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宗灵 《中外法学》1997,(4):112-114
<正> 波格旦(Michael Bogden)是瑞典隆德(Lund)大学法学教授。《比较法》是他一本近作。1993年以瑞典文在本国出版,1994年英文本由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P.O.Box23,7400GA Deventer/The Netherlands出版。据作者在该书序言中称,此书译成英文本时已对原书(瑞典文)作了许多修改。该书主要是供罗马—日耳曼法律传统国家的法律学科学生和法学家之用的,因而英美法的份量多于法德两国的法律。总的看来,该书是一本外国法和  相似文献   

2.
<正> 德国著名的法学家、社会学家赫尔曼·坎托罗维茨(Herrmann Kantorowicz)1877年11月18日生于波森。他在柏林的路易森预科学校毕业后,又在柏林、日内瓦和慕尼黑学习法律。1904年他在海德尔堡大学发表了一篇刑法史论文,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07年—1913年他在弗赖堡大学讲授刑法、法哲学和法律史。1923年他被任命为法  相似文献   

3.
<正>维尔纳·弗卢梅(Werner Flume)享有"百岁法学家"的盛誉,这不仅因为他于2008年9月12日已度过自己的百岁华诞,而且因为他对20世纪德国法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弗卢梅的著述不仅对法学学术研究,而且对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经典之作《法律行为》(《民法总论》第2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著作中,他澄清了法律行为的私法自治内涵,强调了任何私法秩序和自由社会都无法离开意思自治和  相似文献   

4.
燕树棠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法学家和法律教育家,在中国法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对社会时弊的深刻洞察、对现代法治的信仰与恪守,体现了这位中国近代杰出法律人的智识与执著。服膺法治,是燕树棠先生思想的重要特征。他的法治观,并非是简单的"法(制度)决定论",而是在坚持法治之前提下重新提倡"人"的重要性。他将之寄寓于理想的法律教育,尤其是"法律头脑"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中外法学》1990,(4):23
<正> 1990年是我国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先生诞辰150周年。国内法学界经过反复协商,拟在今年十月,召开沈家本法律思想学术研讨会,就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和近代中外法律交流,进行学术探讨。沈家本是我国近代一位深通中外法律、造诣极深的法学家、立法专家和法律教育家,同时还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在主持晚清的法律改革中,既反对顽固守旧继续沿用落后的封建法律,又反对不问中国国情全抄全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从而使中国法律步入近代。他  相似文献   

6.
作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罗马法与宗教、伦理密切相联系。通过把法学家的解释和学说作为法的渊源,罗马法承认并且确立了法学家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罗马法在宪政、人法、财产法,刑事司法等方面以体系化观念为指导所确立的诸多原则为现代法律的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罗马法体系是个开放自由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马德里举行了由"通过法律争取世界和平中心"组织的第九届世界法会议。来自128个国家约3000名法律学家出席了会议;它们第一次主要关心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以及新国际经济秩序的问题——一个新的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中国第一次派代表出席一个国际法学家会议。南斯拉夫总统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在给会议的贺电中说,法学家们由于考虑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论法学方法论与中国法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言法学方法论涉及到法学本身所具有的使命和法学学科本身的独立性问题,因此一直处于法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所以,学者认为:"法理学中最为主要者,厥为法学方法论及法目的学二者。"〔1〕法学方法论在法学中重要性的另一个表现是伟大的法学家均是方法论的践行者,如德国的萨维尼、耶林、拉伦茨等,法国的惹尼、日本的我妻荣等,他们都在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  相似文献   

