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南南部的高棉族和柬埔寨的高棉族本来是一个民族。为了与柬埔寨的高棉族相区分,越南称自己国内的高棉族为“越南南部高棉族”或“越南柬埔寨人”。越南高棉族,人口约六十五万人,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他们是当地最早的主人。在三百年前,这块土地还是属于柬埔寨的。那时柬埔寨的国名称“真腊”。真腊的疆域  相似文献   

2.
1979年2月18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两国政府在金边签署了《和平、友好与合作条约》,有效期是25年。在越南军队的武力支持下,柬埔寨现任政府在上个月刚刚成立。该条约旨在使越南和柬埔寨的特殊关系合法化。这是河内政府从1976年起就一直向红色高棉(KHMER ROUGE)政权提出的要求,该政权后来已被越南推翻。该条约的前言宣称,“两国的独立、自由、和平与安全是密切相关的”。这项条约特别为越南军队的进驻柬埔寨提供了法律依据。在1978年12月越南军队以所谓“柬埔  相似文献   

3.
●3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在金边表示,柬埔寨政府欢迎美国警方2日逮捕反政府武装“柬埔寨自由战士运动”头目春亚仕,认为这是柬美两国反恐合作的成果。据报道,今年48岁的美籍柬埔寨人春亚仕于1988年到泰柬边境活动并组织成立了“柬埔寨自由战士运动”,旨在武力推翻柬埔寨王国政府。2000年11月24日,该组织成员曾在金边向柬埔寨国防部、首相府等处发动武装袭击,造成多人伤亡。柬埔寨法庭2001年对春亚仕进行了缺席审判,以恐怖罪和组织非法武装判处他终身监禁。●3~5日,第四届亚洲安全大会在新加坡举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3日的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  相似文献   

4.
越南以及印支半岛上的其它两国柬埔寨和老挝,是亚洲最后一块尚未得到开发的市场。西方国家、东盟国家、亚洲“四小”早已垂涎三尺,只不过是暂时为柬埔寨问题所障碍而未能大举进军而已。泰国总理差猜去年初走马上任之时,就提出要尽快把印支战场变为市场。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中苏关系的改善,柬问题走上政治解决的进程,越南也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特别是1988年12月越共六大召开后,以改革著称的阮文灵出任总书记以来,加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中苏关系正常化,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进入关键的一年。今年4月5日,越南和金边政权宣布,越军将于1989年9月底以前全部撤出柬埔寨。从目前各方面情况分析,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已成定局。围绕柬埔寨国内将来由谁掌权等问题,有关各方正进行频繁的外交活动。美、苏、日等国加强对东南亚的外交攻势和经济往来,东南亚各国为了本国的利益和经济发展,对外政策都相应地进行了调整,有了新的变化。一、苏美之间展开“扩大影响”与“反扩大影响”的复杂斗争东盟国家由于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  相似文献   

6.
泰国与柬埔寨毗邻,1975年民主柬埔寨成立之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经济上有了贸易往来.1979年底在苏联支持下越南出兵柬埔寨,扶植韩桑林、洪森金边政府.从此以后柬埔寨分裂为两个政府,红色高棉、西哈努克、宋双三派为一方的民主柬埔寨部队同越  相似文献   

7.
柬埔寨是东南亚早期国家之一。公元1世纪后半期,扶南立国,一度称雄东南亚。占婆在公元2世纪建立国家。中国史籍先后称其为林邑、环王、占不劳和占婆。它发展强大以后,曾成为东南亚重要的交通贸易通道。柬埔寨和占婆,同为东南亚文明古国,在东南亚历史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两国早期关系的发展更是对这一地区的和平与文明进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论西哈努克采取中立政策的原因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哈努克是当代世界的著名政治家。他治国从政60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德高望重,他代表了本国的命运,可以说是当代柬埔寨历史的缩影。在20世纪50到60年代,在他的领导下,柬埔寨采取了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敬,柬埔寨也一度被称为“东南亚和平的绿洲”。本文试图论述他采取中立政策的过程、原因及其作用。一、中立政策的形成过程什么是中立?学者们的看法见仁见智。1989年出版的《辞海》中的定义是:“指一国在平时奉行不参加军事联盟、不许任何外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不承担任何足以使自身卷入战争的义务的政策。”冯绍…  相似文献   

9.
柬埔寨传统的婚姻仪式,相传是模仿建立“扶南”王朝的第一位国王混填和王后柳叶举行婚礼时的仪式,千百年来一直流传至今。按照柬埔寨的婚俗,年轻人成婚大体要经过说亲、商定聘礼和结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柬埔寨地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柬两国名副其实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柬埔寨的认可和支持,其在柬埔寨进展顺利。5年来,柬埔寨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样板。展望未来,尽管"一带一路"在柬埔寨的继续推进不乏困难和挑战,但总体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切合柬埔寨国家发展战略、中柬关系稳定可期,都决定了"一带一路"在柬埔寨前景明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史籍《新唐书》提到,唐时在现今柬埔寨和老挝的万象一带有一个幅员广大的真腊国,而真腊国“世与参半、骠通好”。据考证,骠国在现今缅甸北部,这已成定论。但对“参半国”在何处,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最近,广东《东南亚研究》1994年第4、5期发表的段立生题为《泰国文化遗址班菩探秘》的文章,对参半国的故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1995年7月,越南加入了东盟,使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后几年,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将可能先后加入东盟,到那时候,东南亚地区原来的“东盟6国”和“非东盟4国”,就将形成一个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东南亚新经济圈”。这种形势将带给中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大东盟”带给大西南的新机遇 90年代,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新时期,其国民经济总产值的增长率为世界平均增长率的3-4倍,为拉美、南非和加勒比等新经济增长区增长率的1-2倍。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居世界前列。1994年东南亚的东盟6国(新、马、泰、菲、  相似文献   

