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时安 《传承》2012,(1):72-72
在“民生热”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一些“冷思考”。解决民生问题I必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必须注重民生问题的多面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确保民安     
“安居”才能“乐业”,有“安全感”才能有“幸福感”。省委主要领导在省委专题学习会上提出,要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民安”,就充分说明了“保民安”在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07,(3):1-1
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为民办实事的指导思想要进一步明确。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根本所在。进一步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就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八八战略”的实施和“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建设,牢固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真正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拓宽为民办实事领域,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民生问题的政治高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求富裕、求公正、求安定的愿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制度的保障”,“要首先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中央领导的这些分析和判断,对我们从政治高度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民生问题,以及民生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佩 《协商论坛》2007,(12):9-12
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和政权兴替的关键。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左传》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这些论述,反映了古代圣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前,民生问题乃社会各界关注之焦点。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于今年新年贺词中着重提到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春节团拜会也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正成为社会各个层面的主流话语。而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对古代贤哲的  相似文献   

7.
关注民生     
今年的“两会”,民生成了最流行、最关键的一个词。而在此前的新春团拜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两会”前各种“民调”结果亦表明公众关注的焦点是各种民生问题,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所提议案、提案、建议的重点同样集中在民生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湘民 《广东民政》2011,(3):57-58
关于民生问题的性质 对于民生问题,以往人们通常是从经济层面或社会层面看待它,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本月初,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政协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慎重提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08,(5):13-13
在今年4月团市委公布的年度“十大青年民生问题”调查结果中,住房问题被列为年度十大青年民生问题榜首。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五一”期间视察天津工作时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从事人大农村工作的体会,谈谈如何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这个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关键。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摆上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求在全省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达到“看得起病,有地方看病,加强预防少生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翻阅近年来河南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可以清楚地看到,就业、消费、供水、供气、“菜篮子”、“米袋子”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越来越多地走进法律殿堂。关注和保障民生,已成为河南省人大立法的一大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两千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的名句。这表明,民生问题,自古就有;解决民生问题,是任何一个时代公共决策者们永恒的主题。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民主盛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自然是大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从全国、省到市的“两会”期间,老百姓非常关心、企盼很多,特别是有关民生问题,其中就业是热议的民生问题。增加就业、呵护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事,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辽宁人大》2008,(3):1-1
三月的北京,春光明媚,一派生机。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的报告激动人心,令人振奋。报告贴近群众,反映民意,在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大问题的同时,也突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民生问题都是“两会”的最大看点。今年的“两会”,“关注民生”依然伴着和煦春风而来,在越来越人本的细节中,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焦作市人大常委会把促进“一府两院”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解决民生问题工作评价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已提上日程。“医改”新政能否“医治”好过去遗留下来的伤痛?覆盖全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能否建立?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政府操心,百姓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上海机关动态》2009,(11):27-28
2008年以来,上海检察机关坚持将关注民生、保障民生作为信访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排查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问题,悉心化解事关民生问题的突出信访矛盾.3000余起涉及民生问题的信访矛盾得到化解,在奥运会、全国“两会”等重大节点,未发生一起反映民生问题的涉检进京上访事件。  相似文献   

19.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当前,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医疗、教育、住房”问题被认为是最突出的三个大问题。民生问题如何解决?构建和谐社会怎样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变化?自2006年12期始,“本期话题”栏目推出系列特别策划“关注民生”,与您共同关注民生问题。本期首先探讨“医改”相关话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当老百姓的身边“小事”成为政府的心头“大事”,和谐社会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20.
曹毅 《世纪行》2008,(3):15-15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民生问题予以了特别关注,在论及社会民生问题时明确提出了“五有”,其中之一就是“老有所养”。在世界刚进入21世纪之后不久,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10月1日被联合国定为“老年日”,以引起全社会对老年人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