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论荟萃     
四部委共同发布《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 为贯彻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的“要重视科技兴贸”和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更好地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精神,外经贸部、科技部、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编制了《科技兴贸“十五”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于近期发布。《纲要》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与竞争的新形势与新格局,制定了“十五”期间以及2010年的科技兴贸战略目标与任务。《纲要》的发布对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指导地方编制本地区科技兴贸“十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针对中国当前道德建设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制定的一个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文件。《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  相似文献   

3.
西方行政伦理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可以增强政府官员的主体意识、效率意识和效益意识,但市场在培养官员的思想、道德、情操方面显然乏力无助,甚至还可能带来负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加强政府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政府工作人员实施行政伦理教育、制定行政伦理准则、建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完善行政伦理机制等,是近30年来国外行政伦理建设所采取的措施。这些对于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乃至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法律属性实为行政规范性文件。通过行政协议落实《纲要》存在程序、效力等若干不足。广东省人大应当行政地方立法权,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条例》,将《纲要》的实施落实到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5.
行政伦理重构的制度化路径与实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异化现象。克服行政伦理失范的唯一有效选择在于行政伦理制度化,即把对行政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制度化,它包括以公务员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规范化、以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纪律化、以法律法规把对行政人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和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实施机制等四个层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校依法治校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对推进依法治校提出阶段性目标与制度设计,明确了"健全依法治校考核评价机制"的目标要求。根据国家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国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和基础,立足于现有教育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了高校依法治校评价体系应涵盖的主要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7.
行政伦理建设的法治化路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伦理是一种规范伦理,与主要追求个人道德品性的完善的美德伦理不同,它更强调以法律法规约束公职人员的作为。行政伦理的这种属性决定了行政伦理建设必须走法治化的道路。本文就是首先明确行政伦理的本质属性,分析了将其错误定位为美德伦理的逻辑矛盾和脆弱性,并借鉴西方国家的有关经验,就我国行政伦理法治化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基础道德要求,是为人做事从政的道德规范准则,也是经济交往的“游戏”法规。在现实生活中,“诚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都沐浴过诚信的幸福阳光,也都遭受过失信的痛苦阴雨;诚信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失信也严重威胁着一些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打造诚信社会,是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徐萍  刘洁 《工会论坛》2013,(6):86-89
李泽厚先生的《伦理学纲要》一书阐释了他的“人类学历史本体”的伦理哲学思想:扬弃了康德的“实践理性”,提出了两种道德及“理性凝聚”概念,论述了“情本体”思想。李泽厚先生的伦理哲学思想中的“隋本体”思想,对重新确立道德的神圣性与崇高性、构建当代的伦理道德以及更新当代道德教育理念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一、当前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应重视解决的问题。(一)立法体制不规范,立法发展不平衡。在立法体制上,《宪法》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但实际上国务院的统辖权威在下降,许多…  相似文献   

11.
廉政法制,就是促进和保证廉政的法律制度。对廉政法制建设,党和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廉政的法律、法规和制度。1949年9月全国政协通过的曾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中就有关于廉政方面的规定,这就是说,我国的廉政法制建设,是与新中国的诞生同步进行和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为使国家公职人员从政廉洁,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蚀水,国家还制定了《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错误的基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这些法律规范性文件,对当时惩治贪腐行为,打退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规模的法制建  相似文献   

12.
孙君恒  何菲 《工会论坛》2014,(5):113-115
为了有效实施学术伦理,我们在此提出了四大主要对策:确保法律公正、普及研究伦理、实行行政奖惩制度、建立真正独立的"学术伦理委员会"等。目前中国学术执法显得非常欠缺,以致学术失范泛滥。学术伦理主要是道德自律问题,学者的道德自觉性迫切需要提升,但是需要有实施道德的相关外在条件和社会机制。目前应该大力提倡、奖励认真履行研究伦理的科学家和学者,同时从行政方法严格惩罚违背靠科研道德的行为。独立设置的大学学术委员会,要成为学术的良心和学术道德的守护者,做到及时处理日常科研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思想上、作风上、道德建设上对全党、全民及领导干部提出了要求。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构筑的应有之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双管齐下,是新形势下治国之需;“纲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基。  相似文献   

1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措施。作为山区农村面积大,涵盖人口尚多的中国,研究、探讨山区农村道德环境、现状及其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法制建设三十年基本估计——处于初级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具备了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先决条件。中共中央及时颁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立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根据《共同纲领》建立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人民政府,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法制建设,制定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婚姻法》、《工会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惩治贪污条例》,以及  相似文献   

1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发以及江总书记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依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思想 ,为高校道德建设吹入一股强劲的东风 ,高校必须加强道德建设 ,发挥好公民道德教育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行政的道德底线是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政道德规范。行政道德底线受行政伦理的层次性特点影响,是扬弃传统官德的需要以及行政环境和行政法制建设中内在契约的要求。设计或者评定行政伦理的底线不同于社会的一般伦理底线,过高不行,低亦不可。行政人员在行政领域活动的公共性特点,决定廉洁自律与公平正义是行政伦理底线中最为基本的两个方面,由此构成行政道德化供给的根本保证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复议是实现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联系的法律方式,是为管理相对人提供法律救济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有效措施。由于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机制,因此对规范和制约行政行为更加直接、更加有效,而且在制度的设计上更加便民。2004年4月国务院在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中提出…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重视反腐法制建设,形成了包括党内法规、党内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在内的,由规范从政行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反腐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等方面法规制度构成的反腐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反腐法制建设体现出坚持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相衔接、注重制定反腐败的基础性法规制度、注重制定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法规制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建立宪政背景下的应急法治机制包括一般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行政的法治化和紧急状态下国家权力的法治化,两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最近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标志着我国的应急法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还不能说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法治机制,除了必须认真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外,还需要制定《紧急状态法》、提高其他行政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的“应急”意识以及确立和完善应急权力的司法审查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