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细辛散治疗牛感冒笔者用细辛散治疗牛感冒139例,均获痊愈。方剂组成细辛60g,官桂、茵陈、青皮、陈皮、茴香、蒿本各45g,赤芍60g,苍术3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后加入白酒250ml,葱白(切碎)30g,给牛(中等体况)一次灌服,每日1次,一...  相似文献   

2.
牛前胃弛缓的中药治疗笔者1986年以来选择全县范围内牛前胃弛缓的自然发病成年牛50例,用中药大绒、甘遂各10~30g,甘草30~60g,党参、炒白术、山楂、神曲、麦芽、茯苓、陈皮各20~50g,灌服治疗,1剂治愈者17例,治愈率占34%12剂治愈者2...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治疗牛便血笔者自1980年以来,在兽医门诊工作中筛选出治疗牛便血的中药方剂,一般用药1次即可痊愈,病程较长的牛连服2次即愈。方剂组成荆芥炭30g,枳实(炒黑)45g,侧柏叶(炒黑)60g,地榆炭30g,槐米(炒黄)30g,白矾75~125g,研...  相似文献   

4.
盲肠和胃状膨大部阻塞是马属动物常发病,笔者采用验方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方剂 党参、黄芪各120g,柴胡、升麻、五味子各90g,腹痛者加乳香、没药、元胡各30g,腹胀者加莱菔子、木香、厚朴各30g,小便不利者加木通、滑石各30g,研末,开水冲泡候温灌服,每日1剂,2~3剂为一个疗程,多数病例1剂、少数病例2~3剂奏效,治愈率达95%以上。病例 李某病骡6d前发病,兽医站诊断为胃状膨大部阻塞,用大承气汤、生物软化法治疗无效转来我校治疗,经直肠检查诊断结果一致,遂用党参、黄芪各120g,柴胡、升麻…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82年开始,四年来以高锰酸钾和碘片单独或合并使用治疗乳牛腐蹄病46头,治愈39头,一次治愈率达86.5%,效果良好。 诊断方法 把患牛保定在二柱栏或专用修蹄架中,固定病肢,先用消毒液将病蹄部洗涤干净,再用蹄刀削铲蹄底,使深部的病灶充分暴露,寻找病位,判定病性。对蹄踵部可用手术刀切开脓肿,切口大小要适中,不宜过大,或用创部探针向里探查,可见黑臭液体和脓汁流出。 用药情况 经铲削牛蹄底部彻底暴露山腐烂、化脓创后,用0.5~2.0克高锰酸钾充填或撒布其内。当病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防治小鹅瘟笔者用赤桂五瘟散防治小鹅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方剂组成板蓝根250g,银花120g,连翘120g,大蒜18g,黄连20g,黄柏20g,黄苹18g,水牛角15g,桅子25g,生地30g,赤芍30g,鱼腥草30g,丹皮25g,官桂20g,...  相似文献   

7.
肠痉挛俗称冷痛,常见于马属动物,多因饲喂冰冻饲料或劳役、奔跑出汗后即饮冷水所致。笔者在临床上用苓桂甘术汤治疗36例,均治愈。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表现腹痛,常回头顾腹、四蹄刨地,毛竖肉颤;听诊肠蠕动音如雷鸣或打炮声;耳厥冷,呼气冰凉,眼结膜发青,口色淡白或淡青,舌津滑利,尿色淡量少,脉沉紧;病情轻者呈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可进食,喜饮温热水。治疗 以渗湿利水、温经通阳为治则,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60g、桂枝30g、白术45g、陈皮30g、木香45g、乳香30g、没药30g、生姜120g、甘草30…  相似文献   

8.
治疗某些四肢疾病,配合正确的装蹄和削蹄可提高疗效;有些四肢病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用合理的装蹄、削蹄,能使患畜继续保持役用或繁殖能力。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一些顽固四肢病采用装、削蹄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7种四肢病的装、削蹄方法介绍于后。(一)掌骨瘤 是掌骨间韧带或肌腱附着部在外力的持续作用和过度牵张下,骨膜发生慢性炎症,继而形成外生骨赘。1.病因:肌、腱、筋膜及韧带过度牵张,使其附着部的骨膜发生炎症;肢势不正,如广踏、外向等;装蹄不当,如蹄内侧削切过多,内蹄踵过低等,均可致发本病。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 我场饲养的黑白花乳牛发生一种蹄病,其临床症状与苏联C·H·克列维尔著的《蹄病与装蹄》一书中介绍的“绵羊化脓性蹄间腺(蹄间囊)炎”相似,故暂名为“牛蹄间腺(蹄间囊)炎”症。 据调查,成年母牛、青年牛、育成牛、犊牛都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我场1980年6月至1981年6月的一年内共发病29头,发病率为9%。病牛蹄部肿胀,患肢跛行,站立和步行困难,不能跟群放牧。在短期内营养剧降,产奶量迅速降低,并影响幼牛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乳痈)是由肝气郁结、胃热雍滞,导致经络阻塞、气滞血瘀为患;现代医学认为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杆菌、结核杆菌等侵入,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1989年以来,用自拟公英山甲汤治疗奶牛6例、黄牛3例、猪8例、羊6例,全部治愈。临床症状 病畜畏寒、发热,脉搏变快;乳房局部有硬结,表面增温、有压痛;产奶量下降,乳汁清稀、色黄,混有絮状物、血丝等。治法 以清热解毒、疏肝清胃、通乳消肿为治则。用蒲公英150g,炮山甲30g,王不留行30g,二花60g,连翘30g,黄芩30g,柴胡30g,赤芍30…  相似文献   

