望“奶粉事件”患病儿童时说:“在这起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监管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现在,回看“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企业的表现,不是见利忘义,就是明知故犯,丧失了起码的道德良知。明明知道三聚氰胺是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国互联网协会10日联合国内22家网站,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主办的“网站诚信建设座谈会”上向全国互联网业界和全体网民发出题为“打造诚信网络,建设信用中国”的倡议书。中国互联网协会倡议:坚持依法办网、依法用网,诚信守法经营;坚决抵制虚假信息、恶意诽谤、网络欺诈、侵权盗版等失信行为,拒绝为违法失信行为提供便利与平台。  相似文献   

8.
谈诚信     
沈壮海 《政策》2002,(5):28-2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说文》以“诚”、“信”互训,谓“诚,信也”、“信,诚也”。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里,诚信作为一种规范,通用于个体、家庭、朋友、国家乃至国与国之间,被赋予修身成人、立民强国的重要价值。“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相似文献   

9.
诚信广告     
上级要来局里考核近3年的工作。在写总结材料时,一向手到稿出的赵秘书,这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原来,自打3年前钱局长因贪污被判刑后,以后的两任局长也“前赴后继”,纷纷落马。局里的工作论问题一大堆,论成绩没什么可写的。赵秘书这下可犯了愁,托着腮帮子考虑半天仍然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0.
董燕 《现代领导》2007,(1):29-29
科学人才观中所阐述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核心内容,突出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战略层面上将人才开发提高到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高度。科学人才观是指导我国人才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引入国际领导学视野中人才开发的新趋势,分析和探讨宏观策略性人才开发和综合导向的人才开发理念,从而更好地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借鉴国际领导学前沿先进的人才开发理念,实现人才资源的战略增值。  相似文献   

11.
论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社会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当今社会,随着交换关系的日趋复杂,市场主体对诚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不仅经济活动需要诚信,而且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一切社会领域都需要诚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加强诚信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诚信?我们今天的社会为什么如此需要诚信呢?  相似文献   

12.
铸造诚信     
[按]200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树立河南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其中,立足市场经 济潮头,树立诚信理念是形象工程的重要一环。号令一出,全省上下响应,方方面面都行动起来。早在年初,先 是4个厅局,接着是8个厅局向社会公开作出承诺:增加办公透明度,并列出审批手续时间表。郑州、安阳等市也积极行动,把医疗采购、工程建设推向市场,面向全国招标,外地中标客商激动地说:我们没有找关系、找门路,甚至连一顿饭都没请,没想到竟然能中标,看来河南是动真格的了。不仅是政府在行动,曾经引发中原商战…  相似文献   

13.
田立会  程增亮  赵梅  于跃东 《民主与法制》2013,(13):F0002-F0002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人民法院必须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人民法院探索构建了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诉讼诚信体系,全面收集诉讼当事人的失信信息,建立征信数据库,并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了数据库接口,向社会提供查询,借助全社会力量限制和挤压失信者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4.
诚信友爱     
诚信友爱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在新世纪开端,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把诚信友爱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对于淳化风俗民情、扫除社会弊端,会起到积极作用。友爱是中国伦理思想重要的道德规范。儒家主张将“仁爱”,墨家主张将“兼爱”作为“君子”人格的属性,虽然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其中热爱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仍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友爱具有真诚性,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如舍已救人、助人为乐、救人之危、济人之难。…  相似文献   

15.
李羽 《岭南学刊》2008,(5):120-123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诚信就是人与人相处时应诚实不欺,言行一致,恪守信用。中国传统诚信文化既有其精华又有其缺陷。中西诚信文化的比较,旨在于努力促进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规则诚信。现代诚信观认为,诚信不仅是一种公民和法人的理性精神,而且是体现契约精神的道德规范;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而且是重要的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诚信与规则     
什么是诚信?通俗讲就是说话算数,要遵守规则。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这个意思。但中国还有句古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意思是说将军出征在外,由于敌情复杂,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所以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皇帝的命令适当随机应变,不一定生搬硬套。这又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国人做人做事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共铸诚信     
当今社会,诚信的话题很多,诚信的话题很精彩,诚信的话题也很沉重。本期特别策划一期“诚信话题”。古今中外,说理论到实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诚信的诠释     
鲁钟鸣 《政策》2010,(4):60-60
临近虎年年关,一束灿烂的信义之花绽放在鄂豫大地。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商孙水林为了恪守年关“不欠薪”的诺言,顶风冒雪从天津往家乡赶,不料遭遇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孙东林擦干泪水.忍痛先放下哥哥一家的后事,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33.6万元工钱一分不少地发到60位农民工手里。这对“信义兄弟”接力送薪的举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感动了全中国。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06,(2):51-51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明代大文学家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没钱买书,只好向别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即使大雪天也要穿上棉袄.步行数十里去还书,从不违约,他的诚信精神感动了乡邻,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以此.宋濂也从书中受益,成就了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20.
诚信之道     
孔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诚信不仅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健康人格的体现,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也一直被世人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