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实践审美包含着审美主体对客体(审美对象)的欣赏、认识与评价,是主体在接触客观现实中的审美对象时所引起的情感上的升华,这种审美活动的产生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增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的尊重,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在感性与智性的交融中形成社会审美内驱力,对于凝聚民心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作风建设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才能不断增强,党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社会实践审美化是密切党群干部关系的实际行动在这一征程中的一种崭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实践美学派的核心观点,在我国美学史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一观点具有什么样的美学内涵?以秦观词为具体的阐释对象,从创造美与审美两个方面来看,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具有丰富的内涵。秦观词根源于秦观的实践活动,是按照"美的规律"的能动创造,凝结着秦观的复杂感情与思想、性格与气质、智慧与才能,是秦观本质力量的体现。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通过感知审美对象来肯定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秦观词作为审美对象蕴含着极其宝贵的审美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承载物。  相似文献   

3.
刘伟 《理论月刊》2023,(1):152-160
从语言文字角度考察中国早期审美意识的生成和发展,能以小见大,提供新的思路。“玩”包含行为和对象两层含义:从行为上看,它是精神松弛的、能够调动各个感觉器官的具有“把玩”特性的欣赏活动;从对象上看,它是有着丰富品类的“玩物”。中国早期审美意识正是在“把玩”或“玩物”的过程中生成发展,最终走向成熟的。“玩”字内涵的变化与中国早期审美实践以及审美心理的演变具有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交住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入存在的根本方式之一。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以高主体性的主体态参与字观域人与自然的、宏观域国际的、中观域国内的、徽观域男女之间的以及主体自我的不同层次的各种交往;建构实施适应当代全球化的主体——客体——主体三维结构普遍交往的关于人发展的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吏观;锻造和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交往性、竞争性高素质人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注焦点集中于价值定位、机制运行和绩效分析三方面,但从实证角度深入研究者寥寥。通过对中西部4县贫困地区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考察和问题剖析发现:在价值定位上,公平、效率和社会稳定等政策价值存在着冲突;在机制运行上,存在着服务供应和物品生产主体多元化。价格约束及责任归属不明的多重困难;在服务提供绩效上,存在着参合农民受惠程度和政策认同度较低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调整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6.
许军娥 《理论月刊》2010,(10):141-143,166
本文从文学审美的维度入手,认为文学审美是现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经典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学经典的生成是"内部"要素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实践形态、知识建构和价值指向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综合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体现和凝聚着审美主体对于审美活动的主体性,凝聚着作为审美客体与对象的经典文本的审美经验、社会历史和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7.
董惠芳 《前沿》2009,(7):191-194
杜夫海纳把审美对象看成“为我们”而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准主体”。他认为“自在”与“自为”在审美对象中可以调和为一种自律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的赋予审美对象以“准主体”的地位,这样,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准主体”的审美对象与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便形成一种交流和对话的关系。杜夫海纳将审美时象界定为关系性的存在是对传统美学审美对象主客二分存在方式观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8.
治理概念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很难简单概括,但总体来看治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公共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公共事务管理责任的重新分配;公共行政的多向性和互动性;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治理理论引领下的欧盟国家公共服务改革,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也验证了区域性治理、治理主体多元化、寻求第三种社会协调机制等理论有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9.
