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静 《学理论》2012,(16):102-103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发展,大学生就业愈来愈趋于多样,非正规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选择之一。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数量不断增长,但在就业观念、教育体制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还尚未完全与非正规就业的快速发展相契合,产生了诸多问题与矛盾。如何解决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是政府、高校和大学生需要共同关注与思考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历史时期 ,就业问题日益严重。过去单一的依靠国有、集体单位等传统正规部门吸纳劳动力的就业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低技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基本国情。因此 ,非正规部门就业必将成为我国解决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最主要的渠道。非正规部门就业不仅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而且能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针对我国目前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转变政府职能、推动非正规部门发展、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非正规部门就业 ,实现就业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薛然巍  胡锐  许亚庆 《学理论》2013,(21):121-123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活动对我国经济的意义非常重大,当然其自身也存在诸多形式和法律风险。但在实践中,不适宜采用金融抑制政策,应当给予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的地位,同时通过法律规制和金融监管制度来规范其行为,以期更好发挥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樊荣 《理论探索》2006,(1):116-118
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就业新增岗位的主导渠道。然而,由于就业观念障碍、劳动技能差异、政策制度约束、资金扶持不力、服务与培训体系不完善等原因的存在,阻滞了山西省非正规就业的壮大与发展。因此,为促进山西灵活就业模式的建立和缓解当前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我们急需建立健全制度建设、政策扶持、服务体系服务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正规就业逐渐得到国际组织的关注。~①目前全世界有数亿工人属于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的分布情况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各地区差异明显。非正式工人无法享受最基本的用工准则和工作权利,甚至可能面临包括强迫劳动和奴役劳动在内的严重威胁,且在沟通渠道方面存在问题。国际组织针对非正规就业向正规就业过渡转型问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世界就业联盟提供优质的私营就业服务,为求职者和工人提供体面的工作;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相关方案、意见书,并已在国家间达成一致意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非正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脆弱性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改善非正规经济中工人生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农村“非正规制度”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作用,认为农村非正规制度是把“双刃剑”,对其不能采取盲目排斥、一味打压的态度,而应加强管理和引导,发挥其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提出用正规制度规范整合非正规制度,使之逐步走向正规,同时不断从非正规制度中吸收有益因素,推动正规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在两者良性互动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我国改革前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城镇化制度建立的过程,分析了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制度变革,并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政府制度创新对城镇化的作用、城镇化与城乡差距变化关系和人口与就业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国家加大改革力度,积极创新制度,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传统的正规就业岗位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尤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非正规就业以其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和低成本等特点成为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体制因素、高校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就业观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农民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因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又给农民的流动与就业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从长远讲,城市化能够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城市化也能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但也必须克服城乡间体制、制度性壁垒和政策缺陷,完善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制度,解决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方面的不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0.
风险社会理论认为,我们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特征是人们都将不可避免地置身于各种不确定性风险之中.风险社会中,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动、非正规就业群体的不断涌现以及集体谈判制度的瓦解都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不小的挑战,未来的趋向将是构建不以就业为前提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减少结构性失业人数,大力度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 劳动力整体素质,引导非正规经济规范化发展,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都将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以及充 分就业双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加入WTO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丽 《理论探讨》2003,(3):57-5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就业与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加入WTO后各行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考验和冲击。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政府应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 ;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倡“非正规就业”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加快农业技术改造和城市化进程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将对四川省的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就业模式及就业管理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同时并存的机遇和风险 ,其对策措施上应当把握好三个转变 :经济结构调整应有利于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增长 ;就业模式的转变应以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为基本方向 ;政府就业干预方式应从“越位”转向“定位” ,从“缺位”转向“到位” ,即实现市场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城市贫困人群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野 《理论导刊》2007,(2):24-26
城市贫困人群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我国的城市贫困人群主要表现为城市相对贫困人群和绝对贫困人群两种类型。其产生的原因是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劳动力配置市场化程度不高、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缺陷等等。解决城市贫困人群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非正规就业、转变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及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人口进城务工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就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越来越为世人所注目。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在于我国人口多,大量过剩人口的存在;大学毕业生供求不平衡;人才培养的结构不合理;用人单位用人存在盲目性和高消费;就业渠道不畅通等。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在于部分大学生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业观念陈旧,缺乏竞争意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总体上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岗位,扩大就业总量,积极发展城镇非国有经济,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搞好就业服务,加强就业指导。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2,(4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再 就业工作,作出了一系列 重大部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积极开辟就业门路,给予优惠和扶持,加强就业服务和再就业培训,组织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等,取得了明显成效。1998年至2002年6月,全国累计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600多万人,其中1700多万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再就业。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13年来,我国在改革劳动就业制度、发展劳动力市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就业渠道日趋多元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职业培训工作不断加强。 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我国在实现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人事保证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不断完善就业机制 ,使人事保证制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在实践中 ,人事保证制度的适用并不是没有限制的 ,它在适用范围、人事保证人的资格、责任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李义波 《学理论》2010,(27):75-76
因户籍制度、劳动力供求市场的宏观约束,自身社会资本欠缺的微观作用,和街头非正规就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城市街头务工农民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提高街头务工农民生存能力,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类因素,必然是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增收、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农村劳动转移已作了很大努力,但任务还十分艰难.应从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扶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大力创业等方面,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劳动制度改革,包括就业制度、用工制度和调节社会劳动力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几年来,全国各地对劳动制度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试点,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级工会应积极参加,努力探索就业工作新机制,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一、劳动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现行的以固定工为主体的劳动制度,是在50年代废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的同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国家对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实行“统包统配”,用行政办法把劳动者统一分配到企业,以固定工的形式,使劳动者和企业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