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中国绘画史上,齐白石广为人知。这位戴着圆圆眼镜、手拄着红漆拐杖的老人形象是如此的平凡,但是他笔下所描绘的小虾、小鱼等艺术形象却非常神奇,征服了国人。1953年齐白石寿诞之日,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在当时颁发的奖状上写着"齐白石先生是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在中国美术创造上有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大地赋予了齐白石至高的艺术成就,而他的性格与"天趣"密切,农民般的朴实,孩童般的天真。白石大师是湖湘文化和京都文化结合,自我造化成大器的,白石与湖南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但艺术成就为世人所叹服,而且人格也别具魅力。齐白石傲,傲如古松。先生壮年时曾教夏午贻的妾学画。夏午贻想感谢他,要给他捐个官做做,先生当即谢绝。先生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告诫子孙不要混迹官场。齐白石痴,痴如顽石。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惊问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9):123-123
文化 齐白石画的蜻蜓较照片更为细微,蜻蜓的翅膀画得很透明,有一触即掉的质感,翅膀上脉络历历可辨,跟拓印的实物一样。蜻蜓的身躯、眼睛乃至足都非常清晰.真是不可思议。齐白石不仅将草虫画到了极致,而且将草虫提到了很高的境界。他认为,草虫是一幅画的“眼睛”,是神来之笔。  相似文献   

5.
1956年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看到他的画桌上有不少临齐白石的画。毕加索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这位西方最有影响的艺术大师,如此评价齐白石,可见齐白石的影响。齐白石如何从乡间木匠成长为国画宗师?《从木匠到巨匠》一文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齐白石的  相似文献   

6.
毕加索妙语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齐白石、张大千的名气最大,被誉为"南张北齐"。那么,如果两人PK,谁又更胜一筹呢?这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张大千本人很在乎的一件事情。张大千二十多岁就留起了大胡子,家庭较为富裕,为人豪爽,艺术范特浓,算得上是贵族画家。他在法国先后办过两次画展,两次都见到了毕加索,而且两次都问毕加索同一个问题:在你看来,当前的中国画家里,你认为谁的画最好?  相似文献   

7.
世人都知道齐白石的画好,而不知齐白石的诗好,这是因为齐白石的画名太响,画名压倒了诗名。其实,齐白石的诗比他的画还好。按照齐白石自己的说法:“我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  相似文献   

8.
著名书画家齐白石是我省湘潭县白石铺人,生于1864年,卒于1957年。他一生傲骨铮铮,淡泊名利,不愿为官,在我国传为美谈。1903年初,40岁的齐白石应好友夏寿田之邀到了西安,受到陕西按察布政使樊增祥的热情接待。当时在西安的许多湖南同乡,看见陕西臬台大人这样看得起他,就认为齐白石升官发财的机会到了。其中有个叫张登寿的,力劝齐白石投靠樊增祥,以谋取一个美差。齐白石不但不听,反而劝张登寿不要利欲熏心,投机钻营。不久以后,夏寿田要进京谋求差事,邀齐白石与之同行。樊增祥也告诉齐白石,说他五月份也要进京,并说慈禧太后喜欢绘画,宫内有个云…  相似文献   

9.
齐白石先生逝世已整50年。他给人类留下了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齐白石一生始终保持着对村居宁静生活的深情依恋。他"爱家乡,爱家乡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他"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他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全身心地歌咏生命与  相似文献   

10.
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他从一个木匠成为一个画师,从一个偏远地区的画家成为京城的大画家,进而成为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艺术大师,曾经历了颇为曲折的艰难之路。这其中有两个人影响并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一个是清末名士陈宝箴之孙陈师曾,一个就是徐悲鸿。在齐白石的朋友中,陈师曾是第一个真正读懂齐白石并真心推介和宣传齐白石画的人;而齐白石又得益于徐悲鸿的尊重和推介,最终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1.
国和 《先锋队》2011,(21):54-55
人民领袖毛泽东对于身外之物非常淡薄,惟独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青石砚毛泽东爱用毛笔,终身以砚为伴。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是他读私塾时所用。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现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建国之始,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有齐白石亲手砚铭:"片老真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九岁,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  相似文献   