陈世扬 《求索》2013,(9):102-104
审美既具有超越性的一面又具有世俗化的表现。审美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平面化、官能化等特点,即审美世俗化的发展趋向,这是审美发展的必然,也是审美在大众化发展的结果;但审美在更高境界中又实现了审美超越性。事实上,审美在主体欣赏的过程中既有着世俗化的一面,同时又蕴含着审美超越性的存在.二者在大众欣赏过程中相互交集,又在一定程度上离散。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继红 《前进》2009,(5):50-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而无论是从理想目标还是从实践过程来说,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素,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美和美感的关系出发,阐述了马克思关于论美感起源的问题。文中指出:美感同美一样,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是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同时诞生的,并形成一种特定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审美关系。审美对象表现为客体方面,美感则表现力主体方面。本文还从横向形态上,论述了马克思关于美感的再现性与表现性,自由性与社会功利性,以及共同普遍性和历史具体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审美、实践是我们理解文学问题的三个基点.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文学现象,文学的审美实践特性才能确证文学自身的存在.意识形态构成文学审美实践的阈限,同时,意识形态是文学审美实践需要批判、否定、超越的对象.总体上,王元骧所理解的文学审美实践特性从属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我们则认为,需要彰显文学审美实践批判、否定、超越意识形态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价值论     
在当代凸显历史价值论研究,有助于确立唯物史观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深化对唯物史观本质及其当代价值的理解。历史价值是历史作为客体对于主体人的作用与意义。从生成论角度看.历史价值是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论角度看,历史价值是历史客体对增强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历史评价尺度是多雏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统一体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评价的终极尺度。历史评价合理性是一种实践合理性,要立足于实践、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历史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唐涛 《求索》2008,(2):77-79
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呈现的一种麻木、冷漠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具有相当的聚合性与持久性。道德冷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和疏远;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本文认为,以往对道德冷漠现象的分析范式缺乏对个体内在体验的反思.忽视对社会主体健全的道德人格和交往型现代人格有意识的培育,而仅仅注意社会成员被动依赖社会系统的整合这一面,势必进一步削弱人的道德实践能力。本文试图弥补这种分析范式的不足,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沉默”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的主体性,是中国社会现实中的两个热点,也是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两个问题表面上不同,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无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发展都很重要。人的主体性是什么?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主体是人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活动中的发起者和承担者;主体性,就是主体异于作为对象的客体所独有的规定性,包括主体的存在特征和变化的规则。主体性的基本特点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是以商品为等价交换的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商品分配方式的经济。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教育的主题,已成为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就是个性教育。我们只有在科学的个性观的指导下,正确理解和实施个性教育,才能为新世纪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个性的理论视角一个人有无个性或个性的强弱,总是以他有无创造精神或创造精神的高低为标准的。因而,从主体的角度来说,个性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的个体活动所具有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个性的主体性。独…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①不论个人主观上如何企图摆脱各种社会关系或联系,他在本质上也必然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是人的普遍的、必然的属性,是他作为主体的现实性根据。一、主体能动对象性的普遍性在于它的社会性首先,一方面人把自然作为生命活动需求的对象,当作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料或前提。但是,“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②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推进,势必涉及多方的利益关系并将改变现存的经济格局。作为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的伦理道德,总要反映和维护一定社会主体的利益。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伦理道德的变化,因此科学发展观与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从伦理学的视域看.科学发展观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强调以人为本理念,彰显了人的目的性和主体作用;(二)追求全面协调发展、注重公平的伦理精神;(三)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伦理价值目标;(四)突出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9.
黄长安 《求索》2013,(12):99-101
艺术审美主体需要借助社会实现过程中的合理设计和安排来达到公平公正的价值目标。以公平公正为价值目标的艺术审美主体的社会实现应该遵循机会均等原则、资源同等分配原则、客观评判原则三个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基础上建构的社会实现具有内在的公平性: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在这样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中,艺术审美主体追求公平公正的话语将会整合为集体认同.有效地维护和增进弱势群体平等参与艺术社会实现的权益。  相似文献   

20.
张婷 《长江论坛》2023,(2):42-49
西方学者批判反思资本宰制的消费主义文化主要包括五种理论进路。一是着眼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出无止境的消费引发自然对人的“反控制”;二是着眼于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提出象征性消费造成严重的身份和阶层“区隔”;三是着眼于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提出“占有式”消费泛滥导致主体自由的丧失;四是着眼于人与文化关系问题,提出“大众文化”消费对主体批判意识的消解;五是从“日常生活批判”角度揭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殖民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吸收这五种批判路径所蕴含的有价值思想资源,对于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防范和规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消费主义社会文化困境,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