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陶铸同志曾经战斗和生活在哲里木盟这块土地上.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他却为开辟哲里木盟的革命工作立下了丰功伟绩.1945年10月,陶铸同志奉命到东北开辟根据地,任中共辽宁省工作委员会书记.11月,陶铸带领省工委干部撤出沈阳,在法库组建了中共辽西省委,陶铸任省委书记.1946年6月辽西省委改辽吉省委,陶铸仍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党中央从各根据地抽调大批主力部队和干部,迅速挺进东北,开创东北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妄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地进攻我东北解放区。形势急剧变化,敌情非常严峻。为了实现到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建立巩固的根据地的任务,1945年11月下旬,辽宁省委分别撤出沈阳。撤退后,以陶铸书记为首的辽西省委在法库建立。辽西地区(以后改称辽吉、辽北)既处于战争的前沿,又是战争的后方,支援战争、开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东北解放40周年和陶铸同志逝世19周年,在郭峰、曾志、刘异云、王振乾和赵石同志的领导下,由中共辽宁省委党史办组织编纂的《陶铸在辽吉》回忆录专辑,经过两年的紧张工作,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三年解放战争期间,陶铸同志一直战斗在辽吉地区。他曾是中共辽宁省委的第一任书记,并始终担任辽吉(辽西、辽北)省委书记和军区政委。在坚持辽吉、坚持边沿区和敌后斗争的艰苦岁月中,陶铸同志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艺术和才能,他英勇果断、关心群众,深  相似文献   

4.
王宜田 《新长征》2011,(7):21-22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吉林省作为重要战场,先后形成东满、辽吉和南满三大农村根据地,共同构成吉林省解放区。三大根据地作为前沿根据地,犹如三把利剑,从东、西、东南3个方向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区,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而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1945年日寇投降以后至1948年辽沈战役胜利,陶铸大部分时间在辽吉地区担任省委书记。在东北黎明前光明与黑暗决斗的三年中,他以对党的赤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艰苦朴素,清政廉明;方便予人,困难予己;任人唯贤;作风民主;始终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他在辽吉大地留下的闪光足迹,既记载了他的卓著功业,也铸就了千秋风范。  相似文献   

6.
1945年11月底,我们撤出沈阳,踏上了广阔的辽吉土地。在这里我和陶铸同志共同战斗了三年。这三年中,我和陶铸同志总共只见过大约六、七次,有时是我到省委汇报工作或参加会议,有时是他来我们地委检查工作,每次都很匆忙、短暂。  相似文献   

7.
彬宣文 《奋斗》2014,(2):57-57
正中共北满分局于1945年11月建立,1946年6月并入中共中央东北局。在中共中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领导下,以陈云同志为书记的中共北满分局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认真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依靠党和人民群众集体力量,充分发动北满广大群众,同国民党  相似文献   

8.
马少辉  陈学良 《世纪桥》2011,(20):39-45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向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11万部队和2万余人的党政军干部挺进东北。  相似文献   

9.
华小勇 《党史纵横》2013,(5):14-16,30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做出了向东北进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而最先提出主力进军东北建议的黄克诚,对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实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过程中,他最先提出建立乡村根据地,并就部队集中作战与分散建立根据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最早向中央提出派五至十万人进军东北迅速创建根据地的建议1945年9月上旬,黄克诚率部从津浦路西回师苏北,途经华中局驻地时,从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中得悉:苏联红军歼灭日本关东军后,留驻在我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0.
李泓  王焕 《世纪桥》2010,(14):21-25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发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当时担任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闻天主动要求到东北工作。1945年11月,他肩负党中央的重托,跋涉万里,从延安来到东北。1946年5月至1948年6月,张闻天任中共合江省委第一任书记兼合江省军区政委。此时,国民党正与我党争夺东北地区,敌我矛盾十分尖锐,对敌斗争形势十分复杂。张闻天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  相似文献   

11.
《烽火三年——解放战争时期的辽吉五地委》一书,系1986年7月,经中顾委委员、原辽宁省委书记郭峰同志主持召开的编篡《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辽吉根据地》资料丛史座谈会确定的,由阜新市委党史办牵头,锦州市委党史办、哲盟委史志办和黑山、北镇、阜新、彰武县委党史办,库伦、奈曼旗委史志办相协同,经过两年多广泛征集查访,在560余万字资  相似文献   

12.
上 篇 [1]抗日战争刚刚结束,陈云同志受中央之命,便和彭真等其他 21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奔赴战火纷飞的东北。最初,陈云同志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之一。 1945年 11月,兼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 1946年 6月,担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 1946年 10月,兼任南满分局书记和辽东军区政委。他与东北局其他负责人一起,领导东北军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争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陈云同志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陈云同志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北满根据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做一简要论述。 …  相似文献   

13.
<正>在解放东北的战争中诞生的中共辽西省委、辽吉省委、辽北省委机关报《胜利报》,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土地改革、参军支前和发展生产斗争一线,认真履行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成为锐利的思想武器和胜利的进军号角。在沈阳市法库县老城内的西大街,有一座两层日式建筑,原为伪县公署后院。1946年1月1日,在时任辽西省委书记陶铸直接领导下,《胜利报》作为辽西省委机关报在此创刊。1946年6月,报纸改为辽吉省委机关报,1948年7月改  相似文献   

14.
1947年4月12日,辽吉一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吕明仁为抢救落水的警卫员英勇献身。噩耗传出,辽吉人民不胜恸悼。省委书记陶铸亲自为吕明仁守灵。省委组织部长曾固为吕明仁写了传略。在追悼会上,陶铸同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国范围展开的抗击“非典”斗争,很容易让人回忆起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东北的那场肺鼠疫。肺鼠疫是鼠疫的一种,属恶性传染病。那次疫情随时可能波及更大范围,但在中共辽吉省委书记陶铸的直接指挥下,由于我军民采取了及时果断的措施,便有效地将疫情控制在辽吉地区,没有进一步向更大范围蔓延。当年的肺鼠疫控制战,特别是陶铸同志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45年6月中共召开七大时,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前,东北三省与上海并称两大制造业中心,是我国工矿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此,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及东北全境解放,中共东北局接收境内全部工矿企业,  相似文献   

17.
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迅速向东北派出大批军队,妄图“抢占东北,控制华北”。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作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为解放全中国做战略准备。 根据东北局的战略部署,牡丹江地方党组织开始了建党、建军、建政、分配土地、改造城市、发展经济的工作。其中民主  相似文献   

18.
赵新华 《世纪桥》2001,(3):51-52
1945年“8·15”东北光复后,为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派陈云、彭真、高岗、张闻天等4名政治局委员和四分之一的中央委员率2万多名  相似文献   

19.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鉴于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和东北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指示东北局“今天东北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可靠的根据地。”1945年12月28日,又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指出,要“将正规军相当部分,分  相似文献   

20.
王越芬 《世纪桥》2003,(5):40-41
争取东北,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全方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争取东北的设想,但当时还没提到日程上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根据东北的战略地位和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地提出和制定了争取东北,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从而为东此乃至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