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二卷是集政治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党史成果,既是党在贵州发展的历史,也是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的奋斗史。3月1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二卷(1949—1978)(以下简称《二卷》)首发式在贵阳举行,这是继《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一卷)(1921—1949)出版后,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著的又一部地方党史基本著作。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1,(7)
编者按: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伟大历史性时刻。为此,万众欢腾,举国欢庆。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我们不禁回想起过去的峥嵘岁月,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间那一步步遍及中华大地的坚实的足迹,因为这些光辉的足迹记载和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史实。吉林——虽非革命圣地,但是,吉林大地上所留下的党的历史足迹同样彪炳千秋、光照万代。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的早期革命活动、东北抗日联军在吉林留下的壮士身影、解放战争中展现在吉林大地的一幅幅战争画卷,这些无疑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  相似文献   

3.
俞 放 编辑  一、总论中国共产党对反右派斗争的认识评价历程 /张智新 / 2— 4 6关于雇工问题争论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马永辉 /2— 5 1“三个代表”的要求与五四新文化思潮 /王继凯 /3— 16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提出之原因新论——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分析 /蔡朝晖 陈亚杰 / 3— 33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论纲 /李曙新 / 3— 90中国共产党对侵华日本战犯的审判处理和改造 /林晓光 / 4— 2 7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 /王玉贵 顾莹惠 朱蓉蓉 / 5— 2 0中国人民救国会结束原因探析 /侯松涛 / 5— 80  二、人物与思想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  相似文献   

4.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农民是民主革命主力军思想一、总论论析/裴焕利/4—10一“工农武装割据”与我军建设若干原则形成的关系/杜魏华/4—17《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若干史实正误/陈广相/4—75浅谈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翟作君/5—9毛泽东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王澄林/5一17毛泽东多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林祥庚/5—25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形成及实践/宫力/5—62毛泽东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和邓小平的新发展/杨小冬/6—25_。。n·走自己的路—一评读《特殊而复杂的课联/2一{8—“—”“”“”’—“””””‘”‘’“—…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九十载艰苦卓绝,九十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期刊登《党的光辉暖中原——90年河南重大党史事件回眸》一文,将河南党史上一幅幅壮丽辉煌的篇章呈现给广大读者,引导人们从重温历史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更加坚定地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7.
黄如军 《求是》2012,(2):50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21年7月—2011年6月)》(以下简称《大事记》),客观准确地记述党成立90年来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建立的丰功伟绩,记录了其中最为重要的精彩瞬间和片段。该书主要有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总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石国亮 / 1— 4我国宗教界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 /林祥庚 / 1— 1 0关于反对教条主义与理论创新的思考 /陈坤山 / 1— 4 0农村合作社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黄兆康 / 2— 1 9简述“五四青年节”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象征意义 /黄金象 / 3— 36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的历史演进及其重大意义 /郑 镇 / 4— 4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认识演进 /蒋贤平 / 5— 4  二、专题 :纪念毛泽东诞辰 1 1 0周年解读毛泽东心目中的知识分子 /范守信 许广亮 / 6— …  相似文献   

9.
正8956.4万——这是最新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成立97年,执政近70年,从不到60人的新生政党,到8900多万人的世界第一大党,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大向强?一座山峰的崛起,挺立的是脊梁;一个政党的勃兴,昂扬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建造物质的大厦,更需要建造精神的大厦。  相似文献   

10.
李达同志(一八九○——一九六六,湖南零陵县人)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但在实践上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而且在理论上系统地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他对早期党的理论建设和思想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  相似文献   

11.
一、总论略论“七一”讲话对党建理论的若干重大创新 /郑又贤 / 1— 4“三个代表”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游国斌 /1— 8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 /成林萍 / 1— 16试论刘少奇、毛泽东与“实事求是”/杨菲蓉 / 1—2 6论中国共产党人对 1930年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 /肖立辉 / 1— 5 0党史研究工作要为迎接十六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君如 / 2— 4中国特殊国情、特色道路与现代化 /郑德荣 李洪河 / 2— 2 4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五四运动评论述评 /梁 磊 / 3— 4 0近代教会学校对福建女性启蒙的影响 /赵 容 /3— 6 7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开…  相似文献   

12.
正罗亦农(1902—1928),又名罗觉、一农,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21年3月,罗亦农参加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5月,经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介绍,赴苏俄留学。8月,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学习。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最早的一批党员,并被推选为中共旅莫斯科支部书记。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2,(20):10-1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7.23—1921.7.30)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会议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确定党的名称、党的性质、党的奋斗目标、中心任务。党的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7.16—1922.7.23)地点: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党章》,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1927——1937年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上成熟的时期。成熟,主要表现在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和客观规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指导中国民主革命走上胜利的毛泽东思想。这个  相似文献   

16.
开栏的话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反复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史上,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一脉相承,形成了精神谱系,积淀成中国共产党精神的DNA——红色基因。这些红色基因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充满活力、走在时代前列、深受人民拥戴,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精神法宝,是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7.
1978年是中国共产党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关键之年。30年来,中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这与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密不可分。近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童青林编著的《回首1978—历史在这里转折》,此书不失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一部重要力作。读后,感觉该书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叶文益 《新湘评论》2012,(14):34-35
李季(1892—1967年)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5名成员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他主要埋头翻译海外社会主义思潮论著,著名的《社会主义史》就是他翻译的。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得以取得胜利的关键,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统战策略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和推动下,地处东南的闽浙赣三省不仅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民团结抗日的局面,而且伴随区域内文化重心向闽西北、浙西南、赣东南等地的迁移,构建出永安—南平、金华—丽水、赣州—上饶等几大  相似文献   

20.
叶文益 《学习导报》2012,(14):34-35
李季(1892—1967年)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5名成员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期,他主要埋头翻译海外社会主义思潮论著,著名的《社会主义史》就是他翻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