9.
<正> 1992年4月7日至10日,北京大学法律系比较法和法律社会学研究所主办了一次国际比较法学会议。这是我国在比较法领域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第一次学术会议也同时举行。会议收到了美、加、英、法、德、意、瑞士、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和香港地区的外国比较法学家的12篇论文和我国国内法学家的30多篇论文。会议主题是“比较法学的新动向”。外国学者论文内容主要是有关比较法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国内法学家论文内容大部分是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0.
<正> 公元二世纪与三世纪之交,是罗马法的鼎盛时期。在这期间,法学家人才辈出,法学界百家争鸣,这就是史称罗马法和罗马法学的"黄金时代"。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奠基于私有制之上最完备的法律形式"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法学家帕特里克·阿蒂亚教授(P.S.Atiyah),来自英国著名的阿蒂亚家族(The Atiyah Family)。阿蒂亚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是作为大哥的迈克尔·阿蒂亚爵士(Sir Michael F.Atiyah)。迈克尔·阿蒂亚被誉为20世纪和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曾经获得过号称数学界"诺贝尔奖"的"阿贝尔奖(Abel Prize)"和"菲尔兹奖(Fields Medal)"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文明起源的最初阶段,各个民族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由祭司把持。希腊在进入城邦时代以后,在当时的法律人——作为“立法家”的政治家——的推动下,法律迅速摆脱了宗教的控制,转移到了民众手中,变成了富有弹性的制度。希腊未能发展出形式理性的法律制度,而罗马则在不同时期不同“法律人”的直接推动下,法律最终达到了形式理性化。罗马最初的法学家是祭司,他们将祭司法中的形式主义色彩带到了世俗法中;后来,裁判官在共和国政制下发挥着造法功能,丰富了法律内容;最后,罗马法的抽象性和系统性完全得益于职业法学家们的学术研究工作。由此可见,西方法律在文明起源阶段就已经经历了韦伯所概括的法律发展的四个阶段,其发展过程是曲折的,融合了多个民族的智慧,综合了多种不同法律人的连续努力,而职业法学家团体在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端 《现代法学》2007,29(4):3-14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1864-1920)与奥地利法学家凯尔森(Hans Kelsen,1881-1973)对"法律社会学"(Rechtssoziologie,sociology of law)的定位存在异同。他们一个从社会学家的立场,一个从法学家的立场,探讨了"法律社会学"在19世纪末叶跟着社会学(Soziologie)一起诞生的时候,究竟应该如何对这新兴的学问加以定位的问题。他们两位都是法学家出身,同样受到当时哲学思潮新康德主义(Neukantianismus)的影响,主张划分"实然"(Sein)与"应然"(Sollen),也同样对促进德语世界法律社会学的诞生有积极贡献的"自由法学派"(Freirechtle-hre)与奥地利法律社会学家艾利希(Eugen Ehrlich,1862-1922)提出了批评意见,但是他们对于"法律社会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却还是有不完全相同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H&#183;L&#183;A哈特(Herbert.L.A.Hart),战后西方久负盛名的著名法学家之一。他以五十年代和富勒的学术论战始为世人注目,于六十年代成熟其理论,发表代表作《法律概念》一书,开新分析法学派先河而蜚声西方法学领域。①哈特生于1907年,1929年获牛津大学古代史和哲学学位。毕业后,他致力于法学研究。1932年取得律师资格。之后,他连续八年担任英衡平法院出庭律师。  相似文献   

15.
<正> 凯尔逊学派(亦称规范法学派,又名纯粹法学派)是现代资产阶级法学中的比较有影响的派别之一。它产生于二十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后加入美国籍)资产阶级的法学家汉斯·凯尔逊(Hans Kelsen,1881—1973)。从1911年起,凯尔逊就开始了传播规范法学理论的活动。1919年任维也纳大学的正教授(教国家法和行政法)。1920年,参加起草奥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在法律和法学文献中没有一个词比权利更加含糊不清。〔1〕在拉丁语系中,权利一词与法律、正义等词汇纠结在一起,具有更大的模糊性,诚如笛卡尔对"时间是什么"的追问而令人匪夷。但睿智的法学家(如哈特)善于对模糊问题寻找适切的方法解释相关问题,由此获得对某一问题的诠释。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  相似文献   

17.
正来先生在《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有没有一个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法学讨论与批评的一大热点。然而,综观正来对中国法学去向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到,他以知识社会学为视角,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哲学理据,以反思与批判我国对现代化范式集体"无意识"的法现象为前提;确立了他的建构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的情怀和主旨;并最终认为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其实存在于"达成某种‘重叠共识’的过程"中。所以,正来学者"无知"地"建构"的中国法律的理想图景应该是程序主义法律范式——现代性的、中国主体"在场"的、民主的法律愿景。  相似文献   

18.
<正>一每一位初涉法学的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学期都会与他不期而遇。维尔纳·弗卢梅(Werner Flume):《德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学说教科书的作者——他在这一领域的造诣迄今为止尚无人能及——在2008年9月12日度过了他的百岁华诞。德国法学界可以借此向他们的法学大家表示庆贺,因为百岁之高寿在与他比肩的法学家中仍属少见。如果这些未来的法学者钻研于学术——就如刚开始法学学习时那般认真——那他们很快就会  相似文献   

19.
庞德与中国近代的法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健 《现代法学》2001,23(5):22-29
美国著名法学家庞德及其社会学法学学说长期在中国流行和传播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后一位来华的外国法律顾问 ,他还从比较法的视角对近代中国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方案和建议 ,其中某些意见对今天的法制建设仍有一定的参考或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实证主义的方法论特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小亮 《中外法学》2008,(3):373-398
<正>导言在西方法学史上,或许没有哪一个法学流派或日法学思潮会像法实证主义这样,在饱受学界攻击的同时,却又获得如此众多的法学家们的青睐了。然而,当我们将这些时代迥异、背景不一的法学家——边沁、奥斯丁、凯尔森、哈特以及拉兹——归人这一阵营时,我们所持的理由是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尤其是,当法实证主义在与自然法学以及现实主义法学的论辩中不断地发展自身,为自身寻求正当性基础的时候,如果我们把一位思想家归入实证主义的阵营,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是什么?是他与其他学者共同捍卫的一系列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