12.
谭震林子女在做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的"缅怀革命先辈"对话栏目时,讲述了老将军光辉一生中的一些片段。在这些片段中,他不推责任、勇于担当的精神,尤令笔者感慨。老将军从不推卸责任,有了功劳都是党和人民的,有了错误都是自己的,即使他下级犯的错误,因为他是主管,也主动去承担责任,老将军的下属总是很欣慰当他的下级"很安全"。  相似文献   

13.
大地赋予了齐白石至高的艺术成就.而他的性格与“天趣”密切,农民般的朴实,孩童般的天真。白石大师是湖湘文化和京都文化结合,自我造化成大器的.白石与湖南有着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14.
静气     
正李丹崖在第4期的《讲述》上撰文指出:一朵花,开在深夜,幽长的一束光照见它,它视而不见,意韵悠悠地开着,这样的花朵有静气。一个人,专心一件事,别的事情都打扰不了他,别的诱惑都迷乱不了他,这样的人也有静气。齐白石老先生在其成名后,有人问他,如何从一个木匠华丽转身成一位巨匠?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齐白石的话让我想起一则故事。在雍正皇帝编著的《悦心集》里,有一则《尧舜至今尚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绘画史上,齐白石广为人知。这位戴着圆圆眼镜、手拄着红漆拐杖的老人形象是如此的平凡,但是他笔下所描绘的小虾、小鱼等艺术形象却非常神奇,征服了国人。1953年齐白石寿诞之日,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在当时颁发的奖状上写着“齐白石先生是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在中国美术创造上有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1956年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看到他的画桌上有不少临齐白石的画。毕加索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这位西方最有影响的艺术大师,如此评价齐白石,可见齐白石的影响。齐白石如何从乡间木匠成长为国画宗师?《从木匠到巨匠》一文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齐白石的画     
齐白石(1863—1959)是湖南出生的世界级画家。据说他一生创作的画,多达四万余件。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文物机构、文化单位和私人收藏家,都收藏有他的作品。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他的画,颜色鲜明。他画花草,红花绿叶,明艳夺目,生意盎然;并以颜色的深浅,分别出上下、左右、前后、向背、明处和暗处,都是光和影的和谐。他画藤萝,蔟紫和红的藤花,与嫩黄色的藤叶,相互掩映,再加上几只嗡嗡的蜜蜂,满纸是明媚的春光。他画逐渐萧疏的经霜黄叶,临风摇曳,再加上一只鸣蝉,秋光、秋声、秋色交织出一幅明澈、秀逸的秋…  相似文献   

18.
白石少年时     
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国画大师、篆刻家、国际和平奖获得者———齐白石老人,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二年二月二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白石铺一个农民家庭。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他少年时期的故事。15岁的齐白石拜乡间颇有名气的雕花匠周子美为师。周师傅带有好几个徒弟,他最得意的还算贵伢子和齐白石。夏天的一夜,皓月当空,宁静的夜空显得高深莫测。周子美将两个爱徒带到樟树荫下,说起“巧嘴卖肉”的故事来。他说,有一天,三位相公来到巧嘴所开的肉铺买肉,想卖弄一下自己是读书人,很有才学。当巧嘴问及他们的姓甚名谁时,三相公故…  相似文献   

19.
齐白石争画     
建国初,齐白石精心作了两方印章,用宣纸包好后托人送给毛主席。毛主席很高兴,特意在中南海设宴答谢齐白石,并邀请郭沫若作陪。 席间,毛泽东为齐白石敬酒,感谢他送的印章和画作。齐白石一愣,说:“我什么时候为主席作画呀?”毛泽东笑吟吟地拿出一幅金绫装裱的纵幅国画,上面画着一棵郁郁葱葱的李子树,树上落着一群毛绒绒的小鸟,树下则站着一头憨厚的老牛,老牛正侧着脑袋望着小鸟出神。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是现代杰出的画家。他画的虾,神韵充盈,栩栩如生;他画的白菜,造型美观,鲜嫩欲滴。不要说现在有了他的画如得珍宝,就是在他生前,其画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