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在评价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李大钊时,特别注意到他与俄国民粹主义在思想与行为上的联系。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教授认为李大钊1919年2月写的《青年与农村》一文,是“对俄国早期民粹主义精神最准确的表达”,并认为李大钊“正是带着这些民粹主义观点开始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生涯,民粹主义也成为他的革命理论基础”,而这些东西,“都严重地影响到李大钊对马克思理论的解释”,并推测“毛泽东很可能受到了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念中所夹杂的民粹主义观点的影响”。国内学者李泽厚先生认为李大钊在接受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就是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青年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传统文化的基本观点,它集中表现在对传统文化观两个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上。对"什么是传统文化"的问题,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发生论、本质论、结构论、特征论、价值论进行解读。对"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批判与继承、兼容并蓄、创新发展等方面作了回答。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具有重大历史作用:通过探讨中华传统文化转型,初步建构了中国现代新文化格局;结合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初步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聚合工人阶级物质力量与马克思主义精神力量,初步孕育了中共政党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共合作除了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政治基础之外,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基础,就是文化观的趋同性。孙中山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对中西文化都有着基本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对于传统文化中不适应于现代生活的部分,必须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之,而对其中的精华,则应有所吸收,有所改造。对于西方文化,他们认为,应当根据中国国情,容纳其长处而避其短处,以期达到改造和充实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对他们来说,对文化的选择,说到底就是对社会发展方向的选择,要通过对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创造出适合现代中国发展的新文化,这种文化观上的趋同性,反映出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政治的趋同性,而正是文化观的趋同性为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合作提供另一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先进文化建设思想和毛泽东思想一样是中国土地上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毛泽东先进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但在他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俄国的民粹主义影响了他。李大钊之所以受到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当时国内的客观环境以及国际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虽然李大钊的早期思想具有民粹主义的色彩,但他并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李大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大钊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多年来 ,一直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研究领域的重点人物。近几年来 ,在史学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李大钊研究又有了长足的进展。今年 1 0月 2 9日是李大钊诞辰 1 1 5周年 ,本文拟就近 4年来的李大钊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一长期以来 ,以文化的视角来考察李大钊的思想及其活动 ,一直是李大钊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近 4年来 ,学者们对李大钊的学术思想 ,李大钊与先进文化、传统文化之间关系予以了充分的关注 ,纷纷从文化的角度对李大钊的思想活动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弥补…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最重要代表,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了系统论述.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形成时期的重要思想在发展战略、政治-文化话语转换以及文化现代化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1840年后西方列强的大规模入侵造成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在思想文化领域则逐步演变为“五四”前后中西文化的论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对中西文化的态度既互相联系又有某些差别,他们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民族性与时代性辩证综合的基础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道路。研究这一段历史,将为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4)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等人对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礼教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们提出的男女平等,婚恋自由等思想也对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的形成起到了萌芽作用。"五四"时期的社会状况为婚姻观念的变革提供了社会条件。此时,毛泽东在批判旧的婚姻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之后毛泽东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婚姻理论分析和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婚姻问题,形成了他早期的婚姻观。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是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对于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的研究对于解决当下社会婚姻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在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很有代表性。他认为,与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大家族制度紧密相连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几千年各种文化的基石。他对中国传统文化重农轻商、实行政治专制、缺失个性自由、追求天人合一等特点的论述,是切中要害的。他不仅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揭示了东方文化的优劣。他还揭示了20世纪初叶中国文化新旧杂存、矛盾重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龚静 《理论学刊》2005,1(9):103-105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教育家。与“五四”时代的诸多文化巨人一样,毛泽东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弃其糟粕的同时积极粹取其精华,于继承、扬弃中创新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引导和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历史走向。本文拟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渊源来分析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阐明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浸染是深厚的,并在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期起主导作用。一多年来,论者们围绕毛泽东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影响颇深,其中科学的合理成分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已经成为毛泽东政治思想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民本思想与群众路线思想、传统策略文化与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古代修身理论与党员队伍建设思想的联系都是相当紧密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依靠力量、领导核心等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深入剖析毛泽东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4.
马娟娟 《党史纵览》2011,(10):47-50
一陈独秀与李大钊尽管同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巨匠,思想中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双方在世界观上的歧异,导致了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态度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有着差异。从具体的历史细节和  相似文献   

15.
杨宗建 《党史文苑》2012,(16):59-6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丰富、发展和创新了的社会主义文化观,它在理论渊源上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文化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中国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文化观。文章围绕毛泽东关于科学的特性和目的、价值、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与人生等几个方面深入发掘,以展示其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这些科学文化思想对于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科学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一直关注反腐败问题和廉政建设,在诸多著作中都对此做过专门论述,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蕴含丰富内容的毛泽东廉政思想。毛泽东本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大,因此,他的廉政思想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蕴含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进而把马克思主义廉政建设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其廉政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8.
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了一段时间,这对毛泽东此后的思想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毛泽东与北大图书馆的有关问题,学术界有各种说法。通过考证,可以初步认定毛泽东是经杨昌济向北大校长蔡元培推荐,并得到李大钊的安排,于1918年10月22日至26日之间进入北大图书馆工作,直到1919年3月12日之前。  相似文献   

19.
<正>近来,拜读吴汉全教授的《李大钊早期思想体系与中外思想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5月版)一书,深觉该著基于文化视域解读李大钊早期思想的整体视野,还原李大钊早期思想体系上的重要努力,探寻思想与文化互动关系上独特的研究路径。可以说,该著立意高远、构思精巧、文化底蕴深厚,是一部少有的李大钊研究的学术专著。《李大钊早期思想体系与中外思想文化》是作者20多年来研究李大钊的集大成著作,不是急就章。吴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北大图书馆的几个问题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了一段时间,这对毛泽东此后的思想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毛泽东与北大图书馆的有关问题,学术界有各种说法.通过考证,可以初步认定毛泽东是经杨昌济向北大校长蔡元培推荐,并得到李大钊的安排,于1918年10月22日至26日之间进入北大图书馆工作,直到1919年3月12日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