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求索》2006,(2)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在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命题,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第一次”上: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第一次提出要形成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产生于中国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数字视角进行解读,可以发现这一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三大历史时代背景、三大历史阶段及三大思想来源;同时还有三大基本内函、三大理论创新和三大中国特色;它解决了三大时代课题,具有三大重要意义;通过考察这一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从中可以得到三大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同源论”与“同终论”是民国时期的主流民族历史叙事模式。前者认为国内各族有着共同的血缘起源,后者认为各族已经同化成为一个高度同质化的中华民族。这两种民族话语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号召各族团结抗战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它们对国内各族的族际差异与自我认同缺乏包容性,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批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一个更包容族裔差异的历史叙事模式,为现有“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历史叙事奠定了基础。这段历史表明,民族建构是有限度的,在民族建构过程中要对各族的多元差异给予尊重与包容。我们要探索与完善我国既有的“多元一体”民族建构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中最为璀灿夺目的部分。1990年9月,我在全军毛泽东军事思想学术讨论会的开幕词中谈到:“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至少包括;(一)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二)人民军队建设;(三)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四)战争观及方法论,即毛泽东军事哲学、军事辩证法这样四个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关于我国国防建设和军事建设的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5.
文化一体多元是对和而不同的价值建构。“一体”是对“人类一体”认识上的统一 ,“多元”则是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一体多元的特点是纵向连续性、横向包容性、内在统一性。这种一体多元的价值建构 ,体现着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然而也没有忽视或试图隐瞒那些世界上各民族彼此相异的在种族、地域、历史、语言、习俗、利益等方面的多样性 ,而是坚持通过有效磋商来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6.
张珣 《探索与争鸣》2022,(5):80-87+178-179
张江教授的《中国阐释学建构的若干难题》从六个方面探讨了中国阐释学的发展方向,令人受益匪浅。但在现代阐释学“学科思维”的框架下讨论跨学科,事实上难以避免依循西方的范式、逻辑和理论框架。阐释学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将从不自觉地偏向“给中国阐释实践注入现代学科元素”,最终转向“西方阐释学的中国发展”。而建设“中国阐释学”,应以建构和确立“中国性”为宗旨,指明民族特征,宣示民族身份。作为“阐释主体”的中国,可以传统阐释实践的“无学科性”和“模糊性”独立于西方阐释理论之外;作为“被阐释之客体”的中国,可以通过向汉学领域的跨越来确认“中国”概念,使用自身身份与西方达成“身份共识”,从而来构建理论沟通的基础,使中国阐释理论进入现代阐释理论体系之内。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个由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理论内容有机结合、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其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这一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的基本方针。只有深刻理解它的重要时代价值,我们才能从更高的层面学习和把握邓小平整个特色理论的精髓。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时代价值作粗浅的分析。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对社会…  相似文献   

8.
霍秀红  王娜 《理论月刊》2012,(10):150-154
中国特色公共管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通过职能转变、结构优化、制度建设等系列改革措施建立起来的政府管理公共事务促进社会发展的制度体系。其实质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通过中西比较的国际视野分析、探讨,总结这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建构类型以及应关注的重点,对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完善世界公共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过2年多的实验及探索,我们已明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建设的主体及其互动体系,即“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社区建设。”这一体系的目的是要准确定位各种主体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形成社区建设的体制合力与过程活力。这是“政府指导、居民自治、社会参与”原则在主体力量配置及互动机制上的体现。它的形成与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社区建设能走多远。 目前,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社区建设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社区建设犹…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是由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的南京政治学院主办、全军唯一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和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融思想性、理论性与现实性为一体。本刊系国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教学应构建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的,以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教学训练环节,使培养对象在掌握侦查讯问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讯问对象,开展针对性侦查讯问工作,顺利地完成讯问任务。  相似文献   

12.
始终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学的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11,27(3):120-124
党校作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性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当前,在党校教学中党性教育存在着对党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性教育规律研究不多以及教育方式陈旧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把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党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根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战场环境是警察执法战斗的依托和舞台,也是战术运用的客观依据。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警察战斗力的使用是不能脱离战场环境的,因此战场环境对警察战斗力及其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对警察战斗力构成的影响:即对参战人员的影响,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人与武器结合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战斗力使用的影响:即对战法选择的影响,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个体价值定位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体价值定位经历了一个从个体依赖到逐渐获得个体独立的演变过程。集体主义也随着个体价值地位的演变,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开始由传统集体主义向新集体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备战奥运的各项准备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奥运比赛场馆建设、交通路桥改造、街乡环境整治等均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奥运安保、奥运宣传、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 《思想战线》2002,28(1):11-15
西部开发作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设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转型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则是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语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现状及近年来实施的保护措施 ,印证着这个文化变迁进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7.
曾志伟 《桂海论丛》2010,26(1):55-58
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力,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党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发展力包括发展民主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和驾驭网络媒体的能力。"六种能力"构成了基层党组织发展力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8.
现场重建作为全面再现案件经过的科学方法,在揭露和查明犯罪,排除犯罪嫌疑,保证侦查准确性和保障人权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愈来愈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比西方国家发达的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和技术,我国犯罪现场重建仍属于起步阶段,有关概念问题仍存在争议。文中就犯罪现场概念问题以及犯罪现场重建的启动和结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的条件的规定过于简单,并且将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对案件的处理方式一并表述,没有完全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条件的规定要求,不利于侦查人员及其负责人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时,应单独规定侦查终结的条件。即“侦查机关或部门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案件全部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性质认定准确,法律手续完备。”  相似文献   

20.
综观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其执政观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理论创新——永葆执政活力的理论之源;执政为民——永葆执政活力的阶级之源;发展兴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动力之源;依法治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制度保证;从严治党——永葆执政活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