13.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在柬埔寨定居的华人约有40多万 ,占柬埔寨全国人口的4 %。华人在柬埔寨定居的历史已经十分久远 ,最早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扶南 ,是柬埔寨人的第一个王国 ,始建于公元1世纪。公元3世纪以后 ,扶南逐渐强盛 ,与中国的商务往来也逐渐频繁起来。到3世纪后半叶 ,两国为商务往来互换了使节。在两国交往中 ,一些中国人在柬埔寨定居了 ,在那里劳动生息 ,世代相传 ,成为柬埔寨最早的华人。据史料考证 ,公元7世纪下半叶 ,已经具有高度文明的吴哥王朝与中国盛唐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了 ,一些华人不仅已在吴哥定居 ,而且还开设了极为…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1998,(2)
柬埔寨将于7月26日举行全国大选.这场大选关系到柬埔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途.目前,各党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力争在大选中获胜.其中,由洪森领导的柬埔寨人民党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柬埔寨人民党是从原柬埔寨共产党中分裂出来的一个政党.1975年柬共夺取政权后,内部矛盾加激.韩桑林、洪森等人脱离柬共,成立了“柬埔寨救国民族团结阵线”,以后更名为“柬埔寨人民革命党”.1978年底越南入侵柬埔寨,此后,在越南的支持下成立了金边政权.1981年柬埔寨人民革命党召开五大,选举韩桑林为该党总书记.1991年柬埔寨人民革命党召开特别会议,在会议上决定将党名改为“柬埔寨人民党”,并选举韩桑林为人民党名誉主席,谢辛和洪森分别为党主席和副主席.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纲和党章.1993年,在联合国主持下,柬埔寨举行全国大选.在大选中,人民党失利,奉辛比克党获胜.但控制政府和大部分武装的人民党拒绝交出权力.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西哈努克的反复调停下,双方作出妥协.结果由奉辛比克党和人民党共同执政,奉辛比克党的拉那烈任政府第一首相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前后,柬埔寨国内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自1993年以来,柬埔寨发生过一些大的重要变化,政治力量的消长和政党关系的变更多次发生,但是这些变化都只是数量和策略的变化。而这次则是质变,是柬埔寨政治生态的重大变化。其基本特征表现有三:1.人民党确立了“受法制保护的民主政治”的规则。反对党和“民主派”在言论自由下闹出的无中生有、造谣诽谤受到法律的追究,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压在人民党和洪森头上的种种“罪名”终于洗清。2.宪法作出了对人民党有利的重大修改。1993年宪法中为制约各党派力量提出的重大提案必须得到超过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6.
贺圣达 《东南亚》2009,(1):56-61
柏威夏寺是柬埔寨吴哥王朝(公元802—1431)时期兴建的古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与束埔寨围绕柏威夏古寺的归属问题一直有争论。1962年,海牙国际法庭裁决古寺属于柬埔寨。2008年柬埔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该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引发泰国的不满。两国几乎发生武装冲突。文章重点介绍了柏威夏寺争端的由来,并对目前形势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引言在1992-93年期间出现台湾企业大规模投资祖国大陆的“大陆投资热”的形势下,台湾当局于1994年起提出并实施了“第一轮南向政策”,即台湾“行政院”颁布的“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经贸工作纲领”,该纲领的实施期限为三年,实施范围为东盟七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文莱)。“第一轮南向政策”的实施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台湾资本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和促进了台湾资本向东南亚地区的投资。1996年该纲领期满后,1998年1月台湾当局将纲领的实施范围扩大到柬埔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并…  相似文献   

18.
柬埔寨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一世纪时,当地就已建立了国家,中国史籍称之为扶南国。六世纪中叶后,逐渐为其属国真腊所取代,存在约五百年。关于“扶南”国名的来源,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扶南”系古代孟——高棉语汇bnam,即现代柬语词汇 phnom 的音译。我国有些史籍也将其译为“夫南”或“跋南”。  相似文献   

19.
一、敌视华侨的根源满洲人继承了明朝对华侨的看法和政策。清初,统治者因袭明朝视华侨为“弃民”、“罪犯”、“潜在的汉奸”的偏见。时隔不久,转而视华侨为“政治犯”、“谋反者”、“叛逆”。因为1644年满清入主中原后头四十年中,东南亚华侨直接参与了中国沿海的抗清活动。抗清斗争的领导人郑成功(西人称国姓爷)似乎得到华侨的支持,特别是越南、柬埔寨和暹罗华侨的支持。据说,国姓爷的水师部分取自南洋的船舶,财源也部分源于南洋贸易的收益。当然,这些支持国姓爷的华侨并不讳言其参与抗清活动。他们认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纺织品贸易环境争端四起,美国、欧盟相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此前,许多企业以为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能大量出口,纷纷花巨资购买了生产设备,但随着设限的增加,使很多国内纺织企业深感“吃不饱”。于是,到东南亚设立厂,建立中转市场,绕过欧、美限制,成为了中国服装企业进入“后配额时代”的重要选择。其中一些企业选择了柬埔寨,如宁波申洲针织集团有限公司将斥资3380万美元在柬埔寨建立纺织工厂,将产品直接从柬埔寨出口美国市场。对于希望到柬埔寨投资建厂的企业来说,了解柬埔寨制衣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优劣势,才能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