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海霞  王建斌 《德国研究》2011,(1):39-47,80
本文使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对德国报刊<时代>和<明镜>中经济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形象话语束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中国形象在整体话语束层面具有动态变化特征,可以分为中国经济模式被质疑、得到初步认可和被视为威胁三个阶段;在特定子话语束层面如房地产经济泡沫、人民币汇率和能源饥渴问题等显示持续性特征.两个层面的分析都表明德国媒体中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西方学术界现有的相关研究为起点和基础,对欧洲议会议员和工作人员的访谈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欧洲议会议员、成员国政党代表团以及成员国政党(和政府)几个方面分析欧洲议会党团的凝聚力。总体来看,尽管欧洲议会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但是欧洲议会主要党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凝聚力。这一凝聚力得益于欧洲议会议员在多种利益中寻求平衡,成员国政党代表团达成一致的愿望,以跨党团议会委员会为基础的专业领域分工,党团的意识形态导向和决策方式等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德国研究》2009,24(4):63-68
媒体和国家形象互相影响和互相建构,在这方面传媒对国家国际形象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并通过特有信息源和信息传媒在受众体头脑中定格并形成国家形象,影响人们对某一国家的看法和态度。鉴于国家形象的多样性包括国家的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等诸方面,本文主要以德国主流媒体之一《时代》周报为研究对象,对5年来《时代》周报有关中国经济报道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时代》周报视角下的经济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越南《年轻人报》2010年和2011年所有涉华报道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考察《年轻人报》中的中国形象。定量分析表明,《年轻人报》赋予中国全方位的关注,对与中国政治、经济相关的重大问题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报道。定性分析表明,《年轻人报》中的中国形象是矛盾的,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共存。一方面,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得到《年轻人报》的充分肯定,并且中越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育领域的交流频繁,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在国际上中国与多国关系紧张,中国国内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商品质量等问题受到关注,中国被认为对越南的主权构成威胁,中国产品挤压越南产品的市场空间,中国出口的假冒伪劣产品威胁越南民众的安全。基于《年轻人报》上大规模语料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在越南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刘立群 《德国研究》2004,19(4):73-73
目前,翻译和研究德国以及欧盟各方面情况的书籍和文章愈来愈多,这无疑是好事.但同时也出现一些纰漏和失误,把德国的<时代>周报(Die Zeit)误译为"<时代>周刊"就是一个常见的例子(例如<老欧洲新欧洲>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相似文献   

6.
刘丽 《德国研究》2011,(1):48-53,80
对外传播是德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战略手段.对外杂志<德国>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发行,及时报道本国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德国对外传播的名片.本文选取2000年第一期至2010年第四期共计64期德丈版<德国>杂志为研究对象,对各期重点选题进行统计分析,考察该杂志塑造了什么样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西学东渐是近代西方文化对东方文明的一次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这影响首先是从作为文化交流的手段——翻译开始的。一直以来,中韩两国学者都认同西学东渐对本国翻译发展的影响,但现有的研究在探讨近现代翻译时大多以本国为界,很少谈及两国比较和交流。而实际上,虽然因为国情不同,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近现代翻译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但同时也有很多相似点和联系点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将从翻译史视角出发,窥探西学东渐时代潮流下中韩两国文学翻译史的面貌,比较两国文学翻译实践的共性和个性,发掘翻译实践背后的历史信息,最终达到还原两国文化(文学)交流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苏联电影中的"中国形象"贯穿于中苏友谊高歌猛进时期,也表现在中苏关系阴霾满天的年代,它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变幻。1975年出品的苏联电影《德尔苏·乌扎拉》以及电影中展现的"中国形象",成为中苏政治冲突和军事对抗背景下的重要的文化事件。《德尔苏·乌扎拉》的波折命运是中苏关系特殊年代和"国家间政治"的副产品,也是曾经有着较大程度同质化的两国政治文化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李星  刘巍 《法国研究》2021,(1):101-112
新冠疫情爆发,中国成为抗疫与舆论的主战场。某些西方主流媒体“抹黑”、“污蔑”和“甩锅”现象激增。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量化质化相结合的方式,对2020年1月至4月《世界报》308篇涉华疫情报道进行编码分类,归纳总结出四种主要负面形象,囊括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从报刊、记者、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等方面探析其原因,知己知彼,以期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0.