11.
我场84—24号奶母牛,于1987年3月4日产犊后因蹄叉腐烂,经一般外科处理,病情没有好转,蹄部肿胀更加严重,蹄底、蹄叉、蹄冠皮肤均腐烂、化脓。患牛经常卧地不起,精神不振,食欲大减,日产奶量明显下降。随用北京朝阳激光厂制造的800L型激光器进行照射,激光器功率20mW,波长6328埃,照射  相似文献   

12.
蹄部动脉出血的简易止血法家畜因外伤引起蹄部动脉出血,以往常采用压迫、填塞、药物及动脉结扎等方法,其效果均不理想。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烧烙法治疗家畜因外伤蹄部动脉出血10余例,效果满意。家畜的保定对性情温顺、体型较小的家畜可用绳索保定,固定患肢即...  相似文献   

13.
蹄叉腐烂是牛、马常见四肢疾病之一,群众叫烂蹄、漏蹄或烂蹄心。系蹄叉角质或深部腐败,主要由于蹄受潮湿长期浸泡的影响或因厩舍不洁、粪尿泡蹄,常期腐蚀蹄底和蹄叉沟,破坏蹄角质所致。中兽医认为是湿毒侵入,致使蹄部瘀血凝滞,久则腐烂成漏。多发于夏秋多雨季节。  相似文献   

14.
某村民1头6岁荷斯坦牛因患不育症来所求治,主诉:该牛系从外地购入的高产乳牛,当时可日产鲜奶40kg,经数月的饲养观察,表现为有发情而配种不受孕,经检查确认为卵巢囊肿。临床症状 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心、肺等各系统无异常。直肠检查右侧卵巢肿大如拳头大小,触压有紧张感、无弹性。治疗 以活血破瘀、软坚消痞为治则。方剂用:牛夕20g,桃仁、红花、三棱各30g,当归40g,泽兰、皂刺、甲珠各15g,木鳖子60个(去壳去油),共为末,加水灌服,隔日1剂,半月为一疗程。疗效观察 服药3剂时直肠检查可摸到卵巢肿大…  相似文献   

15.
牛羊腐蹄病在余庆县较为常见 ,主要发生在每年 4— 6月份的梅雨季节 ,畜圈特别潮湿呈烂泥溏样。牛羊肢蹄长时间泡在污泥脏水中 ,致使蹄部腐烂。牛羊患病后 ,站立不稳 ,四肢不停地交换 ,走路跛行。治疗方法 准备 1条长 1m的导火绳 ,每隔约 3cm处用刀割一小孔 ,使其火焰能够喷出为度 ;将患畜侧卧保定 ,刮净腐蹄凹陷处的脏物 ,用清水将腐蹄部反复冲洗干净后再用双氧水冲洗 1— 2次 ,用刀削掉腐蹄部位的残存物。将导火绳上的小孔对准腐蹄部位 ,点燃导火绳熏烙 ,至患蹄部颜色略变微黄为度。轻者治疗 1次、重者 2— 3次 ,特别严重者用鱼石脂涂…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牛破伤风多由外伤或去势消毒不当所引起,致死率很高。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8例,治愈5例,取得了较好地效果。发病情况及症状1995年收治患破伤风牛8例,其中5例为锈铁钉、铁器刺伤蹄部,3例为去势消毒和护理不当所引起。临床表...  相似文献   

17.
滚蹄病多发于骡及驴的后蹄。我们运用针刺屈腱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二柱栏站立保定。将患肢拉向后方进行固定。也可采用患肢在上的横卧保定方法。先将蹄进行修整,然后装钉舌状蹄铁。术部在跖部中1/3屈腱外侧方。剪毛消毒。用2~3%普鲁卡因液30~40毫升行胫腓神经传导麻醉。用0.5~1%普鲁卡因液20~30毫升行局部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18.
1比5合剂治疗牲畜蹄叉腐烂笔者30余年应用1:5合剂治疗牲畜蹄叉踵腐烂病100余头,均为一次治愈,效果显著。1:5台剂的配制高锰酸钾1份,消炎粉5份共研为细末备用。治疗方法将患肢球关节以下用常水洗去泥砂及污物,再水5%的来苏儿洗刷患处及脓汁。取一块比...  相似文献   

19.
笔者用蹄头穴和涌泉穴外敷醋茱萸治疗马后动物和偶蹄兽家畜口腔溃疡5例,其中马3例,牛2例,获得良好效果。 病例 几年前某社员在田间迫施氨水,不慎氨水没有盖好,马驹把咀插入桶内,造成唇部、舌面、齿龈粘膜脱落,口色鲜红,口流大量粘液,暴燥不安,发出嘶叫声,吮乳废绝。  相似文献   

20.
鸡快育灵中毒及其预防快育灵是近年来在养鸡业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化学药物,以饲料添加剂的形式喂服,有促进家禽生长和防治疾病的作用,使用剂量一般为每吨鸡饲料中添加快育灵30g。如按鸡每1kg体重每日用快育灵30mg拌料,连用4~5d,对鸡霍乱、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