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技术的应用对鼻区骨折法医学鉴定的影响,发现现行鉴定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意见.方法 运用x2检验比较两个不同时期分别以X线和CT为主要鉴定依据评定为轻伤的案件,探究医学放射影像检查技术对鼻区骨折鉴定意见的影响程度.结果 发现CT技术对鼻区骨折的鉴定结果的影响,与X线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暴露出基于X线影像技术的鼻骨损伤鉴定标准条款不再适应目前鉴定实践状况的问题.结论 在CT技术广泛应用后,现行的鼻骨损伤鉴定标准条款不能很好地适应医学发展,有必要重新制定基于CT技术的鼻区骨折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胡卫平 《中国司法鉴定》2012,(5):126-129,135
指纹鉴定标准是指纹鉴定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从指纹鉴定应用于侦查破案以来,理论和实务界对指纹鉴定标准进行了长期研究探索,形成了单纯数量标准、质量—数量标准、面积—质量量化标准、拓扑学方法和标准、形态学方法和标准等.这些标准和方法虽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指纹鉴定理论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指纹鉴定方法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将临床用于评估手损伤疗效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应用于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时存在手功能权值差异、计算方法阐述不全面、计算结果粗略等问题困扰着法医临床学鉴定人。本文在严格遵循临床手功能评定的基本原则和数学逻辑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和改进临床标准中的指关节权值、拇指对掌测量方法、计算公式、计算方法等内容使之完全契合《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并解决应用困难。  相似文献   

4.
对被害人身体各部位的创口进行医学鉴定,从而做出伤情评定,不仅是刑事诉讼中经常出现的情景,更是在法医临床实践中大量出现的情景.早在199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部、司法部,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规定,制定并发布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该标准就法医实践中经常遇到的轻伤的概念、损伤程度,以及头颈部、肢体等躯干损伤的鉴定标准作出了界定.总的来说,这部文件对于人体各部位可能遇到的创口以及其对人体生理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同时结合实践经验,对各种医学鉴定的标准给出了大概的参考范围.但在实际操作中,鉴定的对象和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也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实践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具体问题悬而未决、需要仔细研究.下面将分别对笔者碰到的几个典型问题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伤》)已经使用20多年,这二个标准使用过程中存在条文规定不明确、对条文理解的差异、一些条文规定与临床不相吻合等诸多问题,导致对同一案件的鉴定,出现多个鉴定结论,影响到司法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对《重伤》和《轻伤》标准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6.
周雷 《当代法学》2021,35(3):68-77
投诉举报类行政诉讼案件的难点在于投诉举报人原告资格的认定.现行标准存在局限性,无法在中国的司法场域内实现逻辑自洽.其中,"私益一公益"认定标准过于宽泛,可能将一部分不正当的、不应予以保护的利益纳入保护范围,而保护规范理论则过于狭窄,会排除一部分正当的、应受保护的利益.因此,对投诉举报人原告资格的判断应回归"利害关系"这...  相似文献   