金晶  张绍铎 《德国研究》2015,(2):114-124,144
长期以来中日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始终存在重大分歧,而与日本同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则很好地解决了与邻国的历史认识问题。本文以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为对象,考察德国对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国家利益的模糊性为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观点提供了哲学基础,中国国内在双重国籍问题上关于国家利益的认知变化则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建构国家利益的一个很好案例.在国家利益的建构中,知识分子以自己的见解和论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晓德 《美国研究》2007,21(4):116-127
北京大学历史系王立新教授的沥心之作《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以下简称《政策》)于2007年9月出版。掩卷之余,感触良多。本书的学术价值在于作者对如何释读美国外交政策提出的理论思考或研究路径,为研究美国外交史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或思路。尽管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这本书对促进中国的美国对外关系史研究的学术意义是无可置疑的。这里发些议论不能看作是对这本书的全面评价,只可算是读了这本书之后的几点感想而已。一从词性上讲,“意识形态”是一个中性词,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但在美国…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makes a review o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hina,1949-2008:Basic Documents and Commentary by Prof. Francis Snyder,a book published at the coming of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of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EU-China diplomatic relationships. It is a comprehensive reference book and commentary on basic documents about the EU-China relationships since 1949,including both document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English and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documents pr...  相似文献   

14.
15.
刘方敏  张民军 《美国研究》2002,16(1):109-116
国际学术界对冷战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些"高度政治"(high politics)问题如政治对抗、军事对峙、意识形态对立等,而对冷战史中关于东西方经济遏制等"低度政治"(1ow politics)问题反响不畅.对后者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依靠政府解密档案进行,并且至今对冷战史上最重要的经济遏制组织--巴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即便是90年代初问世的两部巴统史专著①,也未完整地阐述巴统历史的全貌.我国学界对冷战中东西方经济关系的研究更是和者寥寥.崔丕教授以十年之功投身于巴统史的研究,其专著《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49-1994)》②(以下简称《巴统史》)一书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术界在巴统史研究中的上述缺憾.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nti-Special Economic Zone (SEZ) mobilisation in Haryana failed to generate a mass movement. This is despite the political strength of farmers and their deep resentment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to build up land reserves for industrial purpose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this outcome. First, the state government put in place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policies to compensate landowners and give them a stake in the industrial project, primarily through payment of an “annuity.” Second, the main anti-SEZ movements were led by dominant landowning castes who did not incorporate the concerns of landless labourers and tenant farmers who faced equally or even more dire consequences from the government’s land acquisition policy. Moreover, mobilisation relied on traditional caste institutions such as khap panchayats and farmer union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Jats, rather than adopting a more broad-based approach. Entrenched caste animosity and pre-exist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between landed Jats and Dalits, who have traditionally worked as agricultural labourers, further explain the limited scope of the mobilisation among rural groups. The analysis underscores how hierarchical relations shape social movements, define the claims they make and ultimately impact their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7.
"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美国"意象"的由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锋 《美国研究》2005,19(3):33-59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美国甚嚣尘上“中国威胁”论并非只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或者多数美国人对中国问题缺乏了解,而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必然反应。“中国崛起”及随之而来的美国的“中国威胁意象”,既与美国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独特的地位有关,也同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传统所坚持的“价值、利益和政治”所驱动的政策需要紧密相联。这种“意象”与美国的意识形态因素关系较少,而更多地与美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地位相关联。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中国印尼邦交关系的建立,对印尼华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否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成为划分印尼华人社会中进步与保守群体的标准.受中国印尼局势发展的影响,印尼华人社会中的保守华人群体出现了动摇和分化.不过,在中国印尼建交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印尼国内外的复杂因素亦影响了保守华人群体所发生的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19.
百人会由一批在各个领域内卓有成就的,对美中关系和华裔权益有深厚关切的美籍华人组成。百人会以双重文化背景,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积极推进美籍华裔全面参与美国社会,积极促进美中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建设性关系的发展。本文通过《求同存异》白皮书、李文和事件等个案,叙述和分析了百人会在上述方面积极而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