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士华 《前线》2013,(4):86-86
记得王安忆有一次在给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致辞中,给毕业生提了三个建议:“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这“三个不要”,使人想起宁静致远的道理。依我揣度,她的画外音不外乎是:别让自己急功近利地浮躁起来,先给宁静留点时间。宁静的好处太多太多。一个人静了心,才会看书,看得进书,学得更多东西;静了心,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才会开阔、晴朗,充满阳光;静了心,头脑才清醒,才会思考,也因而站得高,看得远;静了心,才好修身养性,蓄势待发,宁静而致远。宁静实在是一种境界,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相似文献   

2.
1963年7月3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奉命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话剧《雷锋》.象平常一样,我们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忽然,保卫局的处长找到我,他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说:“今晚,毛主席看戏.”他见我有点似惊、似喜,紧张得不知所措,忙补上一句说:“不要告诉任何人.”我说;“和我一起带队的还有政委.”他忙说:“只你一个人知道.”说完走了.  相似文献   

3.
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担任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有一天深夜,他去实验室检查,发现一个学生还在那里做实验,卢瑟福便问他“你上午干什么了?”他回答说:“做试验”又问:“下午呢?”“做试验。”这时卢瑟福提高了嗓门:“你整天做实验,还有什么时间用于思考呢?”问题问得真好!它不仅适应于科研,也适应于各行各业,包括政界。由此我有几点想法:一、不要只做不想。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一天到晚显得非常忙,白天办公室里来人排队,晚上家里谈话预约,习惯的看法总认为这样忙于工作的领导就是好领导,其实并非尽然。领导干…  相似文献   

4.
乡村木匠     
成新平 《学习导报》2011,(21):51-51
在白衣港那个丁点的地方,不足千人,却有两个木匠,论“名气”,方圆几十里无人能比。一个叫柏秋,他的木工活虽然做得“很摸”,但精雕细刻,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快是糠头慢是米”,经他做出来的家具光彩照人;一个叫高祥,他的手艺是以快取胜,虽然有些“毛快”,但他起早贪黑,有时一天可做几样小家具,同样受村民喜欢。他们一慢一快、一粗一细,各有所长,村民各取所需,两人均生意兴隆。  相似文献   

5.
辛一 《党建文汇》2002,(16):22-22
“杀一个‘人’得300分,我今天杀了三个‘人’得900分。”“你那算什么,我半个小时就杀了20多个‘人’呢!”这是记者近日在成都乘坐4路车时偶然听到的一段话,三个学生正眉飞色舞地交流着“杀人”的经验。经询问,才清楚他们谈的是一款电脑游戏。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7,(1):98-100
听一位朋友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要想出名,就不要“深刻”,更不要故作高深,就得学会“张嘴就来”,这样才能引人注目,争取“搏出位”。  相似文献   

7.
不贪为宝     
不贪为宝舒泉近读《左传),子罕辞玉给人颇多感受。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宝玉,送给大夫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者曰:“以玉示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不贪为宝”这话说得多么好啊!一...  相似文献   

8.
批评与原谅     
青年同志不要讲人家“昏庸老朽”, 老头子也不要讲人家“年幼无知”。 大家都是从幼年来的, 年幼知道得少, 会慢慢地多起来。  相似文献   

9.
常听一些人说:“在机关工作,千万不要‘书生气’太重,否则难有发展前途。”这里说的“书生气”别太重,恐怕是指处事不要太“幼稚”,要世故圆滑些。许多年轻同志刚出校门,为人处世有理想化的倾向,确实会把“书生气”带到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10.
石绍平 《学习月刊》2012,(23):12-12
成功的彼岸有多远?这是无法用尺来度量的。“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是商人的成功:“学富五车.金榜题名”是学子的成功:“官运亨通.光宗耀祖”是仕途之人的成功:“田里稻穗飘香,农夫忙收割”是农民的成功。凡此种种.让人钦羡,让人渴盼。  相似文献   

11.
反腐在线     
《廉政瞭望》2009,(8):8-8
“霸王”陈同海8年受贿近2亿 7月15日,曾是中石化公司内部人见人怕的“霸王”陈同海低下了高傲的头,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其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中石化原董事长陈同海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查明,  相似文献   

12.
流沙 《求贤》2010,(1):50-50
偶遇一位旧时同事,现在他是一家千人大公司的人事立管。这大半年来,他一直在忙一件事——招人。他说上个月公司招一个行政秘书,总共来了116人,“简直太疯狂了”。  相似文献   

13.
白宇 《新长征》2006,(12):64-64
“以人为本”这一概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齐国思想家管仲。他提出:“夫霸王之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这里讲的是治国之术,只有把人治理好了,才能达到称王称霸的目的。儒家也有“人最为天下贵”的说法,后来演化为民本思想。在西方,古希腊哲学提出“认识你自己”.近代启蒙思想家把人的理性高扬到了顶点。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对“人”的问题都是十分重视的。  相似文献   

14.
近读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的自传,感受颇深。整个自传只有六句话,其中,“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这句话,最令人深思和回味。“不要被人活埋”,乍看,介入费解,细细推敲,实质上是要提防那些阿庚奉承的小人“捧杀”。在诺贝尔看来,一个人事业有成后,就必然有一些人采用各种手段对其吹、捧、拍。倘若不慎,居功自做或利令智昏,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活埋”了自己或被别人“活埋”。把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科学事业的诺贝尔这篇“奇特的自传”,尽管只有寥寥数语,但留给人们的却是不可多得的“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不是吗?在…  相似文献   

15.
奢与俭     
奢与俭杭植林近日读报,得两则消息。一则是“谷城县里换车忙,书记县长丢乌纱”,说的是湖北省有个地处贫困山区的谷城县,全县54万人口,至今仍有7万多人没有脱贫。然而,俗称“父母官”的该县县委书记刘有庆、县长朱有学却无视百姓疾苦,无止尽地追求享受和排场,三...  相似文献   

16.
《左传》记述春秋时宋国正卿子罕,一天,有人向他献来一块宝玉,子罕坚持不收,对来人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相似文献   

17.
张建  林建陕 《企业党建》2012,(12):23-24
机关党建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走前头、做表率”,为其他基层党组织作好引领、示范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却发现一些部门或单位,特别是一些业务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相似文献   

18.
革命的友情唤回了青春马识途时光过得真快,正如古话说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成都“民协”成立已经50年了。继十年前开过民协40周年纪念大会,今天我们又欢聚一堂,来开民协50周年纪念大会。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大会,当然,对我这个80老翁说来,恐怕也是...  相似文献   

19.
明代吕坤《呻吟语》中有一段话说得好:“心要如天平,称物时物忙而衡不忙,物去时即悬空在此。只恁静虚中,正何等自在!”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心要像天平一样,称量物体时,物体上下动荡而衡杆不会随之摇摆不定,物体去掉时就空悬在那里。在那样的清静虚空中,真不知有多么自由自在!诚哉斯言!  相似文献   

20.
张翔胜 《当代贵州》2011,(10):64-64
书房,顾名思义是藏书、读书的地方。对于一个爱书的人,有一间安静、雅致的书房,恐怕是再好不过的了。南宋诗人朱熹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