7.
听力减退的客观评估是法医临床鉴定中的难点之一.2017年1月1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实施,其听力减退伤残评定与既往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比较了《伤残分级》与国内外其他残疾标准中听力残疾相关内容,探讨《伤残分级》标准的优点及不足.同时回述了近年应用较多的客观听力检测方法,比较了客观听力检测方法与纯音测听阈值关联性.国内外听力减退评定均是基于WHO的听力障碍分级,但在双耳听力伤残值的计算及耳鸣、年龄对听力伤残值的影响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丛斌  刘鑫 《中国法医学杂志》2020,(2):121-122,127
新冠疾病疫情之下,法医学鉴定活动不可能停止,法医学鉴定的对象可能为COVID-19。开展鉴定的法医人员面临很大的感染风险,因此法医鉴定机构和法医鉴定人应当提高感染风险认识,加强防控措施,提升防控应对能力,遵守法律及伦理规范,加强与临床有关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归纳总结出餐饮业投诉举报的主要类型,并对这些投诉举报的类型进行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为提高处理餐饮业投诉举报的效率,合理配置卫生监督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风险分析矩阵、经验判断、Delphi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建立餐饮业投诉举报的风险评估方法。结果:建立了餐饮业投诉举报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逐一对餐饮业7类23种投诉举报进行风险后果等级评估以确立风险等级。结论:此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餐饮业卫生监督部门加强餐饮业投诉举报的处理提供了建议和参考;为实现餐饮业投诉举报风险的早期预警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月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由疫情引发的各种问题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疫情过后,相关法律争议会有出现。本文针对疫情可能带来的法医临床鉴定相关问题予以思考,给出了法医临床学鉴定流程管理以及鉴定机构法律风险防控的基本思路。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及工伤补偿中的伤残评定问题,作者具体梳理了7个可能相关的鉴定标准,并指出,肺功能障碍的条款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面对因疫情爆发而引发的医疗损害鉴定问题,作者认为,针对特殊时期的医患纠纷,鉴定人在评价医方的专家注意义务时,应充分考量各种影响因素,提倡对医疗行为相对宽松的处理原则,宜适用合理医师标准(即Bolam标准),来体现对医疗行业的尊重。本文针对新冠疾病疫情可能带来的法医学鉴定问题给予了建议和解决路径,旨在为疫情过后鉴定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与损伤程度鉴定结果 的相关性,以提高法医学鉴定结果 的准确性,为今后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修订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鉴定案件30例,分别做出临床分型与损伤程度鉴定,比较两者结果 及相关依据的异同. 结果 轻型颅脑损伤相当于轻微伤或轻伤,中型颅脑损伤相当于轻伤或重伤,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多相当于重伤.结论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分型与损伤程度鉴定结果 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修订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时有必要参考临床分型标准,以提高鉴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1 物证鉴定质量要求物证鉴定质量是一切鉴定工作的基础,鉴定质量的好坏不仅是衡量鉴定水平高低的标准,更关系到案件的最终结果,因此对鉴定质量必须严格控制,加强管理,决不能姑息迁就.物证鉴定质量对于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与其技术发展水平,检验鉴定的方法手段密切相关.对于质量好坏的评定也有着不同的方法,一些专业容易提出科学定量的具体要求,而某些专业如:依靠形态学检验分析,与经验判定密不可分的痕迹、法医等专项鉴定,就难以提出具体的指标,只能采用定性的方法加以要求.但无论什么学科,什么检验方法手段,甚至逻辑分析推理,在鉴定质量要求方面也存在着共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海淀区餐饮业举报投诉案件资料,确定了当前餐饮业投诉举报的主要风险点,经过详细专家论证及实践讨论,将风险点量化评分,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跟踪调查和效果评价,找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改进监督执法方式、加强对餐饮业的检查指导针对性、提高其食品卫生安全水平提供了可行性建议。方法:设计问卷,进行餐饮企业举报投诉风险的干预试验,在干预试验前后对餐饮企业的2次调查结果分别进行风险评分,并对餐饮企业进行总体风险量化评分的对比,以观察干预的效果。结果:初步建立了餐饮业投诉举报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确立风险等级。结论:此方法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餐饮业卫生监督部门加强餐饮业投诉举报的处理提供了建议和参考;为实现餐饮业投诉举报风险的早期预警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Liu Y  Zhu CH  Huang GZ  Yue H 《法医学杂志》2004,20(4):215-217
目的研究影响涉及医疗纠纷法医学尸检鉴定质量差异的原因。方法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医学尸检鉴定机构所涉及医疗纠纷的相关案例,进行字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研究。结果通过字2检验发现,在设定的10个指标中,有7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两鉴定单位在“涉及医疗纠纷的法医学尸检鉴定”中检验手段和标准、规范性等均存在极大的差异。结论通过研究,提示法医学鉴定人素质、尸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尸检检材的提取标准化、死因或疾病的诊断标准、会诊制度及法医学鉴定书的书写规范化等是法医学尸检鉴定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比较单眼球摘除适用不同鉴定标准产生的差异,探讨规范统一的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最高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数据中的25例"单眼球摘除(缺失)"裁判文书中医疗损害伤残程度鉴定结果。结果在医疗损害伤残程度鉴定中,因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单眼球摘除(缺失)"伤残等级结果存在显著的结果差异。结论从标准适用视角分析伤残等级结果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旨在规范统一医疗损害伤残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眼外伤分度及其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和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标准中都有许多涉及眼损伤分度的问题。但由于标准本身缺乏相应的评定细则,给鉴定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同样的损伤可能因鉴定人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分歧而导致同一损伤会出现不同的鉴定结果。本文借鉴临床医学分度原则,对眼外伤损伤程度和伤残鉴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适用原则,旨在使鉴定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正司法鉴定管理是司法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在司法鉴定领域,当事人因对涉诉鉴定事项的鉴定材料、鉴定程序、鉴定依据与标准、鉴定意见等问题发生质疑,引起鉴定投诉、举报的事件日益增多。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投诉举报方式极为激烈,与鉴定机构、鉴定人以至鉴定管理部门发生争执,甚至酿成对抗性的矛盾纠纷,成为社会不安定和谐的一个局部因素。这种纠纷虽不如"医闹"严重,但值  相似文献   

18.
胡卫平* 《证据科学》2012,(4):480-488
指纹鉴定标准是指纹鉴定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指纹鉴定理论和实践中形成的最低特征数量标准、质量—数量标准、面积—质量量化标准、拓扑学方法和标准、形态学方法和标准等均有其局限性.运用统计学理论和贝叶斯定理建立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方法和评价标准,不仅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也可以避免指纹鉴定标准之争,使指纹鉴定从经验走向科学.通过统计每枚指纹平均细节特征数量和每类特征的出现率,可以计算出两枚指纹匹配的概率值,进而对概率结论的可靠性作出分析评断.  相似文献   

19.
鉴定意见作为一种客观性较强的法定证据种类,在司法、仲裁等事实裁判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相应的,近年来随着案件量的增多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投诉问题也呈递增趋势,有必要加强对鉴定投诉的受理和处理程序等问题加强进行规制,以促进司法鉴定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法医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基本原则1 1 技术原则技术原则是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标准的主要原则 ,也是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具体要求体现 ,它对DNA鉴定实验室中的人员、实验方法、检验程序、实验设备等有明确详细的要求。世界上DNA检测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都相应采用了一些国际组织制订的标准或自己订立标准 ,比较有影响的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标准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推荐的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标准以及欧洲DNA分析技术工作组发布的质量控制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