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下《硬汉权延赤》,一些读者渴望换一个角度再谈谈权延赤。明明知道权延赤不好谈,恰恰反映权延赤气质的事情又不便谈,也只得应下。既然前一篇是从“硬件”上说的,那本文就来点“软性”的吧。 讲权延赤是“多情汉子”,是说他喜欢交朋友。无  相似文献   

2.
最近因笔者写下《硬汉权延赤》和《多情汉子权延赤》等诸文,接连收到读者来函,有的恳切要余转告权延赤少贪杯为宜,免得身心受损;有的言之凿凿要余牵线搭桥,与权延赤交个朋友;但更多的是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既然权延赤那么热衷于交朋友,又时常喝得酩酊大醉,据了解他是个高  相似文献   

3.
今年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毛泽东103周年诞辰。本刊节选著名侨眷作家权延赤之力作《微行》(该书即将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硬汉权延赤     
当你捧读《走下神坛的毛泽东》时,你会惊叹权延赤对伟人心灵的深刻理解和阐释,你会对共和国的那段历史产生神秘的向往。在书中权延赤是个充满理智的哲人,而生活中的权延赤却是个脾气执拗、宁折不弯的硬汉。 本文从一个老朋友的角度,为其写出了一个真实的权延赤。  相似文献   

5.
今年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毛泽东103周年诞辰。本刊节选著名侨眷作家权延赤之力作《微行》(该书即将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曾是部队作家的权延赤,因一部《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而变得大红大紫,也同时遭到种种责难。是作品“矫枉过正”,还是“过正矫枉”?是主张“立君牧民”,还是力图“还历史面目”?结果谁也没个说法。没说法实际是有说法:群众喜欢看。 本刊这期作为“重头”文章发表权延赤新作《天道》中的部分章节,是经权延赤所采访的周惠同志亲自审改过两遍,广电部常务副部长田聪明(原周惠秘书)亦审改一次,均同意发表。文中所涉“庐山事件”不少书籍已有披露。而权延赤却大笔如椽,对于这些“老掉牙”的历史却写得如此精道和入情入理,并悬念迭出,实为佳作。但是,权延赤的采访毕竟有一定局限,只是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家之言而已。有鉴于此,本刊愿就教于读者。同时谨以此文缅怀毛泽东主席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7.
7月1日马利克对记者们说:“亚洲对美国是重要的,我很高兴美国已保证要在这里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他说:“如果美国撤出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的话,就将伤害它自己”.7.3.上2日《印度尼西亚日报》报道,印度尼西亚银行公布:自1977年7月1日开始“苏迪尔曼组”面值五千盾和一万盾纸币从流通中被收回,并宣布不再作为合法的支付工具.《印尼日报》7.2.  相似文献   

8.
声音     
《新青年》2007,(12)
说自己的话,让别人去听吧!"罗琳是很优秀的作者,带着孩子的她也更值得让人敬佩。但是,我更希望在中国能看到像她那样的优秀女作者。"——饶雪漫在新书《甜酸》发布会上说  相似文献   

9.
你是一个男孩子!母亲对我说这话时,是有些气愤的.是个男孩子就不该一副窝囊相,是个男孩子就不该是一个软蛋.母亲同时还告诉我,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孩子是不能随随便便认输的.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2002,(7)
细雨:你好!我是你的一个超龄读者。事情是这样的,我是从我儿子的书包里发现《新青年》的,也是从这本《新青年》里,我认识了你——细雨姐姐。 _ 按理说,我不该给你写信麻烦你,但我实在是想向你咨询一下,我是不是得了心理焦虑症。  相似文献   

11.
三十七度二     
常想起那个外号叫三十七度二的男生来。在法国电影《三十七度二》中,那个为爱痴狂的女孩子对她所爱的人说:我不崇拜你,又怎么能爱你呢。当年有一个女生也和他说过同样的话,可惜他没有珍惜,对于爱情或者另外的东西,他总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所有人都为爱情发烧  相似文献   

12.
《海内与海外》2007,(3):66-66
“20年后我要重拍《红楼梦》”,这是曾为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编剧的周雷先生20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日前,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红楼  相似文献   

13.
1959年的庐山会议,成了中国当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然而,是什么力量促使毛泽东和彭德怀这“两块石头”猛烈相撞,从而带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悲剧?本文作者权延赤以独特的视角和难得的史料,披露了其中鲜为人知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不止一人说——你的眼睛常常会流露出丝丝抑郁。 但今天我本不该抑郁——如果不是想起三百年前玉树翩翩的纳兰容若。  相似文献   

15.
近来,美国政府领导人谈到美国对华政策时,一面表示要遵照《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原则发展两国关系,另一面又说要按美国国会所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行事。他们反复声称,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究竟《与台湾关系法》的实质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政策思想?同《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有无矛盾?其实施会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关心中美关系前途的人所不能不认真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宠物     
雨桦 《新青年》2005,(8):30-31
那天,看一本《杂文选刊》,上面登了一幅赵军先生的漫画《宠物的变迁:我为什么喜欢他?》画面上是一个油光满面的大款,正神采飞扬地坐在椅子上,一只手里牵着一条铁链子,铁链子的那一头拴着一条狗。大款正对它指手画脚地说着什么,狗很听话,或者说是对他的话惟命是从,再一细看,铁链子上拴的根本不是狗,而是一个肥头大耳的男人,比大款还肥头大耳,还油头粉面,蹲在那里。原来这个大款的宠物是一个大贪官。很喜欢这个漫画。就把它剪下来放在桌子上,以便随时都可看到它。这使我想起小时候,我最喜欢小猫,但是,母亲一直不让我养,因为小猫要吃掉家里的很…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急三火四地跑到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第一个是真实。你告诉我的消息,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现在,你再用第二个筛子去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如果不是真实的,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那个人踌躇着说“:不,正好相反……”哲人又打断了他的话“:我再问你,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果真很重要吗?“”并不重要。”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哲人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消息,既不真实,也非善…  相似文献   

18.
啊 朋友     
在中国洋洋洒洒的当代期刊中,用“老牌劲旅”一词来形容《新青年》杂志怕不为过,当年读着《新青年》长大的年轻人,现在也该是“人到中年”了。而《新青年》光彩依旧,魅力不减当年,且有与时俱进之感。这让我不能不想起一个外国著名作家说过的话:“帝王的权力只有百年,而文字的力量却是永恒的。”用这句话来形容一个优秀刊物的生命力,也是恰如其分。但我和《新青年》的相识却是在它为刊物重新定位之后,“朋友”二字打动了我,以抒写人间真情为己任的办刊宗旨也打动了我。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期,有一些字眼是提起来就让人感动的…  相似文献   

19.
说到程沧波,要先说已于2006年5月31日关门大吉的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这家报纸总计发行28356号、全球最资深的中文报创刊于1928年2月1日,当年正值“宁汉分流”时期,所以首印是在上海,直到“宁汉合流”之后的1929年2月,才迁到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出版,彭学沛为首任总编辑。《中央日报》的发刊词是蔡元培  相似文献   

20.
湖南卫视在《大长今》开播时打出“青春励志”招牌,但如何用文字体现“励志”?如果说励志写作等于做菜的话,那么结合《大长今》而写就的《大长今励志启示》(云南教育出版社),算是其中的高手,如同一个优秀的厨师拿到了一流的原料。作者王阳本身就有着丰富的经验。熟悉陈安之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