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在五四时期流行的各色社会主义流派中,无政府主义是影响较大的一种,并“占着优势”①。中国第一代共产主义者在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前,大都受过它的影响。青年恽代英就曾经将无政府主义视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而进行过“细心的研究”。 1913年恽代英进入中华大学预科,开始接触无政府主义。之后,他一直怀着浓厚的兴趣,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1917年,恽代英在一封信中比较详细地阐明了自己对无政府主义的见解。他认为:“代表富人阶级、贵人阶级之政府”,均应“破坏”和“推翻”,“种种之阶级界限,实为天下事攘之泉源,且为不合自然法则之物”,亦应“破坏之至于净尽”。但是,“谓此等政府,即目前宜破坏、宜推翻之,不可也。”因为“此等阶级界限之存在,亦非全无其存在之必要”,要破坏首先得“从根本上扫灭其存在之原因”,寻求“解决之根本方法”。不然,“即破坏矣,不旋踵而又发生”②。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毛泽东、恽代英分别是湘、鄂两省的学生运动领袖,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中,他们相互支持、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赤诚的爱国主义和崇高的理想追求思想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论五四时期毛泽东与恽代英的友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毛泽东、恽代英分别是湘、鄂两省的学生运动领袖,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中,他们相互支持、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赤诚的爱国主义和崇高的理想追求思想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一个领导班子要想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要想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关键在团结。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效益,团结出经  相似文献   

5.
从整体的历史观看,“五四时期”无疑集合了它那个时代中国社会所有令人焦虑的问题:从民族生存的命运,到社会文化的震荡,乃至个人的遭遇与前途等各方面.所有这些所掀起的不安而又极为敏感的波动,都是这一时期历史潮流或明或暗的表征.近代以来,古老中国文明,在列强的刀光剑影之下,暴露了它的被动与怯懦,于是有了变革现实政治以及重建文化的要求和呼声.戊戌时期的变法思潮、辛亥时期的共和思潮,正是对当时政治矛盾和文化矛盾的一种适时回应.这种回应,在政治上凭借了辛亥革命的结果—中华民国的建立,似乎有了圆满的结局;许多革命党人也自认为“排满”之志已伸,甚至连孙中山先生也认为自己的革命生涯可转向实业建设了.然而,很快地,袁世凯利用了革  相似文献   

6.
傅艺  李慧懿 《党史文苑》2006,2(12):63-64
"五四"学人从语言的工具性出发否定了文言的存在价值,但白话文运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文言与白话间不平等的二元对立关系,只是颠倒了文言与白话的二元位置关系,转向了西方语音中心论,最终导致汉语传统文化的危机.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对"五四"时期的语言观进行了批判,提出利用文言丰富汉语的表现手段,重新建立起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7.
“五四”学人从语言的工具性出发否定了文言的存在价值,但白话文运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文言与白话间不平等的二元对立关系,只是颠倒了文言与白话的二元位置关系,转向了西方语音中心论,最终导致汉语传统文化的危机。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对“五四”时期的语言观进行了批判,提出利用文言丰富汉语的表现手段,重新建立起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8.
陈石松 《世纪桥》2009,(19):23-24
“五四”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良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当时“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列宁领导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与苏联形成鲜明对照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暴露出严重的社会危机,给中国思想界很大的影响。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构成了阶级基础。经过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更多的“五四”先进青年弄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与假社会主义即改良主义的区别,从而在斗争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一 所谓青年社会化,指的是青年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从以自然属性为主的人格模式到以社会属性为主的人格模式的转换。质言之,就是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换。社会化是青年的本质需求,它必然会渗透到任何有青年群体参与的运动中,并对之发生或隐或显的影响。 社会化是青年与生俱来的本质欲求,而本质意义上的青年群众,却是近代的产物,它只能以大工业的出现、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为基础。因此,在洋务运动以前,中国还不能产生真正的青年群体,当然也就谈不上青年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如何评估“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状况,是毛泽东思想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它直接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对毛泽东发生了哪些影响?(二)“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如何?在1920年他是否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及完成的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的近代化是在中西文化撞击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文化采借、重组、交汇、再造的过程。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出资本主义文明的弊端,“五四”时期发生了重新估定中西文化价值的东西文化论战,中西文化的冲撞和交汇形成了近代以来的高潮。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惨祸和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中国的先进者既想撷取容纳外来的近代文化,以适应和追赶世界潮流,又想保存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重振和弘扬民族精神。十月革命的炮声,使急于寻求出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说:“由今言之,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  相似文献   

12.
陈独秀一生跌宕起伏,出现过一个又一个转折,其中五四时期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3.
文化选择的核心问题是文化道路的选择。鸦片战争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是每一时期、每一思想派别首先关注的问题。他们都试图对其作出新的反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这种反省又总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比较、会通的大背景中进行的。“五四”时期也依然如此。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国近现代历史所发生的重大转折,中国思想界的主流从盲目效法西方文化发展道路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发展道路。文化选择的这一转轨,直接影响了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五四”时期不同思想派别的文化选择是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作出的。这一时…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革命发动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后来又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  相似文献   

15.
正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卷看,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问题是出在品德上,而不是出在能力和才智上。我国自古以来就从政重德,把修身养德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前提。孔子说:"为政治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历史也一再告诫我们,官德兴,政权安;官德衰,政权乱。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邓小平同志也要求广大党员干  相似文献   

16.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全局观念,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务实求真、真抓实干等,是  相似文献   

17.
1919年3月到1920年12月,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先后有21批共计1900余名中国先进青年漂洋过海前往法国,开启了他们工读结合的法漂生活。本文围绕他们在法国工、学、吃、住等方面的内容,为读者展现勤工俭学青年群体的法漂生活。  相似文献   

18.
组织“新民学会”——接触马克思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军阀混战不止,列强也利用这些封建军阀势力来加紧剥削中国人民.兵灾、匪灾,再加上天灾不断,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19.
叶琼瑶 《党史天地》2007,(12):35-38
同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者.陈独秀与李大钊走过的革命道路和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却有所不同。李大钊被害后,陈独秀曾自称“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但是,毋庸置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中,陈独秀与李大钊充当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两大推手,以至于出现“南陈北李”之说。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研究系的“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五四社会主义大潮的激荡下 ,研究系知识分子在政治思想上转向改良式的社会主义。梁启超、张东荪改宗英国基尔特社会主义 ,张君劢则倾心德国社会民主主义。这种调和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 ,旨在平衡个人自由和经济平等 ,寻求一条兼容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路。研究系的改良式社会主义 ,表征着现代中国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发端 ,它日后成为现代中国“第三条道路”的基本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