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美国ALPHA(阿尔法)公司通过深圳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省"爱老兵志愿者"探望抗战老兵,为老兵们送上冬装。衡阳保卫战、常德会战、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中国远征军缅甸战役……参加这些战役的抗战老兵虽然年事已高,但每次谈起那些峥嵘岁月,却依然激情满怀。深圳市悍马经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抗战老兵是一个我们所尊敬的群体,正是他们在七十多年前的奋勇杀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4)
<正>1937年对于这些已经年迈的抗战老兵来说,有着格外的深意——1937年之前,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1937年后,他们成为了中国军人。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7月6日上午,31位来自江苏全省的抗战老兵齐聚南京,回忆当年硝烟。为报军校,他往鞋里垫物凑身高昨天来到现场的老兵中,年龄最大的已经102岁,最年轻的也有89岁  相似文献   

3.
更正     
《黄埔》2007,(5):64-64
6月28日,天津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和农工党天津市委会隆重举行“为在津黄埔抗战老兵捐赠药品”活动启动仪式,向黄埔抗战老兵表示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7,(4)
正2013年9月21日,看到"抗战活化石"113岁的远征军抗战老兵付心德去世的消息,我感到了一丝惊讶:老兵一辈子受尽了苦难,很长一段时间缺乏营养、缺乏保健,却能够如此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得享长寿,这难道仅仅是基因的缘故吗?打这以后,我就越发关心抗战老兵这个群体。在这期间,虽然老兵们不断地凋零、归队,但从与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很多老兵都是长寿的。尽管他们  相似文献   

5.
图片报道     
《黄埔》2010,(6):15-15
10月15日至17日,中央电视台《黄埔军校》摄制组在贵阳采访多位参加过抗战的黄埔老兵。图为101岁的黄埔抗战老兵、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吕传镛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6.
正11月中旬,一个自称《新湘报》的媒体刊登了一则令人悲痛的消息。消息内容大意是,"他是一名抗战老兵,曾参加过远征军。他会三门外语,毕业于黄埔军校。11月14日下午,95岁的抗战老兵林协顺从三楼跳下身亡。""抗战老兵""无医保""自杀"这三个敏感关键词立刻引起了舆论轰动,各  相似文献   

7.
蒲元 《黄埔》2014,(3):82-82
初识白金刚,是在一个叫做“陕西抗战老兵营”的QQ群里,这里集中了一群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当时只知道他也是志愿者,在一所学校工作。后来偶然的机会见到了白金刚,看着他俊朗白净的面容、匀称适中的身材,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夏天一个微风拂面的日子,在古城西安,我们收到了一件来自千里之外的珍贵礼物:云南黄埔抗战老兵卢彩文的书法作品。卢彩文的书画在滇中颇有名气,多次获奖。腾冲志愿者、抗日英烈寸性奇将军曾孙胡家兴,多年来一直关爱照顾卢彩文,两人已成忘年之交。当胡家兴向老兵转达了陕西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也就是我们——希望求其字画的讯息后,卢彩文  相似文献   

9.
<正>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进一步发扬抗战精神,牢记苦难历史,激励人民群众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更好地传递社会正能量,日前,梅河口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重温抗战历史,走访抗日老兵"活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晓军带领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对全市9名健在的抗日老兵进行了走访慰问。在现年86岁的抗日老兵王才家中,李晓军主任与老战士亲切交流,关切地询问老英雄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3月4日,一大早陈俊卿就把慰问品搬上车,他要去昭平县看望老兵。作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义工联合会的成员,从2012年开始,陈俊卿受深圳龙越基金会和广西壹方慈善基金会委托,负责关爱贺州抗日战争老兵项目。陈俊卿利用周末时间,结对帮扶了贺州市20多名抗日老兵,每月定额提供生活困难补助公益金300元。在每月按时回访时,记录老兵口述的抗战故事。每到老兵生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6,(5)
正2016年4月6日与4月15日,在杭州下城区朝晖六区寓所,我们两次登门拜访了抗战老兵陶尊岳先生。说到幸福的晚年时,老人不由笑了,说道:"你说得对,我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这两年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各级干部、企事业职工、各届群众,纷纷前来探望我。他们给我带来鲜花,给我挂上了红领巾,为我送来水果,还为我送上特制的小红帽,与我一起照相,给我送来‘抗战老兵’的锦旗、奖章等,尤其是我获颁最高荣誉‘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12.
《黄埔》2016,(1)
正桂林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黎克忠获得抗战老兵的纪念章后,心情激动,作诗一首,抒发情怀。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15年至2018年上半年,我受浙江黄埔军校同学会委托,采访抗战老兵,前后共采访40多人。他们各有遭遇,各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每位老兵一生的甜酸苦辣,无不映照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有一位黄埔军校同学会干部讶异地问我:"你60多岁了,仍在学校教书,又要在外地采访,东奔西跑,吃得消吗?"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88岁高龄的黄建忠,是受邀去北京参加大阅兵活动的广西抗战老兵中最年轻的一位。70多年前,参加中国远征军、奔赴缅甸抗击日军,成为了他一生中最荣耀的记忆。这位刚从北京大阅兵回来的抗战老兵,虽已是耄耋之年,身体却依然硬朗,精神矍铄。1943年,他在昆明一家报社当学徒,彼时处处看到抗日救亡的游行宣传、话剧演出、歌曲演唱,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5.
<正>阅兵式上,101岁的广西老兵宋鸿基乘坐1号受阅车,在抗战老兵乘车方队中最先经过天安门前。看到训练有素的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老人激动不已:"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祖国真正强大了,老百姓再也不会颠沛流离!"1936年,宋鸿基考入广西省立医学院,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其在医学院的学习也受到日寇入侵影响。校名先后4次变更、校址7次迁移,全校师生颠沛流离,借用民房、戏院、会馆和自搭的草棚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21,(1)
正自从十年前开始参与关爱抗战老兵活动,关注正面战场抗战历史以来,我一直认为:大至国家民族,小到黎民百姓,能享受现在安逸祥和的生活,那是拜70多年前那场全民抗战胜利所赐,365万忠勇将士的牺牲(其中作战伤亡3227926人,军中病亡422479人),才使中华民族与亡国灭族之灾擦肩而过。7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7.
再过两年,就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了,6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而对我们这些参加过八年抗战的老兵来说,已是“访友半为鬼”了!尽管时过境迁,“换了人间”,有两件事却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浓浓战友情,两岸赤子心——台湾、大陆抗战老兵首聚蓉城□钟茜4月的成都,春意融融。四川教育学院外专招待所会议厅里不时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这里正在举行一次不同寻常的聚会。与会者都是50多年前那场著名的中印缅抗战的参与者。时隔半个世纪,这些居住在海峡两岸的...  相似文献   

19.
顾少俊 《黄埔》2023,(5):47-50
<正>2023年5月23日早上,黄埔抗战老兵罗远耀的儿子与我通电话。当我问到他父亲的身体状况时,他说:“爸爸身体很好,还能看书看报。”我听了甚是欣慰。老兵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他们活着就是我们的财富。算起来,罗远耀今年101岁了,距离我采访他的日子也已过去近5年。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17)
<正>18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向海峡两岸每一名抗战老兵致敬,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保卫家园,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捍卫了人民生命安全,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中建对外贸易公司王瑞贞190.9月3日,我们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及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庆典,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昂首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