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韦民 《学习月刊》2011,(11):42-43
当今世界,至关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非中美关系莫属。我们有理由确信中美两国能够和平相处,因为两国之间具有许多合作的潜能和共同的利益基础。同样,我们对两国关系的演变也有不少忧虑,因为两国间存在着不少有损双边关系稳定发展的诸多隐忧。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中美关系的大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以来,发展中的中美关系越来越具有四大经常性特征:其一,中美关系从来都不是一对轻松的双边关系,一直以来双方都倾注以极大的注意力。中美关系一直都是在动荡中求稳定,在颠簸中前进的。其二,中美关系是一对特殊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广泛而深远,同时彼此又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分歧。其三,中美关系不仅是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是两个民族国家之间  相似文献   

3.
饶银华 《探索》2007,2(3):18-21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外交实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总结。这就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应当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观点来审视和处理双边关系,相互尊重和求同存异,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仍然是发展中美关系的基础,台湾问题是发展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等,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发展中美关系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克林顿总统及其他美国领导人就中美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共同决定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80年代末以来中美间“摇摆不定”、“一波多折”关系的终结,新型双边关系的开始。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双方已达成的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我们把握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趋势和对美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建设…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成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一方面因为两国都是大国,另一方面因为全球化的发展。21世纪中美两国究竟是敌人还是朋友?人们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既不会像一些悲观派那样认为将成为完全的敌人,也不会像一些乐观派那样认为成为彻底的朋友,中美关系是一种脆弱的和平关系。具体来说,中美之间总体上会保持和平关系,但是和  相似文献   

6.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布什19日晚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布什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也是中美元首今年的第5次握手。20日上午,胡锦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与布什总统举行了会谈,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深互信,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随后,两人共同会见中外媒体的记者,就双边关系等问题阐述看法。会谈中,胡锦涛积极评价近年来中美关系取得的进展,并就进一步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提出五点建议:第一,保持两国高…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从敌对,到和解又经历斗争和发展,几十年来曲曲折折,为世人注目。回顾中美建交历程,对中美两国,对世界格局关系重大。20世纪70年代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历史性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某些启发,从而为正确把握和处理中美关系及制定和执行中国的对美战略,最大程度的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供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8.
30年前的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越过辽阔的太平洋向中国人民伸出和解之手,前来北京进行他自己称为震撼世界的“打破坚冰”之旅。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30年后,美国第43任总统布什于2月21日~22日访华,适逢中美两国签署《上海公报》30周年。通过这次访华,中美双方又把两国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美关系风雨30年 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超越分歧、寻求共识,打开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当时,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公报中有关的重要内容,至今仍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法律基石。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美双方的实力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双边关系是不对称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是影响双边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判断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势,主要是看美国对华战略和政策的变化趋向。而美国的对华战略又直接受其全球战略或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及中长期动向是决定中美关系走势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4,(10)
<正>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之一。21世纪的中美关系向何处去,不仅美乎中美两国各自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保持对外大政方针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推进一系列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党中央关于运筹大国关系的重要理念,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方向之一。一、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符合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是中国外交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军事交流与合作作为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是中美两国关系的"晴雨表"。克林顿打破外交惯例,在白宫主动提前来会见张万年1998年9月12日至22日,在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12.
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2009年7月27日在华盛顿开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致辞中表示,中美关系将塑造21世纪的历史。他说,中美两国做朋友的时间比做敌人的时间长,他期待着共同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尽管中美之间存在意识形态差异,双方又有结构性矛盾,但两国关系几乎达到了30年来的最好水平.这是由于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不同,中美密切的经济依赖成为双边关系的驱动力.中美关系固然与全球化时代条件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两国之间的经济互补优势.然而,经济上密切的相互依存,在加强中美关系的同时也导致了摩擦与分歧,从而成为新的矛盾根源,即贸易、金融和文化的持续全球化进程,刺激了经济民族主义,这在近年来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金灿荣  刘丹阳 《前线》2021,(1):40-43
无论美国选举结果如何,至少有3个不可能改变:中国越来越强大的发展趋势、美国两党都认为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的认识、美国社会短期内对华态度。拜登胜选后,中美关系的基本结构仍以竞争为主,但政策的可预期性、连贯性和双边关系稳定性将会增加。中美双边对话可能部分恢复,但不可能扭转中美关系竞争大于合作的态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立足自身发展,破解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以自身实力赢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应江泽民主席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6月25日至7月3日对我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首次国事访问,这是继去年江主席访美之后中美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克林顿访华取得了积极成果,这对跨世纪的中美两国双边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双边经贸关系进入较前...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文明的交汇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人类危机呼唤人本主义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继承和发扬,呼唤一场新的文明复兴。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微妙的双边关系之一,它的走向对世界的前途和命运有很大影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6日发表的题为《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不懈努力》的讲话,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7.
朱基总理今年4月6日至14日出访美国,访问了6座城市。这是15年来中国总理首次访美,也是继江泽民主席1997年访美和克林顿总统去年访华后,中美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它对当前和今后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严峻时刻的出访朱总理这次出访美国...  相似文献   

18.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国际关系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之一。毛泽东、邓小平用如椽大笔在中美关系史上写了辉煌的一笔。两位战略家在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中,以广阔的视野和宏大的气魄,着眼于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着眼于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制定的处理中美关系问题的原则、方针和政策,为以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的航向。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深厚的国内国际背景。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关键在于摆脱冷战思维即唯我独尊,大国霸权与强权政治的旧观念。美国统治集团也认识到形势比人强,不能不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处理双边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超越了双边性,越来越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和丰富的全球意义。中美之间已经形成以双边合作机制为依托,多边机制为契机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关系的新格局。未来中美关系应当成为全球化时代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在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关系的过程中还有民主、人权和台湾问题的障碍有待排除。  相似文献   

20.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史中,中美关系一直是足以直接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篇章。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曲折历程中,以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的《中美"八·一七"公报》的出台最为引人注目,这三份公报浓墨重彩地构筑了中美关系的基石,而它们相继出台的经过,也生动地见证了中美关系从解冻到逐步发展的清晰足迹。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