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的外公张顺发住在汝州市庙下乡高庄村,今年92岁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回到久违的家乡看望他。刚刚吃完午饭的外公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我陪着他享受着这惬意的闲暇时光。外公捋着长长的胡须,眯着眼睛对我说:“芳妮儿啊,你不常回来,今天机会难得,你就听我讲讲过去的事儿吧。”外公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2.
正"同志们,听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憾!"这首诗,我在少年时代就耳熟能详了。其作者是在重庆"11·27"大屠杀中壮烈牺牲的共产党员刘国鋕,即长篇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我第一次生动而详细地了解"11·27"大屠杀惨案,是在已故的革命前辈、《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先生家里。  相似文献   

3.
赵乐 《学习导报》2011,(14):13-13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做和声……”说起电影《英雄儿女》中这首风靡全国的歌曲《英雄赞歌》,其创作和演唱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三位领袖与一名普通士兵的故事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位普通的士兵,他的名字与三位领袖连在一起,与亿万人民群众心心相通。他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相似文献   

5.
三位领袖与一名普通士兵的故事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一位普通的士兵,他的名字与三位领袖连在一起,与亿万人民群众心心相通。他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相似文献   

6.
庚辰 《世纪风采》2014,(6):43-47
在中国,这是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故事。 50年前,一场罕见的风雪袭击了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草原。龙梅、玉荣这两个牧民的女孩子在牧羊时遭遇暴风雪。  相似文献   

7.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题记  相似文献   

8.
曹坤全 《廉政瞭望》2006,(11):22-23
本文主人公雷学华为了“出名”,想尽一切办法,想为自己提高名声,结果却适得其反,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成了一个可笑的反面“名人”。  相似文献   

9.
刘向上 《世纪风采》2008,(10):31-33
在20世纪50年代,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之称的罗盛教,作为与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齐名的英雄,是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但许多人并不知道,在罗盛教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典型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去年底的一天,我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采访,在那儿参观瞻仰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在事迹展厅陈列着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的女儿的遗书。这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与馆藏人员进行了交流,后到解放军军事档案馆查阅了革命夫妻陈觉和赵云霄的一些资料,写成文字,向读者讲述一对革命夫妻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11.
从故事中读英雄精神——读《钱学森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思想家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有了英雄不珍惜更可悲。何谓珍惜英雄?我认为,珍惜英雄核心在于将其精神传播于社会。然而,精神怎样传播更有效,却是一个问  相似文献   

12.
清明时节,我们到了天津蓟县盘山烈士陵园,为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老战友们扫墓。陵园工作人员孟宪和同志向我们介绍说,最近陵园又搜集访问了千数位战争年代为人民捐躯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尤其是发生在莲花峰上,抗日七勇士阻击日寇,舍身跳崖壮烈殉国的事迹,生动感人,万古流芳。1940年夏季的一天,大批日寇从蓟县平谷等地出发,“扫荡”刚刚创建的盘山抗日根据地,妄图消灭八路军游击总队刚组成的主力部队十三团。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正在盘山莲花峰下梁庄子(今梁后庄)组织整训部队,根据敌我兵力情况,包司令员命…  相似文献   

13.
张旭东,原名张魁元,1918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阳城县大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胆略超群,智斗日伪,演绎出了一幕幕传奇式的英雄故事。  相似文献   

14.
1950年,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随之,一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开始了。1952年初,曹禺受中宣部文艺处长丁玲之托,写信给家住上海的巴金,动员他参加由中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组。春节刚过,巴金要求去朝鲜。  相似文献   

15.
张健 《新长征》2008,(7):62-6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顷刻间夺去数以万计的生命,数百万人受伤,数万人失踪,无数的房屋倒塌…… 地震无情,人有情。在抗震抢险中出现了无数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涌现出无数个感天动地的英雄。灾难降临的那一刻,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相似文献   

16.
耿耿 《党史博览》2007,(7):37-42
陈永贵希望部队帮助大寨培养一些干部,驻太原某军的领导确定让八连和大寨结成互帮互学的对子  相似文献   

17.
电影《英雄儿女》背后的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烽烟滚滚唱英雄……"一曲《英雄赞歌》唱遍全国,《英雄儿女》——志愿军英雄战士王成、女文工团员王芳、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老工人王福彪等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电影表现了祖国儿女在朝鲜战场上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的豪迈气概和我军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作为朝鲜战场上我军政治工作指挥员、王文清原型人物之一的王直老将军,深情讲述《英雄儿女》背后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18.
汤李 《党建文汇》2008,(1):40-40
由巴金小说《团圆》改编而成 1952年冬天,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人员换上军装,伴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踏上了满目疮痍的朝鲜土地。在朝鲜战场上,巴金同创作人员深入到志愿军中,同许多战士结下了深厚友谊。回国后,他写出中篇小说《团圆》,并发表在1961年8月号的《上海文学》上。  相似文献   

19.
"那是1934年春末夏初,为了拖住国民党反动派进攻中央苏区的后腿,配合苏区军民反‘围剿’,红9团智取宁洋县城胜利以后,4月中旬奉命配合红七军团19师攻克永安城。"95岁高龄的老红军王直激动地与我们回忆起了往事。  相似文献   

20.
钱崝泉,189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县一个农民家庭。少时家境贫寒无力上学,但他求知若渴,被私塾先生准许破格入学,后又经人推荐到教会学校免膳食费读书。1912年春,钱泉到励实中学学习,后因看透教会学校的伪善面目而愤然离校。1914年,他考人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无锡师范)。就读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阔视野,充实社会知识,革命觉悟开始萌芽。1916年毕业后,在江阴、丹阳等地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